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上为广告信息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白色的才安全”
这个流传甚广的错误认知,
差点要了一个五岁孩子的命……
![]()
致命“伪装者”:美味佳肴变“毒药”
近期,雨水多发,山上的野生菌纷纷探出头来。
范范(化名)的爷爷清晨上山采摘了满满一筐野生菌回家烹食。
采摘时特意避开颜色鲜艳的蘑菇。
然而,餐后不久,5岁的范范便出现了剧烈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
家人立即将范范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检查确认,其误食的竟是剧毒鹅膏菌!
![]()
![]()
鹅膏菌类似“雨伞状”,带有菌盖、菌环和菌托三大典型要素,贵州常见的品种有致命鹅膏、假淡红鹅膏、黄盖鹅膏等。致命鹅膏、假淡红鹅膏两者均含有鹅膏肽类毒素,误食后大概在2-3天会出现急性中毒性肝炎,严重者出现急性肝衰竭。


预防措施
![]()
切勿凭借任何“民间经验”
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切勿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方法可以鉴别
蘑菇毒性!
![]()
一旦误食并出现症状,请立即:
![]()
1. 保留蘑菇样本(用于鉴定毒种、指导治疗),立即就医。
2. 尽早催吐、大量饮水,但已昏迷者切忌强行灌水以防窒息。
3. 直奔有救治能力的大医院急诊科,并明确告知医生食用蘑菇史。
来 源:健康贵州
编辑:马召凤 ▏责编:李云侠 ▏编审:何 欢
终审:赵 杰 ▏监制:马勋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