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要去陌生地方,都需要地图软件帮忙导航。此时就会看到道路上五颜六色的线:绿色表示畅通、黄色表示缓行、红色表示拥堵。可是地图软件是如何做到实时知晓、更新整条道路上路况的呢?
并不是总有卫星时时刻刻扫描着每一处地面,也不是每条路上间隔一定距离都有传感器,而是依靠每一位司机导航的手机告诉“地图软件”。
当我们使用导航时,手机会实时上传自己的位置、速度等数据。想象一下,上百万辆车都在以这种方式“报告”自己在哪儿、开多快。
例如:某一段路上,大量车辆的平均速度突然降到每小时10公里以下,那地图系统就会判断:这里堵车了。然后把地图上这一路段标红,后续再导航的车辆就会被调整到其他“当前最优”线路上,一方面节省后续导航车辆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达到了调节交通的目的。
换而言之,地图是靠“众包”方式得知道路情况的——它是由无数用户共同“绘制”出来的动态交通图。
![]()
当然,道路状况并非只靠速度一刀切判断。地图背后还有一整套算法在分析:比如区分“红灯停车”和“真正的拥堵”;判断是不是因为施工、事故、限行导致的慢行等。
除了用户手机上传的位置数据,一些城市还会开放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监控摄像头、ETC出入口流量数据等给到地图软件商。这些数据也会被整合进地图中,帮助判断拥堵的成因与范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