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023年12月14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方城县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共建“中国烩面之乡”战略合作协议,向方城县颁授“中国烩面之乡”匾牌。
2023年12月19日晚间,宴渠烩面公众号发布了《郑州市烩面企业致社会各界的一封公开信》。该信由郑州市4家烩面企业联合发起,信中称,烩面的起源与成名地均在郑州,在郑州市以外不存在能够获得“中国烩面之乡”称号的地域,并呼吁相关行业协会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
网上:民国时期长葛厨师郭子兴在黄河岸边花园口附近,烩面就是郭子兴此时传到郑州的说法儿。实际上,郭子兴应该是郭聚兴。
还有一种说法:河南烩面源自原阳县,还写上了唐太宗李世民与河南烩面的关系。其实,应该是原阳县与郑州花园口,一个在黄河以南,一个在黄河以北,有渡口通过船家往来交流,烩面最先传到了原阳县。
究竟河南烩面源自哪里?
“烩”:读音“huì”,一种古老的烹饪方法。把食材和调料放入锅中,加一定量的水用温火煮熟,最后勾芡。烩面是河南人特有的“老少皆宜,人见人爱”的一种美食。大凡到过河南的人,如果不吃上一碗烩面,那将是此行最大的遗憾。在某种程度上,“河南烩面”成为河南美食的代名词。
其实,河南烩面最初来源于烩饼。烩饼是河南濮阳的一道传统美食,历史悠久,烹饪简单,风味独特,色香味俱全。
可烹、可煎、可闷、可炒、可熘、可煮、可烩,品类繁多,吃法迥异,常见的有素烩饼、肉丝烩饼、番茄蛋烩饼等,烩饼可加入豆腐、豆芽、青菜、萝卜、鸡蛋、肉丝等,别有风味,各具特色。从烩饼到烩面的前世今生,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的祖爷爷郭聚兴,曾任民国时期濮阳县法警队队长。1938年2月初,侵华日军沿平大公路南侵,向濮阳县城发起攻击。濮阳县法警队(有80杆枪)队长郭聚兴带领80多个队员和爱国青年100多人组织起来坚守城垣,浴血拼杀,然终因寡不敌众,于2月9日濮阳陷落。我的祖爷爷郭聚兴连夜率残部转移,行前给大家分了一部分银元,又把父母、老婆、孩子托付给乡邻。他带领一部分坚决抗日的年轻人,连夜从东明过黄河,南下郑县(郑州)继续抗日。到郑县后,在黄河岸边经营一个小饭店“得胜渡”或“德生渡”(音)。于是,一面经营民间小吃,靠卖胡辣汤、油条和烩饼为抗日军人提供饭食,一面街头表演武术宣传抗日(濮阳县武术宗师郭凯就是在这个时期出名的)。这个时期,日军飞机经常空袭郑县,当时我的祖爷爷郭聚兴带的有一位厨师赵荣光,专门负责烙饼。一天,赵师傅烙的饼坯还没有上鏊子,空袭来了,就去躲飞机。空袭过后,抗日军人要奔赴战场,我的祖爷爷郭聚兴想让抗日队伍吃一碗烩饼再上战场,可是饼还没有烙,都是生面坯子,怎么办?我的祖爷爷郭聚兴就让赵师傅把剩下的面饼坯拉一拉直接下锅,加点羊肉汤烩熟出锅。就这样把面坯直接烩过的面也很好吃,这样做出的面别有一番风味。送走了抗日部队,我的祖爷爷郭聚兴和赵师傅又反复尝试,直接用面坯拉长下锅煮熟,让更多人尝试,结果大家都认为好吃。这样就不用生火烙成饼,切成饼丝或饼片,再做成烩饼。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工序,省工省料,又好吃。赵师傅便问这个作面的方法叫什么?我的祖爷爷郭聚兴思考了片刻,说就叫“烩面”吧!赵师傅没文化,郭聚兴让赵师傅反复操作,他把主食、配料、改良方法、操作步骤一一记录下来。烩面中加了大块清炖牛、羊肉,还有的加入萝卜、粉条、海带丝等,吃起来大快朵颐,鲜香过瘾。烩面汤汁,使用清炖的牛、羊棒骨作为高汤,洁白如乳,馨香四溢,再撒上一些香菜或香葱,点缀其间,色彩艳丽,更加鲜美爽口,酣畅淋漓。从此,烩面就成了郑州风靡一时的风味美食。
解放后,我的祖爷爷郭聚兴回到老家濮阳县城(留在郑州的几个伙计在公私合营时入股成立后来的合记烩面),被政府部门审查,由于在法警队队长没有残害百姓,抗战有功并保护了中共濮阳县地下党组织(证明人:濮阳名医王冠英)有功。(事情是这样的:濮阳县法警队队长郭聚兴接到上级通知,晚上有行动,抓捕包括王冠英在内的五个人。郭聚兴接到通知后,自己想了想:王冠英是濮阳县县城的名医,如果把他抓起来了,谁给老百姓看病啊?于是,我的祖爷爷郭聚兴把他的亲戚,也是他的三小舅子叫过来,安排他换上便装,去给王冠英诊所送个信儿,就说晚上有行动。结果晚上的抓捕行动一个也没有抓到,抓捕的五个人是中共濮阳县地下党委人员)。这也是我的祖爷爷最骄傲和自豪的,他也经给我们讲,是他的一个善念才有了我们这一家人家。政府安排工作,被他婉拒了。后来,我的祖爷爷郭聚兴膝下抚养了1个儿子、5个孙子、包括我10个重孙子,人丁兴旺,枝繁叶茂。我的祖爷爷郭聚兴经常给我讲:“做人要心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没事就卖饭,民以食为天有饭碗”。我的祖爷爷郭聚兴直到临终前,才把烩面制作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并把他记录的烩面配料、方法、操作步骤,交给了长重孙子郭大生。河南宁陵县郭姓同族郭军听说后,寻根问祖,拜入郭家同门,重学郭记正宗烩面,先后在郑州、邯郸开店,食客纷至,经营爆火。
赓续文脉,薪火相承。为了满足世界各地的美食家和芸芸众生的口味需求,郭军把河南烩面引进到京城,在继承中光大,在创新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正亲切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馨香——河南烩面,爱你没商量!
作者简介:郭大生,男,汉族,生于1968年9月-,河南省濮阳县人,曾用名郭彦生,字齐平,号北郭之生、龙鄉濮人。
郑州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土、贵州省酒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民间球王赛事、民间车神赛事、民间之声体育赛事创始人。
龙渊阁联合创始阁主,贵州齐平酒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中国“见贤思齐 平易近民”“齐平家庭县城文化”的首倡者、中国民间酱香白酒品类、品牌矩阵的开创者、中国刮脸技艺专委会联合创始人。
一头热、富润世、万物众享等品牌创始人,河南烩面郭记第四代传承人,北郭之生-天下茅酒第一锅传承人。
曾任世界500强国有金融分支机构高管20余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