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4日讯 为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连日来,济南高新区城市管理部以“立足实际、巩固提升、全域推广”为主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全链条体系,让垃圾分类成为美丽乡村的“新时尚”,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济南高新区临港街道张越家村分类房建设前后现状图片)
“家门口的便利”:投放点位“颜值”与“功能”双提升
清晨的临港街道张越家村,村民王大爷提着两袋生活垃圾走向村口的新生活垃圾分类房说:“以前扔垃圾得走半里路,现在出门拐个弯就到,干净又方便!”这处刚投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房,修建在方便村民投放和车辆收运的道路旁,内部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分类投放口,切实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2025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城市管理部按照市城管局下达的全区“撤桶并点”和新建垃圾分类房(亭)任务要求,在全区62个村中,全年需撤除点位30处,现已完成25处;计划新建改建垃圾分类亭15处、新建垃圾分类房7处,现已改建完成垃圾分类亭15处,新建完成垃圾分类房4处。让村民告别了昔日由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桶组成的简易投放环境,辖区农村地区人居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济南高新区临港街道四风闸村分类房建设前后现状图片)
“全链条闭环”:分类收运改善人居环境显实效
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环节,高新区城市管理部按照市城管局工作要求强化分类收集运输能力建设,已在农村地区牵头构建起“日产日清+闭环管理+资源回收”的立体收运网络。
通过规范收运线路和频次,目前已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实现“专车专运、日产日清”,每天清晨,厨余垃圾收运车和其他垃圾收运车准时穿梭在各村,从源头杜绝混装混运现象。“以前垃圾车一来,啥都往里倒,现在不同垃圾不同车,村里空气都清新多了。”临港街道四风闸村村民李大姐笑着说。
针对有害垃圾收集与运输,实行“农户暂存、定点回收、专业清运”的闭环管理模式,村民在家中将有害垃圾进行安全暂存,在每月固定的“有害垃圾收集周”,各村村民将废电池、过期药品等打包送到指定点位进行统一回收,村里还设置了固定的有害垃圾收集桶,方便居民随时交投。生活垃圾收运单位每月对有害垃圾集中清运一次,统一运输至市级有害垃圾暂存点,最终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全程可追溯的闭环管理。
可回收物收集则采用“村民分类收集、村级集中暂存、企业流动回收”模式,实现资源化回收利用。每月联合属地单位开展可回收物回收进村居志愿服务活动,村民积极将纸箱、塑料瓶等可回收物送到村内“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点,工作人员按市场价进行结算并当场发放现金或生活用品。“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卖废品兑换现金,上个月兑了35块钱,既能清洁家园,又能赚零花钱,大家积极性可高了!”遥墙街道冯家庄村村民赵大哥说道。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源头减量,更让村民真切感受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惠”。
济南高新区城市管理部将持续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全链条体系建设,扎实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共同构建村净、景美、人和的人居生活环境,让生活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擦亮乡村振兴的“绿色名片”。
闪电新闻记者 段嘉琪 通讯员 李玉燕 李京尧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