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4日,这一天是汪精卫的60岁生日。
南京伪警察厅厅长苏成德“推陈出新”,花重金制作了一尊汪精卫的头像,栩栩如生,谁看了都喜欢。
汪精卫号称“民国第一帅哥”,肯定高兴。
那天苏成德,捧着雕像往前走,走到汪精卫面前突然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雕像也正好掉在了汪精卫的脚下,摔了个粉碎!
汪精卫顿时面如土灰,哀叹三声:“完了,完了,完了……”
当天满心惆怅的汪精卫,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
六十年无一事成,不须悲慨不须惊。
但存一息人间世,种种还如今日生。
在一年半后,即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闭上了眼睛,遗臭万年。
可要是汪早死34年,他可就是名垂青史了。
1910年,汪精卫刺杀小皇帝溥仪的父亲即摄政王载丰,没有成功反而入狱的。曾有《被逮口占》四首,最有名的就是其三: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是秀才出身,文笔很好的,同盟会章程就是他起草的,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党人士打笔仗都不含糊,这首诗一出,汪更是名闻天下。
孙中山病逝后,汪精卫被举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地位远在蒋介石之上。
当时蒋介石想和汪精卫拜把兄弟,汪精卫很受用,称呼蒋介石为“介弟”,但陈璧君却说:“你愿意做他的把兄,我可不愿做他的把嫂!”
之后我们都知道的历史,汪精卫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
这当然引起国愤,1939年上海《大美晚报》副刊于发表了陈剑魂的《改汪精卫诗》: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在汪精卫原作基础上,各句前加两个字,由五言绝句变为七言绝句,当年汪的志士诗变成讽刺诗。
唉,要是汪早死34年呢?
补充一下,当年汪精卫刺杀的载沣并不是一个老王爷,他俩是同一年出生,载沣也就比汪精卫大了三个月。
载沣是1951年去世,对于汪精卫的一生,不知道他有什么评价。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