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乌克兰、摩尔多瓦欧洲一体化年度公报,首次明确为两国入盟划定“时间表”:只要两国政府持续发力推进改革,2028年完成入盟谈判的目标“完全可实现”。
这一表态瞬间点燃两国舆论,也让欧盟东扩话题再度成为焦点。
这直指乌克兰长期存在的司法独立性不足、反腐机制不完善等老问题。
而对摩尔多瓦,欧盟给出了更积极的评价,称其2028年初完成谈判的目标“雄心勃勃但并非不可能”,前提是“保持改革势头,且9月议会选举后新政府需坚定走欧洲道路”。
面对欧盟的“时间表”,两国官方反应不尽相同。
但总统泽连斯基则显得更谨慎,此前多次提及“乌克兰有望2030年前加入欧盟”,形成微妙的“时间差”。
这种差异背后,是乌克兰改革的现实困境。自2022年获得候选国地位以来,其在司法改革、打击腐败等领域进展缓慢,欧盟此前已多次警告“改革不能停步”。
相比之下,摩尔多瓦成了此次报告中的“最大赢家”。
数据显示,摩尔多瓦已完成欧盟要求的70%改革任务,尤其是在简化行政流程、保护少数族裔权益等方面成效显著。
更关键的是,9月议会选举后,亲欧洲的政党继续掌权,为改革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基础,这也是欧盟对其信心大增的重要原因。
![]()
看似乐观的“2028时间表”,背后藏着复杂的博弈。
对欧盟而言,推动乌摩入盟既是地缘战略考量。
通过吸纳两国巩固东部边界,对冲俄罗斯影响力;也是对自身“扩大议程”的激活,毕竟欧盟上次吸纳新成员国还是2013年的克罗地亚,此次若能推进,将重塑欧盟凝聚力。
但挑战同样明显。对乌克兰来说,除了法治改革,还需应对战争带来的经济重建压力,欧盟此前承诺的援助能否及时到位、战后领土完整问题如何解决,都是潜在障碍。
而摩尔多瓦体量小、经济基础薄弱,如何在入盟后适应欧盟的市场规则、平衡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仍是难题。
此外,欧盟内部也存在分歧,匈牙利等国此前对乌克兰入盟持保留态度,未来谈判中可能会提出更多条件。
如今,2028年的“入盟倒计时”已悄然开启。
乌克兰能否加快改革追上“自己定的目标”?摩尔多瓦能否延续“黑马势头”?欧盟内部又能否达成统一意见?这场横跨数年的“入盟长跑”,才刚刚进入关键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