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妈给我发了视频《对父母的态度,是一个人最真实的人品》。
就知道,我是犯了错了。
想来想去,是在某一刻老妈持了不同的意见。
下意识的便摆了脸色,然后还并不以为然。
可事实上,“老妈面前儿子永远都是儿子!”,回想起来,不免脸红羞臊。
老妈肯侧面教育我。
至少原谅了我。人品上也还有的救。
但我还是陷入了沉思,或许把丑恶的嘴脸留给家人,本身就是无能的表现。
因为这段时间一心扑在自媒体上,(具体做什么,可以看看扑在公众号38天)
本着“一心要把这件事干成”的,有了近乎“偏执”的坚持。
但凡听到质疑的风向,就幻想“连你都不支持我”,便陷入自证陷阱内心动荡不安。
为了保证内心的平和,力求在该集中精力时保持专注,便选择性地开启了屏蔽按钮。
就在媳妇跟家人聊天时,顺嘴一句--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我便毫无征兆又下意识的甩给她一张恶狠狠的脸。
内心深处是“被完全否认”的委屈,表现出来却是不管不顾的白眼和肆无忌惮的怒视。
换来,一连三天的冷战。
我很清楚,她对我的包容和爱,更深知她对这个家的付出和无私。
尽管无数次都想对她说,“跟着我,委屈了,我会努力的”。
可我还是将最丑恶的嘴脸给了她。
最后,她原谅了我。婚姻里我也没有输,这一切得益于,她把委屈自己咽了。
这些事都禁不住反复思考,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爱人。她们选择原谅你,只是因为她们爱你。
把丑恶的嘴脸留给家人,有时候可能真的只是下意识的反应。
可显然不是借口,又过于荒唐,荒唐的不像个成年人。
就像是在狡辩:
曾经以为:“我是爱你们的,只是疏于表达。”
曾经以为:“我是爱你们的,只是在外面装了一天孙子,回家了还要装么?你们可是我最亲近的人,在你们面前“放松警惕”不恰恰是“信任”的表现。”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人的挑剔,是种教养”
可这教养,只是反思了才发现:
那口无遮拦的肆无忌惮,和毫无顾忌的脸色,无能、无耻,又可笑。
原来,所有的曾经以为,全是写满自私的自以为是。
只是被保护的太好,又不自知。得意忘形,便就习惯以自己为主了。
原来,在外面和颜悦色,一回家就毫无遮掩,肆无忌惮。
既暴露了本身教养的溃烂,又凸显了大男子主义背后,一边对“我怎么可能无能”遮遮掩掩不肯直视,一边对“男人就是要脸”扭扭捏捏强行伪证。
我听到过最大的狡辩是“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
曾经我也一度以这样的理由,搪塞语言暴击留给家人的伤害。
可后来想起又很难自洽。
这个强盗逻辑,似乎就是为自己的口无遮拦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殊不知它的成立完全建立在,“关系足够亲密、对方足够包容,你给的伤害就必须自愈”的基础之上。
全然一副“我知道错了,我就是不改;你上次都接受了,这次也行,以后伤害、疼痛,习惯习惯就默认了”的蛮横无理。
殊不知,正因为亲密,伤害才最深。
正因为“她知道你,你也了解她”,口无遮拦说出来的话才更容易戳到别人伤害不到且最柔软的内心深处。
要知道的是,
她只是选择包容你,不代表默认纵容你。
她只是暂时还爱你,不代表以后也离不开你。
要知道的是,
家因为互相扶持相得益彰,才成为了温暖的港湾。
你在家人面前都口无遮拦,在外面却和颜悦色,又怎能摆脱“双标”的嫌疑,和“虚伪”“不值得信任”的印象。
毕竟,从来表里如一才真实,人又因为靠谱才可交。
于丹说:“人一旦有了钱,最容易做到的是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最难做到的是不给父母脸色看”。
《叶问》里甄子丹说:“我不是怕老婆,我只是尊重老婆”。
我们又总说阶层跃迁。总以为是身份、地位实现了阶层的变迁,是财富,实现了富有和自足。
却不知道所谓阶层真实的分水岭是:“低层次的人疏于眼界,迷失在自我情绪里无法自拔;高层次的人已建立了认知,在人情冷暖里愈发平和柔软。”
当然,现在知道这一切尚且不晚,父母健在,爱情尚暖,孩子还没长大。
管好自己的嘴,注意下自己的表情,以上次为界,下不为例。
并时时刻刻告诫自己“把丑恶的嘴脸留给家人,本身就是无能的表现!!!”
最后,祝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