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我写过一篇关于反诈的文章,
对于诈骗行为的深恶痛绝,
又让我想到另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一个诈骗者被抓,本应皆大欢喜,
但诈骗所得的钱财,却难以追回,
此番事实面前,仿若空欢喜一场,但谁也不会这样说,
如同谁也不会原谅一般,
事实虽然摆在眼前,
但人们看到的,则是事实背后更为沉重的压力与负担。
![]()
“对不起。”
诈骗者的道歉,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至于对诈骗行为的处罚,被骗的人们一字一句的听着,
记在心里,仅此而已。
一些安慰的声音纷至杳来,
鼓励与赞许成为此刻必须被接受的音调,
受骗者悻悻的笑着,接受好意,接纳损失无法挽回的事实,
然后迫切的期待散场。
他们要的,这里没有,
所以他们想走。
自我安慰,是彻底崩溃之前最后一道岌岌可危的心理防线。
关于诈骗这种行为的影响,
互联网上呼声最高的观点,
绝不是简单的同情。
事实上,如果我们关注此类话题的“高赞内容”,
会发现大多数时候,
人们对于被骗的人,并没有办法产生基于怜悯的同情,
这不是他们受到的损失还不够多,
而是他们的行为,实际上牵连了更多的人,
我曾经就看过一个帖子,
说是家里的长辈因痴迷于遥不可及的财富,
陷入了诈骗的陷阱,最终的结果,
如上所示。
他无法原谅欺骗他的人,
而他上当受骗的原因,
同样,也得不到家人,或是因此受其波及之人的原谅。
“其实骗局不复杂,之所以上当受骗,”
“本质上就是心里那点贪念所致。”
所以,受害者所牵连的无辜之人,
同样,也无法接受那一句始终说不出口的,
“对不起。”
这个世界上,很多问题,低头沉默是因为伤害已经铸成,
但更多的沉默,则往往源自于伤害本身的源头,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实,
这种感觉,就像是遵守交通规则,会避免很多意外发生,
但总有些人认为,意外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他们认为,自己无视的,都是累赘,
而他们挑战的,必然能够得到基于高级别认知的赞赏,
至于风险什么的,在他们眼里早就已经习惯视而不见,
所以,当真正的问题接踵而来,
直至让其体会到何为真正的“毁灭”,
此番“事教人”的震撼感,
或许确实比“人教人”更能切身实地的有所感受,
但问题就在于,“人教人”并没有教错什么,
而“事教人”的下场,
也未必是幡然醒悟的开始:
毕竟有些问题的答案,
都围绕着固执二字,
不断翻折,更是不断展开。
![]()
反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
诈骗与反诈骗本身,也不仅仅是认知层面上,
裹挟着代价的博弈场。
一句对不起,
或许会换来无数句没关系,
但终究,轻如鸿毛的敷衍,
是无法平衡那些重于泰山的压力:
我始终认为,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被骗,
因为接受被骗,比被骗本身,
更讽刺,
也更无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