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杨俊 王鹏 文/图)秦岭腹地,万物共生。作为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日前,记者从商洛市丹凤县获悉,今年以来,该县持续发力,以“宣、护、救、查、制”五字诀为抓手,构建起一张立体、高效、严密的野生动物保护网络,为守护秦岭的绿水青山与生物多样性筑起坚实屏障。
![]()
全域宣传,织密“意识网”
保护始于认知。丹凤县深知,提升全民保护意识是治本之策。为此,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域宣传行动在全县铺开。从6.5万余份图文并茂的《野生动物保护告知书》到410余条醒目的宣传横幅,从540余条广为传播的短视频到30余场深入群众的“院落会”,保护理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心。同时,对860家市场主体进行暗访,签订752份《不非法经营承诺书》,并设立举报电话与奖励资金,有效激发了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营造了“人人都是保护者”的浓厚氛围。
科学管护,织密“栖息网”
家园安,则生灵安。丹凤县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作为核心任务,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通过设立192亩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仿生修复区,安装20套语音报警提示系统,并配备25台红外相机进行动态监测,科技手段为野生动物安全“站岗放哨”。在重点区域,192块各类标识牌清晰指引、警示,构建起一道无形的保护屏障。专业监测队伍的组建,更是让巡护工作实现了常态化与精细化,确保了野生动物能在一个安全、宁静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精准救助,织密“保障网”
当野生动物遭遇困境,及时有效的救助是生命的关键。丹凤县在棣花镇、龙驹街道办设立了两处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配备专业兽医与救助工具,成功救助了包括大鲵、白鹭、猫头鹰在内的22只(个)重点保护动物。不仅如此,该县还创新性地引入保险机制,筹资25万元购买总保额400万元的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已为492起致害事件理赔12.71万元,既保护了野生动物,也化解了群众的损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铁腕执法,织密“法治网”
法律是保护野生动物最锋利的武器。丹凤县林业、公安、市监、网信等部门重拳出击,联合开展“清风行动”等系列专项整治。通过“清网清套”“市场风暴”“网络清源”“道路查缉”等凌厉攻势,检查重点场所1040处,查处行政案件3起、刑事案件6起,收缴并放飞野生鸟类7只。这一系列行动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有力斩断了“捕、运、售、购”的黑色利益链条,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长效机制,织密“责任网”
保护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效机制保驾护航。丹凤县通过制定《总林长令发布制度》《举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了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将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各镇办及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压实了各级责任。护林员与村组干部对重点区域的常态化巡查,更是将保护责任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确保了保护工作制度化、长效化。
从意识提升到家园守护,从生命救援到法治利剑,再到责任落实,丹凤县正以一套系统化的“组合拳”,精心呵护着秦岭的每一个生灵,描绘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