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浙江的改稻为桑和赈灾搅在一起,特别是听报说打着织造局旗号贱价买田,嘉靖坐不住了。
他可以二十多年不上朝不见人,但脸面却还是要的。怎么可以让人说他做天子的坑百姓呢?
所以嘉靖赶紧召来严嵩父子问话。
严世蕃还在嘉靖面前拍胸脯发誓:“天在上,皇上在上,臣要是敢欺君,叫天雷立刻将臣殛了!”话音刚落殿外就是一声焦雷,倒像正是对严世蕃的应和。
![]()
嘉靖心里也是明白的,严党没少糊弄他,但他不能动严党。他还得演呢!
他望着外面的暴雨叹气:“上天把九州万方交给了朕,朕是天子,也就是万民的君父。现在朕拿着钱去贱买子民的田地了?朕真要是这样的天子,天厌之!朕要是这样的君父,万民弃之!”
听着这话,大概很会叫人感动,其实他主要是撇清关系。
改稻为桑明明是他点头同意的,目的是补国库亏空。而这亏空大半是他修道、建宫殿霍霍出来的。更准确地说,是严党利用为他实施这些花费巨大的基建工程大加贪墨造成的。
现在百姓遭难了,他倒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仿佛严党是瞒着他干坏事。
最赤裸裸的还是下面一段话:
“朕将内阁都交给了你们,你们落下了这么大的亏空!为了替你们补亏空,朕也同意了你们去改稻为桑。如果你们现在要把亏空的账都算到朕的头上,朕这个位子干脆让给你们来坐!”
尽管我们对严党实在是憎恶,但听嘉靖的话,特别是“为了替你们补亏空”这一句,简直是叫人要同情起严氏父子起来了。
尤其是严嵩以八十高龄淋着雨缓慢而沉重地走出殿门拒绝严世蕃为他打伞时,一时觉得充满了悲情。
莫非严氏父子那么爱贪是要弥补在嘉靖手下当官身心饱受摧残的损失的?
你听嘉靖这话多不讲理!亏空确实主要是严党贪的,但也是为了满足他的需求;改稻为桑是严党推的,但也是经他点头的。
![]()
现在出了乱子,他不怪自己用人不当,反而倒打一耙,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严党,仿佛自己才是那个“冤大头”。
然而,锅是甩了,当严氏父子提出要辞官不干时,嘉靖却又不敢甩了他们。
他转头就给严党“松绑”。他跟吕芳说:“咱们就姑且再信他一回,事情让严世蕃去查。今天朕说的这些话,就你们三个人听了,不要传出去。”
接着又对严嵩父子说:“内阁还交给你们,该干么干么去。”
严嵩父子当时就哭了,觉得皇上还信他们。可他们心里也清楚,嘉靖不是信他们,是需要他们。
就像后来严嵩跟严世蕃说的:“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只有一个人可以遮风挡雨,那就是我,不是你!”
嘉靖需要严党帮他捞钱、背黑锅,维持他“不问政事却掌实权”的修道生活;而严党也摸准了嘉靖的心思,知道皇上离不开他们,所以才敢毫无底线地推“改稻为桑”,哪怕毁堤淹田、逼死百姓也不怕。
反正出了事,皇上会先保他们,至于到了实在保不住了,会不会把他们推出去当替罪羊,大概也也用不着那么悲观。因为这二十年来,在各个重要岗位上,严家安排的人太多了。
严世蕃一开始还挺嚣张,觉得自己能“遮风挡雨”,可后来也明白,他们不过是嘉靖手里的棋子。可明白又怎样?
嘉靖的私心摆在那儿,只要还需要严党,就会一直纵容他们;而他们严党只要还想掌权,就会接着替嘉靖干脏活。
![]()
所以说,浙江百姓的苦、大明朝的乱,根源根本不是严党,而是嘉靖这个“甩锅王”。
他一边当“圣君”,一边靠严党满足私欲;一边骂严党贪腐,一边又离不开严党背锅。严党敢无底线作恶,不过是摸准了他的心思:皇上的利益,才是他们最大的靠山。
看明白这些,再回头看嘉靖那句“天厌之、万民弃之”,就会觉得格外讽刺。
真正该被“天厌之”的,从来不是那个装出来的“君父”,而是藏在修道幕后、自私又虚伪的嘉靖本人。
(网图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