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多年前
陆游以诗为魂,滋养蜀州
八百多年后
我们以文为桥,延续诗魂
![]()
11月4日下午,在崇州罨画池畔,一场以“放翁诗魂・九百年文脉的当代回响”为主题的文学沙龙,正式拉开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的帷幕。
![]()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在参加文学主题沙龙后,接受了崇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恰逢陆游诞辰900周年,这位以解读古典诗词闻名的学者,围绕陆游与崇州的深厚羁绊,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脉对话。
蜀州之于陆游:
为官贬谪之地,精神突围之所
![]()
这是郦波第一次踏足罨画池,却只需一瞬,便跨越时空与陆游的精神产生深刻共鸣。深耕古典文学研究数十年的郦波,对陆游在崇州的岁月有着细致解读:“公元1173年的蜀州之行,是陆游人生的重要节点”。彼时,50岁的陆游被贬任蜀州通判,仕途的失意却让他在崇州找到了精神的慰藉,于蜀州所作诗篇中也可看出其生活的舒适。这个时间节点上的陆游,经历过生活的挫折,体会了人生的起伏,也经历了军旅生活的磨炼,而两度入蜀为官,则让他有了生活的沉淀。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陆游在蜀州完成的知行合一,是创作风格、人生、理想、信仰的合一。
陆游之于郦波:“立体的生命样本”
![]()
在郦波眼中,陆游是“立体的生命样本”:既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家国豪情,亦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生活闲趣。郦波笑谈陆游的“可爱面”,以“锡柴火团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让人看到“山阴第一猫奴”的日常记录。这种兼具志趣与情趣的特质,让郦波感慨:“读懂他的柔情,才更懂他的人生。”
蜀州:一座有风度的城市
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郦波看到了崇州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作为川西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座城市从江原县、蜀州到崇庆军节度、崇庆州,再到崇庆县、崇州市,传承至今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想要在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便需找到历史文化穿越时光仍旧焕发生机的一笔。陆游,便是这座城市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郦波在访谈中说到:“陆游在这里,写出了故乡的温度。一个城市有了广度,有了温度,有了深度,就有了它独特的风度。有了风度,就如人一般让人向往。”
![]()
专访的最后,郦波引用陆游诗句作结:“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陆游与崇州的相遇,是个人命运与城市文脉的双向成就,如今的对话,正是让千年诗意在当代的精彩绽放。
记者:刘馨月
编辑:余霞 周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