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债市研究
让打工人能把精力放在干事上,而不是内耗上。
——题记
在城投公司上班,每天都在上演“职场荒诞剧”——分工靠运气、推诿有套路、留痕卷上天,主打一个“看起来很忙,实则在瞎忙”。作为深耕城投三年的“资深演员”,今天就来好好吐吐槽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职场日常。
![]()
分工:没有边界感,全靠领导一句话
成熟企业的分工是说明书,城投公司的分工是“薛定谔的职责”。明明入职时写的是“文字综合岗”,结果活干着干着就成了“全能打杂岗”。
今天帮工程部门写项目总结,明天被拉去帮忙登记固定资产,后天还要临时客串“IT运维”——修打印机、连投影仪这种活儿,干得比专业技术岗还熟练。更绝的是分工还自带“季节性迁徙”属性,去年归财务部管的报表,今年突然划给综合部,明年指不定又回财务部,每次交接都像拆盲盒,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个月要干啥。
集团总部还好些,到了下属子公司,“综合性岗位”基本等于“哪里需要哪里搬”。有次领导让我去办理工商变更,我拿着营业执照站在政务大厅,看着窗口工作人员疑惑的眼神,只能尴尬解释:“对,我是写稿子的,但现在兼职办执照。”
推诿:职场生存术,“不知道”三字走天下
在城投,推诿不是缺点,而是“职场生存必修课”。见过最绝的操作是:明明是A部门的本职工作,A部门负责人能拉上三个领导开半小时会,硬生生把活儿分摊给B、C、D三个部门,最后自己拿着汇总来的成果去大领导面前邀功,主打一个“功劳我来领,麻烦你们扛”。
作为新人,我曾因“好心”吃过大亏。有次纪检部门来问党员材料提交情况,我随口说“我帮忙问问”,结果材料没按时交,问责的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我。要知道,我既不是经办人,也没接到过领导安排,纯属热心肠“友情客串”,最后却成了背锅侠。
现在的我早已进化成“推诿大师”,遇到不是自己的活儿,秒变“职场失忆症患者”:“不清楚耶”“你问问别人吧”“这事得找领导确认”,三句话就能完美脱身。毕竟在城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摆烂,是保护自己的智慧。
留痕:聊天要截图,文件要归档,堪比侦探取证
刚入职时,老同事就给我上了“职场第一课”:在城投上班,留痕比干活还重要。这句话我记了三年,也践行了三年。
同事找我要合同,我第一反应不是找文件,而是翻微信聊天记录——果不其然,去年帮他改完合同后,特意文字提醒“盖完章记得归档”,对方回复“好的,过段时间交”,截图为证,完美避免背锅。最后这哥们儿在自己办公桌抽屉里找到了合同,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为了留痕,我建了十几个文件夹,按年份、部门、事件分门别类,小到一张报销单,大到项目请示报告,全都整理得明明白白。反观办公室里的老员工,干了十几年还是“伸手党”,每次要个审批表都得问遍全科室,微信聊天记录懒得翻,文件更是随手乱放,主打一个“全凭记忆办事”,可惜记忆还不太靠谱。
更绝的是,现在连开个会都要全程录音、拍照存档,发工作消息必须用文字,语音消息一概不回——不是高冷,是怕后续出问题没证据,毕竟在城投,“口说无凭,有记录才有理”。
城投的这些职场套路,吐槽归吐槽,却也是很多国企的真实写照。希望国企改革能真正落到实处,让分工更清晰、推诿少一点、留痕回归本质,让打工人能把精力放在干事上,而不是内耗上。
城投当前面临什么局势?
城投当前的困境如何突破?
城投未来的产业机遇如何把握?
有哪些城投做的还不错?
一年一度
属于全国城投人的行业盛会
将于11月13-15日在天津启幕
欢迎组织报名
我们一起探讨城投的未来!
![]()
王老师 15800553899(微信同)
川渝、河南、安徽区域有部分优质发债城投需要短拆资金,有兴趣的资金方可以扫码添加债研君微信合作共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