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杨振宁拥有多少财富都不为过,而且也不会有人眼红,因为他的科研贡献是无价的。
在多年以前,杨振宁就被传拥有18亿元财产,但该传闻很快被其助理否认,认为相关说法没有依据,甚至用“胡说八道”来形容。
![]()
103岁杨振宁去世后,又传出其拥有上亿元财产,相关传闻还统计了杨振宁退休前后的工资、退休金、稿费、版税、活动报酬等,最后的结论是上亿元财产。
相关传闻是否属实?
如果翁帆不站出来澄清,估计没有人知晓,但科研圈的老人是知晓一二的,他们对杨振宁的相关收入有基本认知。
![]()
11月4日,一档网络节目采访了98岁的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非常直白地讨论了杨振宁拥有上亿财产的话题,其夫人庆承瑞也谈了很多看法。
![]()
何祚庥夫妇表示,他们根本不相信杨振宁拥有上亿财产,并引用了李政道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要这么多钱干什么?首先自己没那么多钱,其次,有钱也得有闲。做研究的人都是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哪有时间去花钱呢?
![]()
庆承瑞还强调,这是真实情况,他们不相信杨振宁的钱有多少,不是做应用物理研究的,是纯粹做理论物理的,不会有太多的收入。
当然,杨振宁和李政道都可以通过基金去募资,但一般情况下,都是靠工资的积累。
![]()
何祚庥夫妇还以自己为例,科学家的收入现在越来越好,每个月都有结余,子女也不需要他们资助,可惜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去花钱了,身体已经不允许了。
客观地说,何祚庥夫妇说得很靠谱,虽然杨振宁在美国当教授期间的工资很高,有人曾经统计过,扣除生活成本后,结余的财富大概有四五百万美金,回国后主要是在清华大学拿工资。
![]()
但杨振宁是一个慷慨的人,在2009年主动提出将年薪百万的一半拿了出来,捐给清华高等研究院,用于支持科研工作。
至于杨振宁出版的书籍版税、活动报酬等收入,其实并不多,而且杨振宁此前对清华大学还有一笔个人大额捐赠。
![]()
![]()
据《中国慈善家》杂志的官方报道,当年杨振宁倡议创办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也就是后来的清华高等研究院,杨振宁为此个人捐赠了400万美元(另一说是1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
如此一来,杨振宁还剩下多少财产呢?
![]()
至于清华园内的“归根居”别墅,只是他此前的固定居所,只有居住权,产权还是清华的,杨振宁逝世后翁帆也只能居住,不能改变其性质。
所以,杨振宁真正留给翁帆的财产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多,但普遍认为足以保障翁帆余生的花销,杨振宁是一个极其浪漫和理性的人,在逝世前肯定会考虑周全。
![]()
此时此刻,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不是杨振宁留下了多少物质方面的财产,而是他在科研以及家国情怀方面的贡献,这才是无价之宝。
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假说,推翻了物理学界长期认为的“宇称守恒”定律。这一理论通过吴健雄的实验验证,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解,成为粒子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
![]()
杨振宁与罗伯特·米尔斯(Robert Mills)提出“杨-米尔斯理论”,将非阿贝尔规范对称性引入量子场论,为现代标准模型(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奠定了数学基础,被誉为“20世纪理论物理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另外,杨振宁积极推动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曾多次回国讲学,倡导基础科学研究,并参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创建,为中国物理学界培养新一代人才。
![]()
最重要的是,他提升了国人的自信心,让中国人站上了世界物理研究的顶端,重塑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还深刻影响了数学、凝聚态物理等多个领域,与爱因斯坦、费曼等物理巨匠并列。
除此之外,杨振宁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贡献,这些未来都会被人们逐一知晓,想到这些贡献,还有人关心杨振宁留下的物质财富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