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网报道,日前,特朗普在飞往韩国的专机上向媒体抛出重磅信号,暗示美国将下调针对中国的芬太尼关税,幅度达到10%。这部分关税是今年年初特朗普政府刚加征的20%惩罚性关税的一部分,美方当时打着“禁毒”的旗号,将自身芬太尼泛滥的锅甩给中国,如今却主动松口,难免让人嗅到一丝妥协的味道。几乎在同一时间,路透社、《金融时报》等外媒同步爆料,中国本周已重启美国大豆采购,三批订单总计近18万吨,货物预计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陆续装船到港。
这两件事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绑定在中美吉隆坡第五轮经贸磋商的成果之上。商务部随后证实,双方已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等问题达成共识,这意味着持续已久的中美贸易摩擦终于出现实质性缓和迹象。但熟悉美国行事风格的人都清楚,所谓“握手言和”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这场围绕大豆和关税的博弈,背后藏着远比表面更复杂的算计。
![]()
先看美方的算盘,特朗普此时松口关税绝非良心发现。美国豆农今年可是憋了一肚子火,整个秋季丰收季,中国这个传统最大买家几乎零采购,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美国农业协会多次施压,甚至让豆农直接喊话特朗普“好好跟中国说话”,毕竟美国农业早已实现机械化量产,盟友国家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产能,中国市场的缺失是特朗普中期选举路上的定时炸弹。再加上加税政策反噬自身,20%的芬太尼关税没伤到中国分毫,反而推高了美国国内通胀,特朗普这才借着吉隆坡磋商的台阶,做出10%的关税让步,既想兑现对农民的承诺,又想缓解国内经济压力,算盘打得噼啪响。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内部的矛盾,财长贝森特前脚刚说下周要签协议,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后脚就跳出来喊话,声称要调查中国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履约情况。这波操作堪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知道当年可是特朗普自己撕毁了第一阶段协议,转头就对中国企业加征关税、搞半导体制裁,现在反倒倒打一耙要查中方履约,这种强盗逻辑着实让人啼笑皆非。这也暴露了美国政府内部的分裂,令出多门的背后,是不同利益集团的拉扯,看似针对中国,实则是美国政治内耗的外在表现。
![]()
再看中方的动作,18万吨大豆订单看似不少,但对比中国从南美采购的规模,不过是零头而已。这笔采购本质是商业理性与战略考量的结合,9月后新季美豆收割完毕,FOB价格低于巴西大豆,国内油厂出于利润考虑下单完全是市场行为。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已构建起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多元化大豆供应体系,即便没有美豆也能保障粮食安全,这次采购更像是对美方诚意的一次检验。你愿意务实合作,我们就有生意可做;你要是还想搞小动作,中国也有底气随时调整,这种“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布局,正是对美国贸易政策反复无常的最好回应。
很多人疑问,中国为何要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做出让步?核心在于战略机遇期的考量。中美之间有矛盾,但远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与其鱼死网破付出高额代价,不如各退一步展开新的博弈。特朗普是出了名的利益至上,没有什么不能交易,这反而比不可交易的对手更有合作空间。当下美国面临多重困境,特朗普急需农业选票稳固支持,中国此时释放善意,既换来了关税下调的实际利益,又为自身发展争取了更稳定的外部环境,这笔账算得相当精明。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这场“握手”充满不确定性。美方的关税让步只降了10%,剩下的10%仍握在手里,没有正式协议文件支撑;中方的大豆采购也只是试探性的,远不足以解决美国农业的根本困境。双方的动作都带着“试水”的意味,信任短板依然是最大障碍。美国历史上多次撕毁协议、出尔反尔,这次贸易代表突然提出履约调查,就是明晃晃的找茬信号,后续是否会再生变数,还得打个问号。
![]()
从全球格局来看,这场大豆与关税的博弈,实则是全球贸易秩序重塑的缩影。美国曾凭借产能优势垄断全球大豆贸易,却被特朗普的关税战打破平衡。中国用十年时间完成进口来源“去美国化”,从依赖单一供应国到构建多元网络,不仅保障了自身粮食安全,更撬动了全球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变革。而美国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最大买家的信任,百万豆农承受着关税战的反噬,这种损失远比短期利益更深远。
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共识。这次关税下调与大豆采购的互动,为紧张的双边关系注入了缓和的契机,也让全球市场看到了合作的希望。但“言和”不等于“无虞”,美国内部的分裂、贸易政策的反复,都意味着后续博弈仍将持续。中方的底线很明确,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美方若真想解决问题,就该拿出真正的诚意,停止动辄调查、制裁的霸权行径。否则,即便暂时达成协议,也难以长久,毕竟信任的重建,远比一次大豆订单或关税下调难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