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疫苗的“国家性格”,透视美、中、德、日、印的五套免疫规划逻辑

0
分享至

GDP排第一的不一定打针最快,经济最强的,也未必防疫最稳。医疗在GDP占比也决定不了各国免疫规划的步伐的快慢。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印度——五个全球顶级经济体,五套完全不同的免疫逻辑。有的是国家兜底,有的是市场自由发挥,还有的谨慎到能急死你。今天咱不分析GDP榜,就看榜上各国玩的免疫套路。


2024年世界GDP排名

中国:国家包办的“疫苗安全网”,主打一个“应打必打”

咱中国搞疫苗,从根上就带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劲儿。早在1978年就开始搞“扩大免疫规划”,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传染病负担。现在更是把疫苗分成了“一类苗”和“二类苗”——简单说,一类苗是国家掏钱、必须打,二类苗是自己掏钱、自愿打。 先说说最实在的:出生即“解锁”双buff。中国孩子刚落地,护士就会给打两针:卡介苗(防结核病)和乙肝疫苗。


就和德国相比来说,国内一出生即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德国不接种卡介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为啥这么急?因为咱国家每年有100万新发结核病人(仅次于印度),乙肝携带者超1亿人,这些病毒能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早打一天就多一层保护。再看覆盖力度:一类苗(比如脊灰、麻疹、乙脑这些)覆盖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相当于给14亿人织了张“免疫网”。

而且这张网还特“值”——从1974到2024年,光这8种疫苗就预防了7亿多病例、248万人死亡,每花1块钱在疫苗上,能赚回近20块(效益成本比19.48)。你想啊,少一个人生病,就少花一份治疗费,还能正常上班上学,这可不就是“赚钱”嘛。不过也有小遗憾:二类苗(比如肺炎疫苗)得自己掏钱,有的地方农村和城市接种率差不少。

但总的来说,中国的疫苗体系,就是先把“基础保障”做到极致,让每个人都能不花钱就挡住最危险的传染病,一直做到不断进步,自2025年11月10日起,我国将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是我国免疫规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中国目前保持着极高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超过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筑牢了免疫屏障,是全球扩大免疫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市场说了算,就是有点“分裂”

先说说它的 “硬核骨架”:法律和机构分工那叫一个细致。早在 1902 年就有了《生物控制法》,后来又补了《全国儿童疫苗伤害法》这些 “规矩”,从疫苗研发到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每一步都有法条看管。具体干活的机构也分工明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是 “疫苗安检员”,疫苗上市前必须过它这关,连临床试验数据都得扒得明明白白,连通用疫苗都得做安慰剂对照试验才给批;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是 “规划指挥官”,不仅定接种指南,还管免费疫苗的采购分发,甚至建了疫苗追溯系统和储备库,生怕断供;NIH 专搞 “技术攻关”,琢磨新型疫苗;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局(HRSA)则当 “兜底员”,负责疫苗伤害的赔偿事宜。这套组合拳打出来,理论上十分稳健。

资金方面更是 “多路财神” 齐上阵。政府真金白银砸研发,卫生部下属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BARDA)搞个 “金标准一代” 通用疫苗计划就扔了 5 亿美元;CDC 采购免费疫苗的钱也来自财政拨款。更有意思的是赔偿基金,每剂列入伤害表的疫苗都要收 0.75 美元税款,专门用来赔那些接种后出问题的人,算是给公众和企业都吃了颗定心丸。企业这边也不含糊,辉瑞、默克这些巨头在疫苗后期临床试验和商业化上砸了海量资金,小生物技术公司则靠风投和政府资助搞早期研发。另外,美国还通过 Gavi 这类国际组织搞合作捐赠,在全球疫苗圈刷存在感。

接种体验方面,真是“便捷到任性”。你能在社区卫生中心给娃打脊灰疫苗,逛 CVS、Walgreens 药店时顺手打个流感针,公司里可能突然就开来移动接种车给员工补新冠疫苗,连学校健康中心都能搞定学生的强制疫苗登记。保险覆盖也分了好几档:老年人的 Medicare、低收入者的 Medicaid、军人家庭的 TRICARE,还有大多数私人保险,基本能把 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推荐的疫苗费用给包了,要么免费要么只花一点。就算没保险也不用慌,VFC 计划给 19 岁以下穷人家孩子免费接种,州卫生部门还会帮接种有困难的人想办法。

但这套体系的 “Bug” 也同样扎眼。首当其冲的是信任危机,简直是 “分裂到极致”。2025 年 PRRI 调查显示,只有 63% 的美国人信新冠疫苗,30% 的人要么不信要么犹豫,比前两年的 70% 高点跌了不少。Nature Medicine 的全球研究更扎心,美国对新冠疫苗的信任度 63.5%,流感疫苗才 55%,在全球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而且 “低信任” 群体比例全球最高,大多是那些对政府和医疗系统不信任、受政治极化影响的人。反疫苗运动在美国声势浩大,再加上信息自由导致谣言乱飞,疫苗犹豫成了公共卫生的大难题。

法律层面也透着 “混乱感”,没有全国统一的强制接种规定,全看层级和地区。联邦层面只要求接受医保的医护人员强制接种;州里的《学生免疫法》要求入学必须有疫苗证明,但又允许医疗、宗教甚至哲学豁免,佛罗里达等州还放宽了部分强制要求,结果就是有的地方接种率飙到 90%,有的地方才 70%,差距大得惊人;行政层面曾对联邦雇员和军人搞过强制接种,主要为了保障国家安全。

不过论技术创新,美国确实是 “全球领头羊”。mRNA 疫苗的关键技术就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团队发现的,后来授权给企业商业化,辉瑞、Moderna 靠着这技术在新冠疫苗领域赚得盆满钵满。人工智能更是给疫苗研发开了 “加速器”,Inovio Pharma 在 AI 辅助下搞的 DNA 疫苗 83 天就进入临床,辉瑞也直言 AI 是它能一年内推出新冠疫苗的关键。而且美国的监管和安全监测也很到位,有 VAERS、VSD 这些多层级系统盯着疫苗不良反应,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响应,再加上疫苗伤害赔偿机制,多少能稳住点公众信心。

总的来说,美国的疫苗体系就像它的经济一样,充满了活力和创新,但也摆脱不了市场驱动带来的分化与混乱。先进的技术能造出全球顶尖的疫苗,便捷的接种网络能让民众少跑腿,但信任撕裂和制度漏洞也让它在公共卫生挑战面前,始终没法发挥出全部实力。

德国:医保兜底的“疫苗优等生”,严谨与贴心拉满

德国可是当之无愧的欧洲疫苗体系的 “模范生”,作为经济排名第三的老牌工业强国,它的疫苗玩法走的是 “全民福利 + 科学严谨” 路线,既靠法定医保把接种成本压到最低,又用精密的分工和前沿技术守住安全线,就像一台调试到最佳状态的精密仪器,处处透着德国人的细致劲儿。

先聊聊它的 “管理天团”,分工明确到让人惊叹。联邦卫生部(BMG)是 “大管家”,专门管全国疫苗的统一采购和供应统筹,还得定好谁先接种的优先级;州政府(Länder)负责 “落地执行”,建接种中心、搞本地预约系统,确保疫苗能精准送到各个角落;最核心的 “技术大脑” 是疫苗接种指导委员会(STIKO),不仅要研究每种疫苗的适配人群和接种时机,还得收集接种数据、发布技术指南,相当于给全国疫苗接种定 “教科书”;医师协会(KVs)管本地医生的接种服务和费用结算,药师协会(ABDA)则给药店接种划规矩、出质量手册。这套从联邦到地方、从专业建议到落地服务的闭环,让疫苗管理几乎找不到 “漏洞”。


德国整个疫苗相关体系及有关部门的相互作用

资金方面 “不用百姓愁”,主打一个 “全民医保托底”。法定健康保险(SHI)覆盖了 89% 的德国人,STIKO 推荐的所有疫苗费用,医保基本全报,像26 岁以下年轻人打 HPV 疫苗,出国旅行需要的黄热病、霍乱等旅行疫苗,BARMER 这样的公立保险也能 100% 报销。

除此之外,联邦预算会砸在疫苗研发、采购和基础设施上,欧盟的 COVAX、CEPI 等国际合作项目能拉来外部支持,私营企业还会给研发提供补助。普通人接种常规疫苗几乎不用掏腰包,这种 “福利感” 让大家对接种的抵触情绪少了很多。

疫苗覆盖上,德国走的是 “全生命周期守护” 路线,STIKO 把疫苗分成四类,对应不同需求:GI(基础疫苗)是必打的 “入门款”,AI(巩固疫苗)是定期补的 “加强款”,SI(标准疫苗)打一次就够,NI(可补种疫苗)专门给漏打的人补票。给娃接种的家长最省心,德国超爱用联合疫苗,比如把百白破、脊灰疫苗混在一起一针搞定,既能减少宝宝被扎针的哭闹,也省得爸妈频繁请假跑医院。儿童和青少年要打轮状病毒、MMR、水痘等基础疫苗,还得定期补白喉、破伤风的加强针;成年人每十年要打一次破伤风和百日咳加强针,1970年后出生的人如果没接种过麻疹疫苗还得补打;60岁以上老人福利更全,每年秋季的流感疫苗、一次性的肺炎球菌疫苗、两针带状疱疹疫苗,还有针对高危人群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都能走医保接种;孕妇也有专属保障,流感、百日咳和新冠基础免疫都在推荐列表里,全程有专业指导。


接种服务的便捷度和细致度,也透着德国特色。最常见的接种点是家庭医生或儿科诊所,拿着“疫苗接种卡”(Impfpass)就能预约,每次接种记录都会详细登记,一辈子都能查。2021 年之后,药店也能给成年人打流感、新冠疫苗了,药师得经过专门培训,严格按 ABDA 的操作指引来,逛个街就能顺便完成接种。企业会请职业健康医生上门给员工接种,尤其是医护、护理机构这些高危职业;医院和专科门诊负责处理特殊情况,比如 HPV、带状疱疹这类需要监护的疫苗接种;农村地区、养老院或者大型活动现场,还有移动接种团队上门服务,生怕有人因为不方便而漏种。数字化服务也很到位,联邦统一的 Impfportal 平台能预约、查接种记录,各州还有自己的专属系统,接种信息会自动同步到 RKI 的 VacMap 系统,全国接种覆盖率能实时监测,精准到每个区域。

法律层面虽不 “硬来”,但共识度很高。德国没有全国性的普遍强制接种政策,只对医护、养老机构员工这些高危职业群体,以及学龄前儿童的部分疫苗提强制要求。但健康保险是实打实的强制义务,2009 年就写进了《社会保险法》,除了高收入者能选私人保险,几乎所有人都得参保,没参保不仅要自付医疗费,还可能被罚款。这种 “保险强制 + 疫苗推荐” 的模式,靠社会共识和福利保障,撑起了高接种率。

公众信任度整体在线,但也有小波动。2020 年的调查显示,75% 的德国人更信任欧盟 / 美国疫苗,对国产和俄罗斯疫苗的接受度很低,政治倾向还会影响信任度;2024 年大家对 RSV 新疫苗的认知从 12% 涨到 46%,不确定的人少了一半。2023 年全球数据显示,德国人对新冠疫苗背后科学的信任度有 71.6%,高于对政府疫情管理的信任度,但低于对卫生当局的信任度,说明大家更认专业机构的话。不过受全球反疫苗运动影响,部分人对新疫苗或加强针变得谨慎,比如新冠加强针的接受度从 2022 年的 85.1% 降到 2023 年的 63.3%。

技术创新上,德国堪称 “欧洲疫苗研发引擎”。它已经形成了从 mRNA 到 saRNA,再到病毒载体、蛋白亚单位等多平台的技术生态,和辉瑞合作的新冠疫苗 Comirnaty 是全球首批获批的 mRNA 疫苗,CureVac 的低剂量 mRNA 技术能在极低剂量下引发免疫应答,实力超硬核。还有 Fraunhofer、Max Planck 这些顶尖科研机构,在新型递送系统、创新佐剂上不断突破。这些技术不仅让德国在全球疫苗圈站稳脚跟,还能保障供应链安全,妥妥的 “技术大佬”。

总的来说,德国的疫苗体系完美诠释了 “严谨 + 福利” 的组合拳。法定医保兜底让大家 “打得起”,精密分工和数字化服务让大家 “打得方便”,前沿技术让大家 “打得安全”。虽然偶尔会受信任波动和外部运动影响,但凭借扎实的体系和创新实力,它依然是欧洲疫苗领域的 “标杆选手”。

日本:谨慎至上的疫苗体系,在稳妥与纠结中前行

作为经济排名第四的发达国家,日本的疫苗体系就像它的国民性格一样 —— 严谨到近乎保守,一边靠着完善的分级管理守住基础免疫底线,一边又因历史风波和过度谨慎,在新疫苗推广上频频 “慢半拍”。

先看它的管理层,层级分明且各司其职。厚生劳动省(MHLW)是 “总调度”,管着全国疫苗政策、预算和采购计划,还得协调地方政府和批发商,确保疫苗不脱节;国立感染症研究所(NIID)是 “安全监测员”,既要审查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上市后还得盯着不良反应,一刻不敢放松;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是 “审批官”,专门评估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没它点头,疫苗根本没法上市;地方自治体(都道府县 / 市町村)负责 “最后一公里”,管疫苗分发、冷链储存,还得组织预约和接种;另外还有个独立的疫苗事故赔偿委员会,专门判断接种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给赔偿定金额,按《疫苗事故赔偿法》办事,不偏不倚。

资金来源也是 “多路兜底”,尽量减轻民众负担。国家财政预算会砸在疫苗采购、冷链设施建设和赔偿基金上;常规疫苗的接种费用由国民健康保险全额报销,不用老百姓掏一分钱;研发专项基金专门扶持 mRNA、saRNA 这些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制药企业会自掏腰包升级生产设施,还会补充赔偿基金;地方政府会给自愿接种的疫苗贴部分钱,也会资助移动接种团队;要是进口辉瑞、莫德纳这类疫苗,还会通过国际合作渠道解决费用问题。

疫苗覆盖上,日本走的是 “分级分类” 路线,把疫苗分成常规和自愿两类。常规疫苗又分 A、B 型:A 类是为了防传染病爆发,建集体防御;B 类是为了减少个体感染风险,保护公众健康,这两类都能免费打。自愿接种的疫苗(比如部分旅行疫苗)得自己花钱,只有少数私人医保能报一点。儿童疫苗的基础覆盖很扎实,2020 年数据显示,麻疹风疹二联苗第一针覆盖率 98.5%,全程 94.7%;百白破和脊灰四联苗更夸张,第一针覆盖率 101.3%,全程 105.5%(因为有些超龄孩子也补打了)。


纳入免疫程序的相关疫苗

但短板也很明显:引入新疫苗特别谨慎,比如 HPV 疫苗,2013 年因为担心不良反应暂停主动推荐后,接种率从 70%+ 暴跌到 1% 以下,即便后来恢复,公众信任度也没完全回来;像 RSV 这类在欧美已经普及的疫苗,日本直到2024年才慢慢推广,儿童免疫覆盖的疾病种类也比美、德少一截。

接种服务的场景分得很细,按需选择就行。公共卫生中心和社区医院主要服务儿童、老人、孕妇这些定期接种的人群,费用全免;私营诊所和医院承接流感、新冠加强针、旅行疫苗这类自愿接种项目,自己花钱,部分地区有地方补贴;药店也能给成人打流感、新冠加强针,大多自付,偶尔有政府补贴的免费接种名额;医护、护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在职业健康机构接种,费用要么公费要么企业承担;学校、养老院和偏远地区会有移动接种团队上门,保障特殊人群不遗漏;学生的定期疫苗则由学校健康中心负责,全程公费。

法律层面主打 “柔性引导”,没那么多 “硬约束”。日本早就从强制接种改成了 “努力义务” 制,只有少数和学校入学、特定职业相关的疫苗(比如入学必需的百日咳、破伤风疫苗)保留强制要求,大部分疫苗全靠宣传、补贴和服务便利度吸引大家接种,就算不打也没惩罚。这种模式的好坏很分明:好处是尊重个人选择,坏处是容易受信任度影响,接种率波动大。

公众信任度是日本疫苗体系的痛点,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信医生,不信政府。2022 年的调查显示,只有 9.1% 的人信任政府的疫苗建议,而 44.1% 的人最信医护人员;2018 年更有 24.6% 的人表示对任何信息来源都没特别信任。HPV 疫苗风波对公众信任的打击至今没完全消退,2023 年的综合健康调查显示,只有 26% 的成年人觉得疫苗 “安全有效”,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不过好在日本找到了补救办法,新冠疫情期间,地方政府联合医护人员加大宣传,最终实现了约 80% 的两剂接种率,证明多渠道传播能弥补政府信任不足的短板。

总的来说,日本的疫苗体系就像在走 “平衡木”:一边用完善的分级管理、全额报销和细致服务,守住了基础免疫的基本盘;一边又因历史阴影和过度谨慎,在新疫苗推广上举步维艰。它的故事告诉我们,疫苗体系不仅需要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资金,更需要稳定的公众信任 —— 毕竟再安全的疫苗,没人愿意打,也发挥不了作用。

印度:要覆盖,先把“基础”打牢

印度作为第五大经济体,疫苗体系的关键词是: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 印度有个“全民免疫计划(UMIP)”,给所有儿童和孕妇免费打12种疫苗(比如结核、脊灰、麻疹),目标是覆盖14亿人——这难度堪比“用小推车给大部队运粮”。好在印度是“世界药房”,血清研究所(SII)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按剂量算,全球中低收入国家的疫苗,一半以上来自印度,所以有疫苗可打这事不用太愁。但挑战也肉眼可见:基层跟不上。印度农村地区太多,冷链物流不行(疫苗要低温保存,有的地方没电),基层卫生工作者也不够,只能靠“移动接种点”和“接种运动”(比如“脉冲脊髓灰质炎运动”,全国统一时间给孩子喂糖丸) 不过印度的进步也快:2017年引入了“五联苗”(一次防五种病),现在正慢慢把更多疫苗加入计划。

不过,印度作为GDP第五,自己也是有两把刷子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印度凭借其“世界药房”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疫苗外交”,并以传统医学和数字公共产品为抓手,积极引领周边抗疫合作。印度的疫苗外交打法也很直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定向援助拉近距离”,优先给周边的南亚邻国(比如尼泊尔、孟加拉国)和传统友好的非洲国家捐疫苗,既巩固了区域影响力,又赚了“负责任大国”的口碑;第二步是“合作生产绑利益”,不光给成品疫苗,还帮一些国家建疫苗生产线、转让技术,比如跟巴西、印尼合作生产新冠疫苗,让对方能自己造疫苗 —— 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比单纯捐疫苗更能拉牢长期关系。

总结:疫苗套路,就是国情的缩影

看完这五个国家的疫苗体系,你会发现:经济再强,疫苗也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

中国将钱花在刀刃上也能讲“集体保障”:用政府力量把基础疫苗铺到每一个人,花小钱办大事;

美国把钱砸在医疗上才能讲“市场自由”:疫苗种类全、接种方便,但架不住有人不信,容易“分裂”;

德国紧随其后才有底气讲“全民福利”:医保全包,还能少受罪,把“舒适”和“安全”结合得最好;

日本在医疗上选择稳健道路讲“稳妥第一”:宁慢勿错,信专业不信行政,小心总没错;

印度给的太少只能先解决基础讲“先解决有无”:用规模化生产打底,先覆盖最需要的人,再慢慢优化。

国家/地区

医疗支出占 GDP 比例(%

美国

17.4%(2022)

德国

16.6%(2022)

日本

12.1%(2022)

中国

5.7%(2022)

印度

2.9%(2022)

2022GDP 前五大经济体的医疗支出比例(%

其实疫苗这事儿,没有“最好”的体系,只有“最适配”的体系——就像中国的“一类苗强制免费”,是因为咱要给14亿人筑屏障;德国的“联合疫苗”,是因为人家医保有钱、追求效率;印度的“基础覆盖”,是因为人家先得解决14亿人的基本保护。 最后:不管哪个国家,疫苗都是“最划算的健康投资”——中国每花1块赚20块,德国医保报销不心疼,印度靠疫苗减少百万死亡,这些数据都在说:打疫苗,永远是“早打早好,越打越值”。


参考文献

1.孙宇阳,王筱叶,李歆. 国外成人疫苗接种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药学进展, 2025, 49 (05): 321-329. DOI:10.20053/j.issn1001-5094.20250040.

2.梁毅.范琳琳.美国疫苗技术规范和监管制度分析[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03(182):14-21.

3.http://www.globallawreview.org

4.Democracy at a Crossroads: How Americans View Trump’s First 100 Days in Office.Democracy at a Crossroads: How Americans View Trump’s First 100 Days in Office - PRRI

5. D’Silva C, Fullerton MM, Hu J, Rabin K and Ratzan SC (2024) A global survey to understand general vaccine trust, COVID-19 and influenza vaccine confidence. Front. Public Health 12:1406861.

6.Mohamad Yasmin, et al. Determinants of COVID-19 Vaccine Hesitanc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Three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andLebanon. Microorganisms. 2024 Jun 14;12(6):1200.

7.JIMENEZ-LUNA J,GRISONIF,WESKAMPN,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drug discovery :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J] . Expert opinion on drug discovery,2021,16 (9) : 949-959.

8.https://en.wikipedia.org/wiki/Vaccination_policy

9.Epidemiologisches Bulletin.2025.EpidemiologischesBulletin 4/2025

10.Arbeitshilfe der Bundesapothekerkammer zur Qualitätssicherung. SOP_Grippeschutzimpfung.docx

11.NationaleImpfkonferenz.nali-impfen.de/fileadmin/pdf/NIK_Berichtsbaende/NIK_Berichtsband_2024.pdf

12.Lazarus, J.V., White, T.M., Wyka, K. et al. Influence of COVID-19 on trust in routine immunization, health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pandemic preparedness in 23 countries in 2023. Nat Med 30, 1559–1563 (2024).

13.BundesberichtForschungundInnovation2024. https://dserver.bundestag.de/btd/20/115/2011560.pdf

14.MARKETSGERMANY|Focus. https://www.gtai.de/resource/blob/1793418/047213d68cbf178f36c6d43dd7d924dd/GTAI_MG_02_24.pdf

15.https://immunizationdata.who.int/global/wiise-detail-page/vaccination-schedule-for-country_name?DISEASECODE=&TARGETPOP_GENERAL

16.Shuhei Nomura,et al. Complex Landscape of Vaccine Hesitancy in Japan: A Public Health Challenge.Misinformation, Disinformation, and Vaccine Hesitancy in the Asia Pacific.May 2024

17.U.S. health expenditure as GDP share 1960-2023| Statista

18.Health expenditure in relation to GDP. HEALTH AT A GLANCE 2023 © OECD 2023.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火星撞地球,15万乌军增援波城,谁能笑到最后?

火星撞地球,15万乌军增援波城,谁能笑到最后?

史政先锋
2025-11-11 19:11:35
持有大量现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持有大量现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请辩
2025-11-11 14:32:04
长沙不雅视频再升级!曾医生铺垫截图流出,网友哭诉自家不和谐了

长沙不雅视频再升级!曾医生铺垫截图流出,网友哭诉自家不和谐了

火山诗话
2025-11-11 09:07:42
全运男篮第一合同没了!周琦600万包含夺冠奖金 最低目标为第三名

全运男篮第一合同没了!周琦600万包含夺冠奖金 最低目标为第三名

狼叔评论
2025-11-11 20:14:04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深度报
2025-11-11 21:42:52
全运会乒乓球!4强名单诞生,国乒核心爆冷出局,王曼昱对手出炉

全运会乒乓球!4强名单诞生,国乒核心爆冷出局,王曼昱对手出炉

知轩体育
2025-11-12 00:17:02
刘道玉逝世:民间哀思如潮,体制内媒体为何却保持沉默?

刘道玉逝世:民间哀思如潮,体制内媒体为何却保持沉默?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2 02:24:35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0 22:51:59
男子抢劫杀害51岁足浴女技师,被执行死刑

男子抢劫杀害51岁足浴女技师,被执行死刑

现代快报
2025-11-11 15:00:07
如何一步步找到孩子的天赋和擅长的事(非常详细版)

如何一步步找到孩子的天赋和擅长的事(非常详细版)

大J小D
2025-11-11 08:23:27
独行侠老板杜蒙致信球迷:你们有理由要求成功,请继续为球队加油

独行侠老板杜蒙致信球迷:你们有理由要求成功,请继续为球队加油

懂球帝
2025-11-12 01:58:23
毒株变了,传染性更强!专家提醒:这类冬季高发病马上要冲高

毒株变了,传染性更强!专家提醒:这类冬季高发病马上要冲高

新民晚报
2025-11-11 15:35:48
湖人多重视里夫斯?已拒超过20份报价:只愿用他交易约基奇或字母

湖人多重视里夫斯?已拒超过20份报价:只愿用他交易约基奇或字母

罗说NBA
2025-11-12 09:03:19
广东职工会员可申领千元学历提升补贴 计划补贴2万人

广东职工会员可申领千元学历提升补贴 计划补贴2万人

中工网
2025-11-12 09:00:01
全运会乒乓球:第1块金牌出炉!头号种子4:1夺冠,成功登上领奖台

全运会乒乓球:第1块金牌出炉!头号种子4:1夺冠,成功登上领奖台

国乒二三事
2025-11-12 06:59:34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涉厅级领导职务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涉厅级领导职务

鲁中晨报
2025-11-12 09:15:04
全国各地医保亏损,新乡限制医保报销额度,统筹日支付限额50元!

全国各地医保亏损,新乡限制医保报销额度,统筹日支付限额50元!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7:00:06
鸽武缘恢复带货并公开道歉,谴责扇耳光比赛暴力:以后再不会参与

鸽武缘恢复带货并公开道歉,谴责扇耳光比赛暴力:以后再不会参与

杨华评论
2025-11-12 01:54:55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界面新闻
2025-11-11 22:44:34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9 22:05:23
2025-11-12 09:56:49
疫苗圈 incentive-icons
疫苗圈
科普专业疫苗知识!
3034文章数 46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房产
游戏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教育观察:选择医学专业前,很多人不知道的行业秘密!

手机要闻

刚买荣耀400就后悔?500系列突然曝光,骁龙8至尊版+潜望镜头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99%中国玩家没听说过 超大体量硬核年度独游神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