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德鲁克曾说:“最大的危险,不是变化本身,而是仍然用昨天的逻辑面对今天的现实。”
在今天的照明行业,这句话再贴切不过。
当红星美凯龙的灯饰楼层变得异常安静,当居然之家部分高端展厅亮灯无人问津,当欧普、公牛、雷士、飞利浦、三雄极光都在重构渠道版图,无数灯具经销商正在经历他们的“生死时刻”。
![]()
有人还在清库存、打折、等旺季;有人已经转向智能、跨入设计、拥抱新生态。这不仅是一场市场的洗牌,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一场不断的‘创造性破坏’。”
灯具行业也不例外。旧的渠道在被摧毁,新的模式在重建。当卖场退潮、当智能崛起、当消费者审美升级,谁在倒下,谁在重生,已经成为一道分水岭。
![]()
灯还亮着,商场却变冷了
如果你最近去过红星美凯龙或居然之家的灯饰楼层,大概率会感到一种亮着却冷清的气氛。走廊依旧灯火通明,但脚步声稀少,有的商户在清仓,有的展厅空了一半。
这两大国内建材家居巨头,曾是无数灯具经销商的金饭碗。但如今,无论是美凯龙的高端店面,还是居然之家的综合卖场,都在经历一场从“人流”到“留人”的转型阵痛。
线下终端的热闹被电商挤压,消费者的决策链条变短,品牌忠诚度下降。一个时代的灯具商业模式,正在悄悄老去。
![]()
第一批倒下的:
低价跑量的“小厂货”经销商
最先被淘汰的,是靠低价走量的经销商。他们主要代理贴牌产品或地方小厂货,卖的是价格,不是品牌。
过去,他们在美凯龙、居然之家、灯都古镇等市场里靠薄利多销,一个装修季能出几百盏灯。但现在,消费者早就在淘宝、京东、抖音上完成选购。同样的灯,线上更便宜,还包安装。
货压在仓库,钱卡在客户那,一个季度撑不住,就只能撤场。有经销商无奈地说:“以前比的是谁卖得多,现在比的是谁亏得慢。”这类“低价走量型”门店,是行业寒潮中最早倒下的一批。
![]()
第二批出局的:
没品牌的新入局者
每年都有一批新人进入照明行业,他们大多是跨行创业者,看着“灯具毛利高”“智能化趋势大”就冲了进来。展厅一装修、货一进场、广告一投放,钱就没了。
如今,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被华丽展厅吸引。当被问“你代理哪个品牌”,很多店主语塞。品牌资源愈加珍贵,没有欧普照明、雷士照明、公牛、三雄极光、佛山照明这样的品牌背书,信任感根本立不起来。
这些新入局者往往半年就顶不住,年轻创业者孤单而绝望。资金断裂、库存压货、回款无门,最终选择关门止损。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低估了“品牌信任”的门槛。
![]()
第三批危机中的:
负债扩张的老江湖
在江苏常州、重庆南坪、成都富森美、郑州东建材、合肥红星美凯龙这些灯具集散地,曾经活跃着一大批风光十年的老经销商。他们有展厅、有仓库、有十几人的团队,代理着多个品牌——飞利浦、雷士、欧普,甚至进口品牌。
但随着房地产工装市场收缩,这些老牌经销商也开始被资金链困住。货款回不来,贷款到期还不上,展厅租金高企。有的明明挂着国际品牌LOGO,却早已入不敷出。“账上亮堂,账户空空”,成了他们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倒下,往往不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是资金链崩溃。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谁的现金流最脆弱,谁就先出局。
![]()
仍在坚持的:
传统品牌代理商的自救
欧普照明、公牛、雷士照明、三雄极光等一线品牌,正在重新洗牌渠道竞争格局。品牌商不再简单追求铺面数量,而是聚焦城市核心卖场、体验店和设计师合作通路。
传统代理商因此被迫转型。有的缩小门店面积,专做高端订制;有的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和鸿蒙智联、米家智能生态打通。他们不再只是“卖灯”,而是在“卖系统、卖方案”。
在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大型卖场中,能留下来的品牌代理,多半都掌握了设计话语权。展厅里不再是单纯陈列,而是“沉浸式光环境体验区”。这些门店利润率更高、库存更轻,代表着照明行业正在从“产品时代”迈入“体验时代”。
![]()
逆势突围者:卖光的人
真正逆势而上的,是那群懂光的人。他们不再追求销量,而是做定制化的照明设计服务。
一个客户进店,他们不急着卖灯,而是先问:你家想要什么样的氛围?然后用光谱、色温、场景方案打动客户。他们和设计师、软装公司、地产样板间合作,甚至承接酒店、别墅、艺术空间的全案照明项目。他们用“光”代替“灯”,用体验代替产品。
在他们眼里,灯具不是单品,而是空间设计灯光价值。他们懂得如何用光讲故事,让照明从附属品变成了设计的主角。
![]()
行业的分水岭:从卖货到卖体验
照明行业的竞争,不再是价格战,而是认知战。一边是还在清库存、拼低价的旧模式;另一边是已经进入智能光环境、全屋控制的新灯光艺术场景。
事实上,智能照明平台的崛起正在改变行业生态。华为鸿蒙智联、米家智能、涂鸦智能等系统,让照明从“单灯控制”走向“全屋互联”。传统经销商如果不能融入智能生态,就可能被彻底边缘化。
品牌商也在重构生态:欧普打造ASDL疗愈智能系统、雷士推伴生适然光、公牛则用“健康光源+智能控制”切入家居场景、飞利浦更聚焦高端智能和商业照明。
行业的逻辑正在从“拼厂货”转向“拼系统”,从“卖产品”转向“卖体验”。
![]()
卖场的未来:
从渠道中心到体验中心
全国各大卖场也在转型。红星美凯龙在多个城市推动“灯光美学馆”升级,
引入照明体验空间与智能场景联动展示。居然之家则尝试“家装全案+智能光控”的跨品类融合,让照明成为家居体验的一部分。
但卖场的挑战依旧存在。人流减少、租金高企、线上冲击,逼得不少中小商户退出。未来的卖场不再靠铺位数量,而靠体验质量。
![]()
寒冬之后,是新光!
照明行业正在经历一次深度洗牌。这一轮淘汰不是偶然,而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过去靠低价、靠渠道、靠铺货的时代结束了。新的竞争力来自设计、智能、体验、品牌共创。在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的展厅里,你能看到两个时代的对比——一边是关门的老店,一边是体验区里熠熠生辉的灯光。
行业正在变冷,但真正懂光的人,正在变热。未来三年,做光的人留下,卖灯的人出局。照明行业的冬天,正在孕育下一轮春天!
![]()
文章部分图源 | 维大拾光
后记
无主灯时代开启新灯光情绪价值,而无主灯设计所衍生的品类悄然在变。灯光设计加持下的艺术灯市场悄然形成,2025年是新艺术灯时代的前夜。
本文作者 ▎森为照明总经理郭大维
智能灯光50W+达人KOL、资深灯饰
照明践行者、行业趋势思考观察家
···THE END···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