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政坛近日迎来重大转折,总理苏达尼接连抛出两项震撼性决策:不仅宣布全面停止进口成品油,更公开了美军撤军后的武装解除路线图。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中东地缘格局的深刻调整,更预示着伊拉克正试图挣脱外部势力桎梏,重塑国家安全架构。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能源自主:终结二十年进口依赖
当地时间11月4日,伊拉克总理办公室发布声明,苏达尼已正式签署命令,即日起停止进口汽油、柴油及煤油。这项决策的底气源于国内炼油能力的质变——经过多年技术升级,伊拉克四大炼油厂年产能已突破5000万吨,不仅完全覆盖国内日均80万桶的消费需求,更具备出口潜力。
![]()
能源专家哈迪姆指出,自2003年战争以来,伊拉克每年需花费超120亿美元进口成品油,这笔开支长期占据财政支出的15%以上。如今炼油产能的突破,相当于每年为国家节省相当于国防预算的资金。
![]()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宣布禁令前三天,苏达尼在巴格达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政府正与伊朗洽谈建设新的输油管道,同时计划重启北部基尔库克油田的扩建项目。这些动作与停止进口形成战略呼应,勾勒出伊拉克构建能源独立体系的完整蓝图。
二、撤军倒计时:武装解除路线图浮现
在能源领域发力同时,苏达尼将更大筹码押注安全事务。11月3日,他在电视讲话中首次披露,伊拉克各派系已就"后美军时代"安全安排达成全国共识:最晚至2026年9月,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将完成撤军,届时所有非官方武装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整合进安全部队,要么彻底解除武装。
![]()
数据显示,目前驻伊美军约2500人,主要部署在巴格达大使馆和安巴尔省空军基地。尽管美方强调这是"训练协助任务",但伊拉克民众对"外国占领"的敏感神经始终紧绷。
![]()
这项承诺并非空谈。今年9月,伊拉克政府与美国签署的《战略对话联合声明》明确规定,美军需在2026年前分阶段撤离。苏达尼此次重申时间表,更首次提出具体整合方案:什叶派民兵"人民动员组织"将拆分为三个旅纳入正规军,库尔德武装"佩什梅格"则通过宪法修订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三、连任赌局:总理的双重政治博弈
在宣布两项重大决策的同时,苏达尼还抛出第三枚政治炸弹——确认参加11月11日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寻求连任总理。这位2022年10月上任的政治家,正试图通过经济改革与安全整合的双重承诺,巩固跨派系支持基础。
![]()
巴格达政治分析师萨利赫认为,停止进口成品油可赢得中下层民众好感,推动武装整合能安抚什叶派强硬派,而连任声明则向西方传递稳定信号。这种多线操作需要极高的政治平衡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
挑战已然浮现。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已对武装整合方案表示保留,认为涉及宪法修改需更广泛协商;逊尼派政党则担心什叶派民兵借机扩大影响力。更微妙的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11月4日回应撤军问题时,刻意强调"撤军条件需根据实地安全形势评估",为美方留足操作空间。
四、中东变局:大国博弈新棋眼
伊拉克的系列动作,正在搅动中东地缘政治的深层暗流。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4日表示支持伊拉克"主权决策",俄罗斯则迅速重启对伊军售谈判。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突然取消原定对巴格达的访问,改由副手低调出席安全会议。
![]()
开罗大学教授纳吉布指出,随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中东国家正加速摆脱"代理人"角色。沙特与伊朗和解、土耳其与埃及关系缓和、阿联酋推进国防自主,这些动向与伊拉克的变革形成共振,预示着地区秩序进入深度调整期。
![]()
对于苏达尼而言,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停止进口容易,重建高效炼油体系需要技术;整合武装简单,平衡派系利益需要智慧;赢得选举不难,兑现改革承诺需要勇气。这位58岁的总理能否带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走出困局,不仅关乎伊拉克命运,更将深刻影响中东未来十年的权力格局。
五、写在最后:
从能源自主到安全主权,从派系整合到权力传承,伊拉克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苏达尼的系列决策,既是对国内积弊的宣战书,也是向国际社会递交的独立宣言。当美军撤离的倒计时开始转动,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度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答案或许就藏在巴格达街头那些既期待又警惕的目光中——那里既有对和平的渴望,也有对变革的隐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