
文/陆既白
编辑/世界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陆,都知道美国是西方大国,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影响着整个国际的动荡,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特朗普的带领下频繁出事,引起了不少美国网友的异议,最搞笑的是面对群众的抗议,特朗普竟然采用最奇葩的手段,用AI视频回应,除了这些小陆现在带着大家来看看最近美国又传出的新消息。
![]()
![]()
美国精英醒了:对华开战的“必败共识”从何而来
最近美国舆论圈炸了锅,一向强硬的媒体突然集体“降温”,《大西洋月刊》那篇《美国正走在输掉对华战争的路上》,直接把“美国必败”四个字摆上台面,作者还是研究战争史的权威菲利普斯·奥布莱恩。
![]()
这不是什么博眼球的标题党文章,要知道《大西洋月刊》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咱们的主流权威媒体,它的发声往往代表一部分精英阶层的真实判断。
奥布莱恩的核心观点很直接——特朗普政府想靠“悍不畏死”赢中国,根本打错了算盘,如果美国继续陶醉于"单兵勇猛"的幻想,忽视工业生产能力的巨大差距,那么即便赢得开局几场战役,最终也会输掉整场战争。
![]()
特朗普和防长赫格塞斯一直在给美军“打气”,说要重塑战斗精神,靠短兵相接的血性击败对手,这种思路听起来提气,却刚好绕开了战争胜负的根本。
奥布莱恩戳破了这点:美军技术再先进、实战经验再丰富,撑到最后还是会输,答案就藏在“造得出”和“造得快”里。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是美国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底气,这个结论不是空口白话,奥布莱恩研究二战几十年,他拿现在的中美对比当年的美日,一下子就把逻辑讲透了。
![]()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比美军强得多,偷袭珍珠港更是把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可越往后打越不对劲,美国的工厂开足马力造航母、造战机,日本沉一艘少一艘,最后连补充兵员的装备都凑不齐,只能被动挨打。
现在的情况刚好反过来,美国就像当年的日本,军事技术有优势但产能跟不上;中国更像当年的美国,不管是枪支弹药还是大型装备,都能实现“流水线式”供应。
![]()
这种差距,不是靠“战斗精神”就能弥补的,更有意思的是,不光左翼的《大西洋月刊》这么说,右翼的《国家利益》杂志也跟着发声,说美国根本没条件打赢对华战争,真打起来前线美军会第一时间陷入绝境。
美国左右翼掐得不可开交的当下,这种共识太少见了,这背后是美国精英阶层的心态转变,过去几十年他们习惯了“美国例外论”,觉得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现在终于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有个国家,他们既打不过也压不服,只能坐下来对等谈判。
![]()
![]()
战场见真章:制造业才是最硬的“底气”
别觉得“制造业优势”是个空泛的词,俄乌冲突早就把这个道理演给全世界看了,俄罗斯一开始靠着先进装备推进很快,可打了没几个月就遇到了麻烦——炮弹不够用,无人机数量也跟不上。
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给乌克兰送武器,一开始信心满满,说要“耗垮俄罗斯”,结果呢?德国的“豹2”坦克在战场上被摧毁几十辆,想再补充都难,因为本国工厂的产能早就跟不上了。
有数据说,欧洲的炮弹库存已经降到了危险线,这就是现代战争的真相:打的是装备消耗战,更是工业产能战。
![]()
战场上没有永远不被摧毁的武器,“光荣”级巡洋舰够厉害吧?照样在实战中被击沉;布雷德利步战车曾被吹成“战场神器”,到了前线该被击毁还是被击毁。
大国之间的较量,比的就是“扛造”能力,欧洲几十个国家加起来,工业产能都顶不过一个俄罗斯,更别说跟中国比了。
咱们的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超过30%,比美国、日本、德国加起来还多。
![]()
这种规模优势体现在方方面面,就说汽车产业,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突破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了一半以上。
别小看汽车制造,它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从钢铁、电子到精密机械,全是军工生产的基础。
中美贸易战就是一场“不流血的战争”,把这种差距暴露得明明白白,2018年特朗普突然对中国加征关税,一开始咱们确实有点被动,芯片等领域被卡了脖子,不少企业承受了损失。
![]()
但没挺多久,咱们就稳住了阵脚,国内庞大的市场消化了部分出口压力,制造业企业快速调整产能,转向内需和其他海外市场。
反观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国内物价飞涨,农民怨声载道,不少企业因为原材料涨价濒临倒闭,现在轮到咱们掌握主动权了。
大豆、稀土这些关键领域,成了反制的有力武器,美国的农场主离不开中国市场,高科技企业更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加工品,特朗普不得不暂停贸易战升级,寻求“软着陆”,这就是制造业优势的直接体现。
![]()
再看军事装备,咱们的055型驱逐舰、歼-20战机,不仅技术先进,还能实现批量生产。
有军事专家透露,咱们的造船厂里,同时在建的军舰数量,比一些国家的海军总吨位还多,这种产能,美国真的比不了。
![]()
![]()
不战而胜:中国崛起的真正含金量
美国左右翼媒体的共识,本质上是承认了一个事实——中国已经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可是大国博弈的最高境界,尤其是在面对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时,这份成就更显珍贵。
中美釜山会晤后,特朗普喊出了“G2”的说法,意思是中美共同主导全球事务,咱们明确拒绝了这个提议,不是不给美国面子,而是“G2”的提法,本质上是把中国拉到霸权体系里,跟咱们倡导的多边主义完全不符。
![]()
拒绝“G2”的底气,来自于咱们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些年咱们绕开了“修昔底德陷阱”,没有像历史上的新兴大国那样靠战争争夺霸权;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稳步提升;打破了发达国家的专利壁垒,芯片、新能源等领域不断突破。
就说芯片领域,美国联合盟友搞“芯片禁令”,想把咱们的高端芯片产业卡死,结果呢?咱们的科研团队埋头攻关,2024年国产7纳米芯片实现量产,虽然跟最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但已经打破了垄断。
![]()
还有新能源领域,中国的光伏组件占全球产量的80%,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占比超过60%,这些不是靠运气得来的,是无数企业和科研人员一步步拼出来的,也是制造业体系完善带来的优势。
美国的焦虑不是没有道理,他们习惯了用技术封锁、军事威慑的方式打压对手,可这些手段在中国制造面前,越来越不管用了。
你卡我芯片,我就自己研发;你搞军事威慑,我就提升产能,用实力说话永远是最硬的。
![]()
这种硬实力,不是为了跟谁打仗,而是为了守护和平发展的环境,中国从来不想跟任何国家发生冲突,咱们发展制造业、提升军事实力,都是为了“不被欺负”。
就像老一辈说的,手里有家伙,腰杆才能硬,回望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从一穷二白到制造业大国,从被封锁打压到自主创新,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现在的成就,是党和人民一起奋斗的结果,是历史对咱们的最好肯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