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玩笑,Khadas Mind 2 是一台符合我对「辣机」各种想象的电脑。
尽管中文世界里对「辣机」的用法多取戏谑之意,但换个角度,「辣机」其实也可以是个很有意思的词,代表着我对一台好机器的由衷夸赞,就好比我穿得性感的时候,总是会被人喊「辣妹」一样。说实话,我真的很少很少会对产品有这样的评价,在遇见 Khadas Mind 2 之前,只有 Apple 的 M4 Mac mini 获得过这个殊荣。
![]()
我真的对长相可爱却充满可能性的物品毫无抵抗力,但显然,从小到大我接触到的 PC 一直都和这个词没什么关系。20 年前,我家的第一台 Windows PC 和学校里一年都上不了几次的电脑课,用许许多多个黑色或白色的、身后连着一堆线的、重重的铁盒子,烙下了我对电脑的第一印象。所以也不难想象,后来刚满 10 岁的我在同学家看见那台 iMac 2008 时的震撼:这个带有银色外观和大屏幕,却不到三根手指厚的电脑,仿佛是什么未来之物,穿过了时空来到了此处。
哦,好像这么说也行,毕竟这模具真用了 14 年,一直到 2021 年的 M1 iMac……
有点跑题。但无非就是我想告诉你,Khadas Mind 2 在我内心里的地位,其实真不比 10 岁时的我第一次见到 Mac 的时候有多大差。或许这里是有一些 Mac 用多了重回 Windows 的新鲜感,但我觉得,能被我定义成「辣机」的小玩意,里面必然还有更多值得展开去聊聊的东西。
可爱又迷人的正派角色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更倾向于喜欢曲线形状而非锐利的棱角,而后者大都与力量、阳刚、男性化的意象相关联。从这个方面看,Khadas Mind 2 的外观和内在无疑是更偏向于传统的科技属性,用金属、锐角与凌厉的直线构建出了自己的身形,再用强劲的性能和丰富的拓展能力武装了自己的内在,但,我依旧愿意称它「可爱迷人」。
这种可爱的感觉,直观上来说当然是因为 Khadas Mind 2 的体积和重量。在开箱 Khadas Mind 2 的那一刻,过去被 Mac 深植的「Windows 主机电脑总是傻大黑粗缺点品味」的刻板印象彻底烟消云散。我将它拿在手上端详许久,连连赞叹这个才重 435 克,仅比手头 iPhone 15 Pro 没大多少的精致小玩意,也是个完整的电脑。
![]()
但除去这些能显而易见的参数之外,Khadas Mind 2 与 Mac mini M4 那样因为小体积带来的精致感,才是让我觉得它可爱的核心。在认知心理学里有一个名为「流畅性理论」的原则,说的是一些越容易被感知和理解的刺激,就让人越容易对它产生积极情绪。在这个角度来说,Khadas Mind 2 与 Mac mini M4 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简洁流畅的线条和 CNC 一体成型的阳极氧化铝工艺,四四方方的造型,让人一眼就能窥见全貌。即使它们都不乏锋利的边缘,却也让人感觉轻松愉快。
只不过,可爱迷人只是 Khadas Mind 2 的表象,掩盖不了它是「辣机」的事实 ——
Mac 用户的「白月光」
性能和接口确实是它很「辣」的一部分,但也只是最小最浅层的一部分:最高选配到 Intel Ultra 7 + 64GB LPDDR5X 内存 + 2TB 固态硬盘的配置,以及包含 USB-A 在内的丰富接口(骂的还是你罗技!),对我这种以写作为主的职业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而在这些参数之外,Khadas Mind 2 处处留存的那些小惊喜,才是最让人觉得它「辣」的地方。
如果你关注一些数码区的新闻,你或许还记得,M4 Mac mini 和 iMac 刚出来的时候,Apple 也把它们写进了新款充电器的支持列表里,让人们好不惊喜,以为它俩也获得了 USB-C 一线通的能力,结果最终只是一个乌龙。但 Apple 没给的,Khadas Mind 2 给了。具体来说,机身后部的两个 USB-C 口,最边上的支持雷电 4,靠里的那个支持 USB4,只要随便选个口和 USB-C 显示器一连,你的整个工作流就 Setup 了。
![]()
所以某种意义来说,它或许还是最适合连接 Studio Display 的 Windows 迷你主机。
言归正传,Khadas Mind 2 另外让我比较惊喜的点是存储,它最大 2TB 的储存空间对我来这种 512GB MacBook Pro 都用不完的人来说,颇有种小单间换到了大别野的畅爽感,但对于更加专业生产或者游戏用户来说,2T 的空间就有可能捉襟见肘。与 Apple Mac 存储金价且死都不给你自己换的极端完全相反,Khadas Mind 2 给你留了十足方便的拓展空间:把机器翻过来,按下中间那个盖子上的小凹槽,你就会发现一个额外的 M.2 插槽,能让你再安装一块 2230 SSD。
虽然作为本派的拓展坞博主,我确实也可以弄一个硬盘挂在拓展坞后面用来拓展存储,但这个方案的问题就在于,这个数据你没法「优雅」地带走。一来你走的时候得把硬盘一块拔走,二来是 Windows 都已经取消「硬盘未弹出」通知多少年了,macOS 还会在我每次忘记或者懒得点击弹出硬盘就拔电脑的时候,不停地告诉我「你硬盘没弹出你硬盘没弹出你硬盘没弹出」,属实也是烦人。
但 Khadas Mind 2 不会有这种问题了。毕竟这实际上就是电脑的内置硬盘,你存的数据,都能带着走。
![]()
以及,我说的这个带着走,是真的带着走,不断电那种。就你很难想信,这么小的机器里除了塞进一个高性能的电脑,居然还能再挤进去一块电池。当然,这个电池不大,只有 5.55Wh,也不是用来给 Khadas Mind 2 上工用的,而是用来给你托底的 —— 想必你也经历过电脑正在干活然后突然断电没保存的经历吧?虽然这些年自动保存技术越来越无感,停电也随着经济发展渐渐不常见,但有那么一块电池总是更安心的。
同时,有了这块电池也意味着 Khadas Mind 2 获得了类似笔记本那样的休眠能力。你可以放心地在你想要带走它的时候拔线,满电之后 25 小时的待机续航也能保持你的工作一整天,应对绝大多数跨场景工作的需求。
总体来说,Khadas Mind 2 除去性能之外的这些「辣」,哪一条都能击中我作为一个 Mac 用户长期以来诟病的点,堪称 Mac 用户的「白月光」。甚至在后来,我还在作者群里发自肺腑地说,实在是被 Mac 的伞挡得太久了,结果走出来用上 Khadas Mind 2 的时候,发现外面根本没有雨,还有种风和日丽风景大好的感觉,虽然外面还能遇见设置和控制面板在打架。
![]()
真正的极简桌搭
「辣机家族」
光看 Khadas Mind 2 本身其实有已经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真正赋予它「辣机」灵魂的,还是围绕它开发的这套 Mind Family —— 就好比当我想要当辣妹的时候,光靠穿衣还不够,还得要各种首饰装扮来映衬,或者是画个出众的妆。
Mind Family 现在的成员不算多,一个是搭载了桌面版 RTX 4060 Ti 的 Mind Graphics,一个是支持多个接口拓展的 Mind Dock 拓展坞。但 Khadas 表示,后续还会持续开发新配件,比如 Mind xPlay 便携屏幕等。
这些设备都会通过 Mind Link 扩展接口和 Mind 2 连接。Mind Link 是一个 Khadas 自研的接口,最高速度高达 256GT/s。如果你看这个单位不熟悉,那你大概理解成它一秒钟最高就可以传 64GB 的数据(512Gb/s),雷电 5 的 120 Gb/s 在它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
![]()
那么,设备都已经有了,关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那一面,就看拥有它的人了。
在写这篇 Khadas Mind 2 体验的时候,我也试图从许多数码区前辈的测评里找一些灵感,比如「下班回到家了插上显示器就能继续工作」这个场景,来强调「创作不中断」这样的体验。但作为一个四年不上班的自由职业者,我看到这个场景只会觉得难受和不可思议:上班是不是「创作」还能讨论,但到底是谁会喜欢「下班了还能回家继续干活」这个场景啊!
我觉得创作最大的动力在于随性,这种自由包括空间的随性和时间的随性,这也是我很长一段时间愿意选择笔记本而不是台式机的原因。我可以在任何我想要的地方创作,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段文字就是在广佛晴天的某个河边公园椅子上,喝着咖啡吹着秋天的风写出来的。
尽管 Khadas Mind 2 没法拥有这么大的自由,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除了「出门写稿」这件事之外,它几乎在剩余时间都挤走了我的 MacBook Pro。
![]()
也许后续 Mind xPlay 便携屏推出,彻底替代笔记本也不是不可能。|图:Khadas 官网
我在家里常待的地方有三块,分别是卧室的工作台、起居室的工作台和沙发。其中,卧室的工作台主要是用作休闲,或是偶尔在深夜时分承担一些轻度工作。起居室的工作台负责一些相对严肃的工作场合,比如认真写稿子或做平面设计。至于沙发区域,就是和电视一起纯粹负责娱乐了。
过去,我得老拎着 MacBook Pro 在这几个地方换着跑。尽管 Mac 过去一贯以轻薄和续航为傲,但随着 Pro 系列产品线的革新以来,工具属性的回归已经使得 MacBook Pro 丧失了以往的一些轻便属性,以至于这么短的一段路也让我略有微词。以及,每到一个地方之后需要「插线」这个动作还是略显繁琐,哪怕我已经用雷电拓展坞将步骤简化到了只要插一根 USB-C。
可是 Khadas Mind 2 在这些地方切换真的太美妙了:拿起来,放下去,磁吸一下,咔哒。妙不可言。这种极致简化、优雅和舒适的使用体验要是让 Tim Cook 来给你介绍,一定会像当年 Apple Pay 发布会那样让你再看一次:拿起来,放下去,磁吸一下,咔哒。That's it!
太辣了。So cool, so hot.
![]()
▍卧室
放在卧室里承载 Mind 2 的,是搭载桌面版 RTX 4060 Ti 显卡的 Mind Graphics。虽然我对它的定义不是工作的场合,但谁说只有工作才是创造,才需要高性能?毕竟我喜欢玩的《Minecraft》也能创造,且在安装了光影、材质和各类插件后,对性能的需求可不小。桌面版的 RTX 4060 Ti 拥有 16G 显存,辅以 Mind Graphics 良好的散热能力,应对 Minecraft 需求就更加从容,在 4K 分辨率 + 高特效的 Photon 光影下也能不低于 60 帧流畅运行,我才能得以在方块的世界里和伴侣建造出心中理想的家。
![]()
可 Mind Graphics 赋予你的远不止于此,除了显卡之外,它还是个方便的拓展坞,USB-A、读卡器、网口和显示输出接口一应俱全,甚至还给你加上了一个支持 Windows Hello 的指纹传感器,和比 Mac mini 好到不知道哪里去的音响。
![]()
至此,Mind 2 + Mind Graphics 的搭配已经足够「辣机」了……吗?看到 Mind Graphics 前面板上的那个 USB-C 接口了不?它是个雷电 4,一个上行雷电 4 —— 没错,秉承「来的都是客」原则,你可以用雷电线缆将 Mind Graphics 连接到任意一个搭载雷电 3 / 4 / 5 的 Windows 电脑上,让它们也用上 Mind Graphics。这种来者不拒的从容和胸怀,颇有种上行期的美。
![]()
起居室
现在,拿起 Khadas Mind 2 走去起居室,来到起居室的工作台前,Mind Dock 就安静地等在这里。又是一声「咔哒」,它们便组合完毕,等待我开启一天的工作。
![]()
严格来说,主要以文字和静态图片内容输出的我,并不是什么性能上的 Pro 用户,Khadas Mind 2 自身的性能已经满足日常的创作使用,所以我没有把 Mind Graphics 放在正经的工作台上。反倒是接口众多、又带有拓展功能的 Mind Dock 更适合我。
![]()
甚至最多能驱动 4 块屏幕,但我实在 Pro 不至此。|图:Khadas 官网
Mind Dock 虽然小,可它除了没有显卡拓展之外,其余拓展体验都和 Mind Graphics 近乎一致:扬声器、指纹、HDMI、2.5G 网口,再加上 Khadas Mind 2 机身上自带的 IO 接口,我真想不到还有哪个迷你主机能比它俩接口更多了。
但你可能猜不到我特别喜欢 Mind Dock 的两点。
第一,是 Mind Dock 前置的 USB-A 接口。作为罗技鼠标用户,一方面我确实深深赞赏罗技在 MX 系列上的耕耘,让我从 10 年前入坑至今也依旧未曾离去;而另一方面我却又是优联接收器的「受害者」:受到高速设备的干扰,插在设备后方接口的优联接收器经常会导致鼠标漂移或失灵。而且,USB-C 接口已经商用十年有余,连 iPhone 都已经换上 USB-C 接口了,罗技才慢慢悠悠地在 2025 年随着 MX Master 4 推出新款的 USB-C 优联接收器。
所以,你真的很难想象在过去这些年里,我对一个设备「有没有前置 USB-A 接口」这件事有多么深的执念。
第二是「对齐」的接口。其实认真来看,Mind Dock 上的接口并没有像 Mac mini 和 Khadas Mind 2 那样强迫症般的对齐在居中的一条线上(但这样肯定是最好的),但它整体在视觉上依旧舒服,不会因为接口形状的不同而导致全部靠上或靠下。
![]()
这些东西很可能大都排在厂商设计 list 的末尾部分,而且就算它乱摆也会不影响核心的使用体验,但正是这些细枝末节的在乎,才构建出了产品的美学追求,也是让人觉得它优雅可爱或者「辣」的一部分吧。
电视
在把 Mind Dock 放在工作台之前,它也曾和电视相处过一段时间。
完整的 Windows 系统,意味着它可以用 Steam + 手柄让我和伴侣一块在客厅畅玩《人类一败涂地》,可以不用开任何电视端会员爽看各大平台的剧集综艺,还可以直接用 Windows 自带的 SMB 功能连接 NAS 用免费的播放器看下载好的电影。总而言之,它拉满的移动属性,让我一度都冷落了 Apple TV。
当然,最后这个场景更像是拿到新设备时的一时兴起。我们没有这么多玩游戏的想法,观看的影视内容也更多的因为我们约好多出门活动而搁置,还有就是,作为 iPhone 用户,我真的很需要隔空播放。
但或许这也可以给你一个关于 Khadas Mind 2 场景的灵感:它真的拥有太多可能性了。
我何尝不想拥有「辣机」
1990 年,乔布斯在回归 Apple 后雷厉风行地砍掉了大量重复、定位模糊的产品,并以「消费 - 专业」与「便携 - 桌面」为两条坐标轴,为 Apple 勾勒出清晰的产品版图。这一简洁的四象限结构,奠定了 Mac 产品线至今的逻辑基础。即便时代更迭,Apple 推出的 Mac 产品品类越来越多,你依旧能在这个坐标里找到它们的位置。
而长期被 Mac「禁锢」的我,也因此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每台设备都应有明确的定位与职责,完成它该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可仔细想来,这样的思维方式或许也在无形中限制了设备的潜能,让我忽略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中可能展现的更多可能性。某种程度来说,这其实与我所珍重的自己的「创作者」身份背道而驰,因为我一直都不想自己被定义为某一「垂类」的博主,在我看来,过于专注于某一领域反而可能会失去了内容的宽度与灵活度。毕竟,世界并非黑白分明的二元结构,人和创作也不应被单一标签所定义。创造力与想象力,本该如生命般自由生长,流动、开放、且充满可能。
我对 Khadas Mind 2 和整个 Mind Family 的感受与好评,正源于这种理念。它让我看到了设备的新可能:在坚实性能的基础上,又具备高度的模块化与场景适应力。它是属于 Windows 阵营的「造梦机器」:优雅、便携,又兼顾强悍与效率,仿佛随时待命的伙伴。除了外出便携办公之外,它几乎能在任何时刻能承载我的灵感与创造力。
![]()
它就像我理想中的自己:内核强大,却依然开放包容;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以灵活姿态应对各种挑战,样样「全能」—— 谁又不想成为这样的「辣机」呢?
不过说到了 Windows 系统,那我还是得吐槽一句,别再让正版用户当受害者了。
![]()
本文是 Khadas Mind 2 众测活动的入围文章。首期众测持续到 11 月中旬,此后还将举行第二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保持关注。也欢迎来一派聊聊迷你主机的未来,优秀评论有机会赢取奖品。
Khadas 京东旗舰店双十一大促现已开启,下单即可获得最高 500 元立减优惠。在 10.31—11.12 日期间购买,下单前向京东客服提供暗号「Khadas 好搭」,即可获得少数派专属优惠,优惠总额高达 1300 元。
![]()
https://khadas.jd.com/
https://sspai.com/post/103444?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宛潼
责编:PlatyHsu
:文中包含营销(如促销活动)和推广(如返利链接)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