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永新县学背社区有一个理发摊,摊主坚持以3元的价格为周边居民热情服务,虽然没有招牌,但在县城声名远播。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工具盒,就是这个小摊的全部,至今已有21年的时间。摊主是谁?她就是获评今年第三季度“吉安好人”的71岁老人戴水玉。
在理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见怪不怪的今天,永新县这个不起眼的理发摊何以人流不息?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根本原因还是理发摊让人与人之间有了真挚的情感联系。
真诚以待,让理发摊少不了欢声笑语。2004年,因街区改造,戴水玉将理发店迁入学背社区深巷里。初来乍到,她坚持只收2元一人的费用。后来,戴水玉拗不过众人的反复劝说,才把价格调到3元。这一调,就再也没有变过。
技艺娴熟,让顾客总能满意而归。戴水玉的理发摊每天迎来送往二三十位客人是常事,当年理发的年轻人,如今也领着孙辈请戴水玉理发,甚至常有人花比理发费用高数倍的价格,乘坐公交车跋涉十余里赶来理发。这些生动的场景无不从侧面证明她长年累月练就的理发技艺,得到了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服务周到,让戴水玉对自己无愧于心。长期以来,总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拄着拐杖来戴水玉的理发摊打卡报到,有的理发,有的坐下闲聊,她也时不时关心大家的身体、心情和生活。老人说,“老戴的服务很贴心,让我的情感有了寄托”。当小巷的街灯亮起,最后一位顾客走后,戴水玉会把理发工具仔细擦拭干净,再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
如果说戴水玉的理发摊没有一块亮眼的招牌,那全心全意的从业态度、扎实过硬的理发技艺、有口皆碑的服务质量,就是她深得人心的“金字招牌”。
一个人一辈子能一直干同一份工作,不容易,而能在敬业与乐业的过程中将这份工作干到服务对象满意、自己也快乐,就更不容易了,戴水玉的理发经历就是如此。她用持续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工作,只要热爱它、用心用情干好它,就能从中体会到人生奋斗的意义和价值。正如她所言:“我这双手还能动,只要还有人需要我,我就守在这里,直到做不动为止。”(潘诚)
来源:江西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