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后,朱枫烈士的光辉形象、光荣事迹为更多人所知晓。
![]()
我整理了朱枫烈士从18岁到45岁的16张照片,借助这些老照片,我们一起回顾朱枫烈士的一生经历。
朱枫,原名贻荫,小名桂凤,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22日)出生在浙江镇海县一个富商之家,乃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千金大小姐。
她父亲叫朱云水,她是朱云水的第四个女儿,因此当时人称朱四小姐。
![]()
![]()
![]()
“贻荫”这个名字,大概的意思是祖上遗留福泽荫庇后人,“桂凤”则是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
后来朱枫接受新式教育,积极投身革命浪潮,她觉得“贻荫”“桂凤”这两个名字有点太传统、太俗套了,1926年她拜书法大家沙孟海为师后,就请老师给自己改名,沙孟海为其取名谌之,字弥明。
所以她的正式名字是朱谌之,朱枫则是她参加革命后用的一个化名,有一种说法认为,“枫”这个字是“桂凤”两个字的结合。
由于家庭条件好,朱枫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母亲教授她读书习字,1914年她9岁时进入镇海县立高等女子小学读书,1921年她16岁时升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1923年她在宁波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所拍摄,当时她18岁。
![]()
1926年,朱枫从宁波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经人介绍,她去了上海一户吴姓富裕人家当家庭教师。
1927年,朱枫远嫁沈阳,其丈夫叫陈绶卿,也是镇海县人,当时陈绶卿是奉天兵工厂炮子厂大技师,曾结过一次婚,但前妻不幸亡故,留下二子二女,朱枫是他的第二任妻子。
下面这张照片,便是1928年朱枫在沈阳所拍摄,当时她23岁。
![]()
陈绶卿虽然是个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当时很吃香,但他却是个苦命人,先是前妻不幸亡故,继娶朱枫5年后,1932年他自己也因为感染霍乱而病故。
和陈绶卿生活的5年间,朱枫先后生育了两个孩子,奉珍和沈珍,奉珍先天聋哑,沈珍即朱晓枫。
![]()
陈绶卿去世后,朱枫孀居故乡镇海,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1934年她在镇海所拍摄,当时她29岁。
![]()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朱枫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不仅亲自参演《放下你的鞭子》等宣传节目,还将其收藏的很多金石、书画、手工艺品变卖,所得钱款全部捐献给抗战运动,甚至还和当地医院的医务人员一起救护在日军飞机轰炸中死伤的人员。
在此期间,朱枫和朱晓光结婚,朱晓光是朱枫的第二任丈夫,他也是一名革命志士。
![]()
1938年初,夫妻俩经朱晓光的兄长朱曦光介绍,一同加入武汉共产党领导的新知书店,从事革命出版事业。
由于当时武汉新知书店的经费紧张,朱枫为支持革命出版事业发展,不惜变卖家产向新知书店捐资500大洋。
当年夏天,武汉失陷,夫妻俩被迫撤到湖南常德,秋天,朱枫在常德乡下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朱明,小名叫湘虎。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朱枫怀抱刚出生不久的朱明合影,当时她33岁。
![]()
1939年,朱枫又辗转到浙江金华,和我党派遣的华白沙、张一之一起,帮助台湾爱国志士李友邦筹建“台湾抗日义勇队”,为此朱枫还慷慨解囊为该义勇队捐资800元。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她和儿子朱明在金华的合影,当时她34岁。
![]()
1940年,朱枫又辗转到桂林,工作于桂林新知书店和该书店桂林办事处,期间她曾前往上海采购印刷物资,由于资金不足,她变卖了家传的3克拉钻戒,换得6400元法币,买了50令日本生产的薄型纸发往桂林,支持革命出版事业发展。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1941年她在桂林所拍摄,当时她36岁。
![]()
1945年,经过组织的长久考验,朱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调她到中共华中局在上海设立的贸易机构联丰棉布号和鼎元钱庄工作,她以公方代表身份具体负责两家贸易机构的财务工作,并兼管情报部门经费。
下面这两张照片,就是她在上海工作期间和回老家探亲时所拍摄。
![]()
![]()
1948年,朱枫被调往香港工作。
下面这4张照片,都是她在香港工作期间的留影。
![]()
![]()
![]()
![]()
其中第4张照片是她即将前往台湾工作时寄给丈夫朱晓光的,当时朱晓光在上海工作。
在这张照片的背面,朱枫写道:“她已深深体验着:‘真实的爱’与‘伟大的感情’,从此将永远快乐而健康。给梅留念!一九四九·十·廿五。”
![]()
其中的“梅”就是朱晓光,朱晓光小名叫朱梅,朱枫称之为梅郎、梅君,这是他们夫妻间的爱称。
朱枫还有一个化名“周爱梅”,其中的含义是明显的。
同时朱枫还给丈夫写了一封信,信中她乐观地写道:“不过时间也不会太长,将来的会晤是比较更愉快的!为什么更愉快呢?我们为了更大的家,暂时放弃了小家团圆,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等到再见面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更愉快呢!让彼此期待着更大的欢愉的会面吧!”
遗憾的是,朱枫此去台湾,去的时间实在太长,直到2010年她的骨灰才从台湾运回大陆,而朱晓光在2000年便已去世,享年83岁,夫妻俩那一别就再未见过面、再未团圆。
1949年11月,朱枫受中共华东局委派,以探亲名义由香港前往台湾执行秘密任务,负责和我党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以及吴石将军联络传递情报。
![]()
朱枫到台湾才3个多月,蔡孝乾便被国民党抓捕叛变了,供出了她和吴石将军,继而她、吴石、聂曦、陈宝仓等人先后被国民党抓捕入狱。
1950年6月10日,朱枫、吴石、聂曦、陈宝仓4人被国民党杀害于台北马长町刑场,朱枫壮烈牺牲时年仅45岁。
下面这3张照片,就是朱枫烈士被国民党杀害前留下的最后影像。
![]()
![]()
![]()
朱枫去世后整整60年,2010年她的骨灰才从台湾运回大陆,下面这两张照片,就是2010年朱晓枫迎接母亲骨灰归来的场景。
![]()
![]()
2011年,朱枫烈士的骨灰安葬在浙江宁波镇海区九龙湖畔的革命烈士陵园内,60余年后她的英灵终于安息于故土。
![]()
朱枫的孙女朱容瑢最近接受采访时,回忆起奶奶骨灰安葬时的情形。
她记得奶奶墓地的台阶很长,有200多级台阶,当天她姑姑朱晓枫捧着奶奶的遗像走在前,她父亲朱明捧着奶奶的骨灰盒走在后,她和弟弟则搀扶着父亲。
朱明每走一步都轻声地呼唤:“妈,慢点儿,咱们到家了。”
她回忆说:“我能感受到他脚步里的沉重与激动,那是父亲从11岁起就盼着的与母亲重逢。这场重逢,他等了60年。”
她还描述了当时一个触动人心的细节,当朱枫烈士的骨灰盒要放入墓穴时,她父亲朱明一时怎么也舍不得松手,好似多抱着母亲的骨灰盒一刻,就能多感受到一分母亲的温暖。
上海远东出版社——《镇海的女儿:朱枫传》,冯亦同著
浙江档案网——《永载史册的女英雄,浙籍革命烈士朱枫的传奇故事》
中国军网——《朱枫:丹心映枫红,英灵期一统》
北京日报客户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