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5日讯 11月4日上午,潍坊市潍城区南关街道西南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墨香与笑语交织。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社区活动,一场深刻的文化“双向奔赴”在此生动上演。这里,文化的传递超越了简单的“输送”,正向着“培育种子” “激发创造”的更高层次迈进,凝聚起基层社区的民心与民力。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艺术种子在基层沃土悄然生根
活动伊始,传统的“送文化”模式以温暖的形式呈现——潍坊市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陈新向西南关社区捐赠了600册精心挑选的图书。
书法艺术讲座环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谭伟,潍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赵洪祥等名家,用“群众听得明白的语言”讲解着笔锋的转折与结构的疏密。
在接下来的面对面指导中,喜欢隶书的居民围在黄庆军老师身旁,感受其笔画的蚕头雁尾与飘逸洒脱;钟爱楷书的爱好者则聚在赵洪祥老师案前,学习其结构的端庄厚重与法度严谨;对金石篆刻感兴趣的居民,则由杨潍安老师带领,领略方寸之间的古拙大气。行云流水的谭伟老师、气势磅礴的孙亚斌老师、金石气韵十足的陈新主任、端庄秀雅的魏静老师、书画印三绝的李龙启主任……每一位指导员都“各显神通”,将自己的艺术专长,化作了浇灌基层文化阵地的清泉。
“边写边交流”,是现场最动人的场景。指导员们不仅在示范,更在倾听。居民们提出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困惑,分享他们对某幅作品的直观感受,讨论声此起彼伏,思想的火花在笔画间碰撞。一位社区居民激动地说:“以前总觉得书法是博物馆、美术馆里的东西,今天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才发现,原来这笔可以这样握,这字可以这样写!艺术的大门好像一下子对我打开了。”
这个过程,恰如西南关社区党委副书记鞠亚欣所言:“书法艺术的种子在这个初冬季节,悄然发芽,像极了要播种的麦子。”文化建设指导员带来了更多的指导员,正是这些文化种子的播种者,他们带来的,不是一场热闹过后即散的“文化大集”,而是以纯正的艺术养分,浸润基层的土壤,期待着未来能长出属于社区自己的文化麦田。
从“种文化”到“创文化”:双向滋养激发内生动力
这场奔赴的“双向”性,在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文化资源的下沉,更是文化灵感与社区活力的交融与再创造。
这是文化形态的双向交融。本次活动,堪称一场“金石文化”与“状元文化”的深刻对话。以陈介祺金石文化为代表的高雅、深邃的艺术殿堂精英文化,通过指导员们的笔端,走进了这方人杰地灵、文脉赓续的社区。金石艺术的“古雅”与翰墨书香积淀的“文雅”在此交相辉映,共同提升了社区文化的品格与境界;而社区文化中所蕴含的、源于“状元”传统的对知识的尊崇、对向上的追求以及鲜活的生活气息,则为高雅艺术提供了最肥沃的传播土壤和崭新的灵感来源。艺术家们在为民服务、与居民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群众对文化的热忱,也能从这方水土“一个胡同两状元”的独特文脉中汲取精神力量,反哺自身的创作,这正是更深层次的“双向滋养”。
这是参与主体的双向扩展。“一个指导员就是一支队伍。”每一位被派驻的指导员,并非单枪匹马的“文化独行侠”,他们背后是一个强大的专家团队和支持系统。本次活动,作为全市首批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陈新带领了一个涵盖各书体、各领域的“指导员班”集体亮相。同时,“社区也不是一个社区在学习”。西南关社区作为试点,其活动效应如同“一块石头投入湖中,激荡起的涟漪”,吸引了周边乃至整个南关街道的书法爱好者前来参与。这使得文化惠民的效益最大化,从一个点辐射到一个面。
这种主体范围的扩大,正是从“种文化”迈向“创文化”的关键一步。当不同社区、不同背景的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在专业指导下交流切磋,他们就不再仅仅是文化的接受者,更成为了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和火种。他们将成为未来社区书画社、兴趣小组的核心,主动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活动和作品,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造血、生生不息。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地凝聚了民心,汇聚了民力,让文化成为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最强纽带。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一个举措是一个系统工程
潍坊市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进驻社区,从小处着手,从基层扎根,扎扎实实地推进“文化进万家”。它改变了过去“我演你看” “我送你要”的单向模式,构建了一个“你需我供、教学相长、共同创造”的良性文化生态。
这场在西南关社区开展的文化“双向奔赴”,是潍坊一种全新的基层文化建设模式在破土发芽,通过这些文化指导员的辛勤耕耘,艺术的种子定能在更多的社区生根、开花、结果,最终让文化不仅“润民心”,更能“聚民力” “创未来”,为潍坊这座文化名城绘就更加生动、更加充满活力的基层文化底色。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潍坊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