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
“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
暨颁奖活动在重庆举行
现场揭晓了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名单
由湖北省文旅厅选送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
夷陵区文化和旅游局实施打造的
当代舞作品《峡江边的微光》
历经层层遴选,最终脱颖而出
摘得“群星奖”!
![]()
以“光”为魂,串联宏大与细微
![]()
作为中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最高政府奖,本届群星奖从全国报送的数千部作品中评选出60个获奖作品(团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此次摘得群星奖的舞蹈作品《峡江边的微光》堪称三年磨一剑,微光终璀璨。
![]()
舞蹈《峡江边的微光》以“光”为魂,巧妙串联起三峡工程的宏大历史与个体命运的细微感动。以深邃的叙事构思、带着泥土芬芳和江水气息的细节,赋予了作品浓得化不开的“烟火气”与无可替代的地域特色,让观众在舞者的肢体流转间,瞬间读懂峡江儿女的精神密码与那一方水土的独特魂魄。
《峡江边的微光》这束“微光”从宜昌市“四艺节”一等奖,到湖北省“群文十佳”,一路走来,携着峡江的风与浪,登上国家级舞台,摘得群星奖。作品灵魂深处,是主创团队对一方水土的深情凝视与对艺术的极致求索。
《峡江边的微光》其独特魅力,首先在于深邃的叙事构思。作品以“光”为魂,巧妙串联起三峡工程的宏大历史与个体命运的细微感动。三峡建设工地上摇曳的“马灯微光”、移民临时安置点的“露营灯火”、美丽乡村静谧夜晚的“路灯暖光”,三束光的流转,不仅是时间的更迭,更是一部浓缩的峡江发展史诗。作品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箴言,融入具体而微观的光影变化中,让宏大叙事拥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
![]()
![]()
![]()
左右滑动查看
幕后淬炼,汗水铸就荣光
![]()
掌声属于台前,而“微光”早已在幕后无数个日夜中悄然点亮。从宜昌夷陵走向全国赛场的,不只是一部作品,更是一支用汗水与信念铸就的基层舞者队伍。
![]()
自确认入围全国“群星奖”决赛之日起,《峡江边的微光》排练就进入了“连轴转”模式。清晨的基训课,是每一天的序幕。午后的排练厅,则变成了艺术创作的熔炉。编导的口令、民间音乐“薅草锣鼓”的鲜明节奏与舞者们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共振回荡。每一个动作的幅度,每一次眼神的交汇,每一段情绪的起承转合,都在这里被反复“咀嚼”、细细雕琢。
![]()
而真正的战斗,往往在午休间隙和深夜的灯光下悄然进行。当别人休息时,总有舞者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自己还不够完美的动作;总有人围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如何更好地诠释角色。这些无声的剪影,是他们内心对舞台最坚定的信念。
![]()
这份坚韧从何而来?答案早在排练初期就已埋下。当时,全体舞者集体参观了三峡移民博物馆。当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开,“移民精神”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内化为支撑整个团队坚定前行的最坚实的精神力量。每一次疼痛中的坚持,都是对先辈奉献的一种致敬;每一次疲惫中的振作,都是对梦想的一份守护。
![]()
舞影翩跹处,汗水映初心。“回望创作历程,我们始终心怀敬畏。我们一次次走进峡江村落,从苍凉的船工号子、澎湃的江涛声、坚韧的‘背山’身影中汲取音乐与动作灵感,只为让作品带着最本真的泥土芬芳与江水气息。”《峡江边的微光》主创周莉珺获奖后表示,摘得“群星奖”,心中无比自豪与激动。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属于主创团队,更属于孕育《峡江边的微光》的峡江山水与人民。
这束“微光”,源自生活,成于磨砺。周莉珺说:“这份荣誉,是终点,更是起点。我们将继续扎根脚下这片热土,用艺术的微光,去照亮更多动人的山河故事。”
![]()
转载自:夷陵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