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美磋商后,特朗普首次涉华表态!背后藏着惊人信号...

0
分享至

特朗普涉华表态,背后藏着惊人信号

据央视11月3日报道,中美经贸磋商达成成果共识后,美方高层密集发声,白宫也公布了落实相关共识的具体时间表。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与中国合作可以让美国“变得更好”。



中美经贸团队通过吉隆坡磋商,达成了三个主要成果共识,在这就不赘述,具体可以文中查看《美国顶不住了!全球围观对华关税彻底崩盘,东大给世界上了一课...》这就是特朗普对中国政策的关键转折点,也可以说是美国“举白旗”的有力证明。

特朗普的态度,从强硬到服软,从“美国优先”到“与中国合作可以让美国‘变得更好’”,看似只是一句表态的变化,却证明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溃败。

特朗普2018年以“减少逆差、重振制造”为由挑起的贸易战,最终沦为反噬自身的“败笔”。数据显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2017年的3752亿美元升至2022年的3829亿美元,而对外贸易总逆差更从5660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9184亿美元。再看制造业,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从2022年的1298万人降至2025年的1280万人。穆迪研究证实,90%以上的关税成本由美方承担,导致美企损失1.7万亿美元市值,近25万个就业岗位消失,每个家庭年均开支增加近1300美元。2025年4月美国CPI仍同比增长2.3%,高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持续侵蚀民众福祉。



重要的是,2024年9月,美方曾试图升级施压,宣布对钢铁、半导体、电动车等“战略性产品”分阶段加征关税,甚至计划将电动车关税提至100%、太阳能电池关税提至50%。但仅仅一个月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悄悄修改规则,对120种关键零部件恢复关税豁免,原因很简单,这些商品在美国本土根本找不到替代供应商,加征关税只会导致美国企业成本激增,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除此之外,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和“美国优先”原则,直接损害了盟国利益, 特朗普政府强行推动欧洲战略收缩,要求北约盟国将军费提至GDP的5%,甚至逼迫乌克兰接受“屈辱停火”,这种“牺牲盟友保自身”的操作彻底动摇了跨大西洋信任根基。欧洲盟国普遍担忧,若美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背信弃义”,未来在印太议题上更难指望其承诺。即便是印太盟友,也开始质疑美国的可信度,接受美军部署的同时,却被特朗普政府加征17%“对等关税”,而这笔关税可能直接导致菲律宾经济衰退。盟友体系的信任赤字,成为美国战略透支的显著标志。

这也让美国的盟友们纷纷“向东看”,巴西逐步扩大与中国的合作,将大豆对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58%提升至2024年的76%;阿根廷在遭遇美国关税打压后,加强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和农产品贸易,成功缓解损失;东南亚国家通过加入“一带一路”,扩大对华供应链合作,降低了对美市场的依赖。这些案例都证明:当一个国家拥有多元且稳固的合作伙伴,就不必在单边霸权面前低头。



针对中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坑盟友,是信任透支。这场以“施压”为名的贸易博弈,最终以美方的务实转身画上阶段性句号。

说在最后,从当前态势看,特朗普的政策转向更像是“应急止损”而非“长期觉醒”。一方面,美国两党在“遏制中国技术赶超”上存在共识,拜登政府时期启动的“印太经济繁荣框架”、对华投资限制等举措,仍被特朗普政府部分延续;另一方面,其 “干涉台湾问题”“炒作格陵兰岛威胁”等军事威胁,凸显对华遏制的长期意图。

特朗普应该大彻大悟,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其关系走向不仅关乎两国福祉,更影响世界稳定 。如今,这场迟到的政策转向,已然付出了经济受损、盟友离心的沉重代价,如果合作还仅仅停留在“阶段性策略”,而非尊重规律的理性选择,那么美国必然还会经历“对抗——受损——妥协——再对抗”的恶性循环,最终损耗的是美国的国力,而非中国。因为经此一“战”后,世界多数国家都深刻明白中国的重要性,中国一直倡导的合作共赢的必要性。

接下来,就看特朗普是真聪明,还是“大聪明”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财迷
新财迷
中国非知名爱国博主
5638文章数 746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