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爷今年60岁,最近家里餐桌上多了一道“回忆杀”,用猪油拌饭。一大勺白花花的猪油,菜汤一拌,他总说比小时候还香。邻里间流传着一句话:“猪油拌饭长寿又滋补,比什么精制油都强!”这让张大爷越吃越有底气。
可两个月后,体检报告却让张大爷傻了眼:胆固醇、血脂都涨了,医生叹气:“你这猪油吃得太多了!”偏偏这不是个案,随着“传统美食回潮”,猪油销量最近几年不断攀升。
大家都在追求“香口味”,可这种流行背后,是否真的健康?猪油,真的是“天然补药”,还是健康陷阱?尤其是中老年人,应该怎样科学看待和选择食用油?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猪油热”的真相,尤其是第2个危害,很多人并不清楚。
![]()
猪油中的脂肪含量高达98%,其中饱和脂肪酸占比近40%,其余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少量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人觉得,自家炼的猪油没有添加剂、更“纯天然”,是不是更适合日常食用?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反复提醒:猪油并不比植物油安全。根据《2019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如猪油),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水平,提高心血管风险。
美国心脏病学会一项针对约12万人、长达2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长期偏爱动物油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比主要用植物油的人高出近18.7%。
那么问题来了,长期食用猪油,到底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具体影响?医生总结出3个现实危害,尤其值得中老年人关注。
![]()
升高血脂、加速血管硬化。
猪油富含饱和脂肪,难以消化代谢,容易在血管壁形成斑块。临床数据显示,每日烹调用猪油超过20克,2个月后血胆固醇平均上升12.6%,随之而来的便是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风险大增。
损害肝脏、诱发脂肪肝。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总控台”,摄入过多动物油,肝细胞来不及处理,脂肪堆积,容易形成脂肪肝。有研究表明,仅用猪油烹饪的饮食,3个月后脂肪肝检出率提升到21.5%,是以植物油为主人群的2倍以上。
增加慢性炎症与糖尿病风险。
高饱和脂肪酸饮食会激活体内慢性炎症通路,提升胰岛素抵抗。南京医科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摄入高比例猪油的人群,血糖波动幅度更大,糖尿病发病风险高出13.2%。
![]()
那么,是不是“猪油一口都不能沾”?其实,健康关键在于比例和次数。适当吃一点不会立刻出问题,但长期以猪油为主,尤其中老年人、血脂偏高、慢性疾病患者,风险明显增加。
专业建议如下:
多用植物油:首选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单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既能满足烹饪需要,又利于心血管健康。
少用动物油及调和油:每周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10克,尽量避免高温反复炸、煎。
注意总油量控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食用油25-30克,包括所有烹调用油在内。
适当搭配,提高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果、全谷物和豆制品有助于代谢脂肪、控制血脂。
![]()
体检随访,动态调整:定期检测血脂、肝功能等指标,如果有异常,需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特殊人群尤其注意:如老人、有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者,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根据个体情况定制饮食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