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们单位就那么大,谁的事儿都藏不住。
又好像谁的事儿都没人真的往心里去。
有些人的事,看透不说透,有些人的事,谁也看不透!
我最先注意到我们单位的李姐和老张。
![]()
我们是哈尔滨,民企。
李姐三十出头,长得周正,说话细声细气,笑起来眼角有俩浅浅的梨涡。
属于我们单位的熟女。
很有魅力的那种。
她老公是搞工程的,常年扎在南方工地上,一年到头回不来两回。
按理说,年轻媳妇独守空房,难免娇气些,可李姐偏不。
她婆婆住老城区,腿脚不利索。
李姐每天下班先绕去婆婆家,买菜做饭,擦桌扫地,伺候老太太洗漱完才回自己家。
有回老太太感冒发烧,李姐守了两宿没合眼。
第二天,李姐顶着黑眼圈照样早到单位打卡。
手里还拎着给婆婆熬的小米粥,用保温桶裹得严严实实。
我们单位都夸她孝敬,是个好媳妇。
后来她大姑子,就是婆婆家老大,带着孩子从农村来城里看病,直接住进了李姐家。
那大姑子也是实在,进了门跟在自己家一样,冰箱里的水果随便吃,衣柜里的衣服随手翻,李姐半点不恼,还天天变着花样给孩子做辅食。
“也就是李姐,换旁人早翻脸了。”
办公室张姐每次提起都竖大拇指,“真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她老公这辈子值了。”
说真的,李姐真是个好女人,我媳妇都做不到。
老张也是我们单位的。
比李姐大两岁,浓眉大眼,说话嗓门亮,一看就是踏实肯干的主儿。
老张是个老实人,在我们单位,谁有事他都伸手。
他媳妇在邻市的教育行业任职,俩月才回一次家,聚少离多。
可老张不一样,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给媳妇打视频。
镜头怼得近,脸都快贴屏幕上了。
比我们年轻人都腻歪。
“媳妇,今天单位食堂吃的红烧肉,我给你留了块儿,冻冰箱了,你回来吃。”
“刚加完班,现在往家走呢,路上没喝酒,放心。”
“家里的花浇了,鱼喂了,你那盆多肉我给挪阳台晒太阳了。”
声音大得整个办公室都能听见,大家都笑他 “妻管严”。
实则大多数人是打心底里佩服他。
“老张这才叫好男人,媳妇不在身边,心半点没歪。”
男同事们喝酒时总拿他当榜样,“现在这样的不多了。”
李姐和老张都很努力。
他俩都是单位的 “拼命三娘”“拼命三郎”。
每天早上七点半,准能在办公室看见他俩。
李姐擦桌子,老张烧开水;晚上八点,办公楼里基本空了,就他俩办公室还亮着灯,一个写材料,一个做报表。
年底评先进,两人年年稳拿。
领导开会总说:“大家都要向李姐和老张学习,爱岗敬业,家庭和睦,这才是咱们单位的标杆!”
同事们也私下都议论:“这俩人啊,早晚得被提拔,不出两年,至少是个部门主任。”
我听着,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我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我发现了好多,让我……
第一次起疑心,是单位年底聚餐,在郊区的一个生态园,吃自助餐。
大家闹哄哄地取菜,我端着盘子往烧烤区走,正好看见李姐站在烤炉旁,背对着人群,跟师傅低声说:“师傅,再来三串大羊腰子,要烤得焦一点,少放辣椒。”
我愣了下,李姐平时不吃这些,说太油腻。
正想着,就看见她端着那三串羊腰子,趁人不注意,快步走到老张桌前,偷偷的,轻轻放在他盘子里。
老张抬头冲她笑了笑,没说话,拿起一串就啃,嘴角油光锃亮。
我绕到他们斜对面坐下,假装没看见。
旁边的小王凑过来,指着老张盘子里的羊腰子说:“老张可以啊,还吃这个补身体。”
我随口说:“那是李姐给他点的。”
小王撇撇嘴:“嗨,这有啥,他俩天天一起加班,互相……”
我没接话,低头扒拉盘子里的菜。
心里却犯嘀咕。
第二次,是单位春季运动会。
老张报了 1000 米,跑完冲过终点线,累得直喘,扶着膝盖蹲在地上。
李姐赶紧跑过去,递水递毛巾,忙前忙后。
回办公室的时候,大家都累得瘫在椅子上。
李姐的水杯放在她办公桌和老张办公桌中间的窗台上,粉色的,带个小熊图案,很显眼。
她起身去洗手间,路过窗台时,顺手把水杯往老张那边挪了挪,大概挪了有半尺远,动作自然得像呼吸一样。
也就两分钟,老张从外面进来,满头大汗,径直走到窗台前,拿起那只粉色水杯,拧开盖子就仰着脖子喝,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杯。
我正好抬头喝水,看得一清二楚。
他放下杯子,抹了把嘴,才发现我在看他。
他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声音故意提得很高:“哎哟,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把李姐的水喝了!瞧我这脑子,累糊涂了!”
话音刚落,李姐从洗手间回来,看见水杯在老张手里,脸微微一红,随即装作生气的样子,伸手去抢:“你这人怎么回事!我刚接的水,你倒好,一口喝大半!”
“不好意思,回头我给你买瓶新的!” 老张笑着把水杯递给她。
李姐拿着水杯,嗔了他一眼,转身就去了洗手间,说是要刷杯子。
我瞅着她的背影,又瞅了瞅老张,老张正低头翻文件,耳朵尖有点红。
我拉了拉旁边的小李,压低声音说:“你没觉得他俩有点不对劲吗?”
小李一脸茫然:“啥不对劲?喝错水而已,多大点事,他俩天天一起加班,熟得跟兄妹似的,这很正常啊。”
“正常吗?” 我指了指洗手间的方向,“李姐至于特意去刷杯子吗?就喝错一口水。”
小李撇了撇嘴:“你想多了吧,李姐那人爱干净,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李姐对她婆婆那么好,老张天天给媳妇打视频,他俩能有啥事儿?三观正得很,不可能胡来。”
我笑了笑,没再说话。
有些事,多说无益,自己心里清楚就行。
第三次,是冬天。
我们北方的冬天冷得刺骨,办公室暖气足,可休息区的沙发因为靠窗,还是有点凉。
那天下午,没啥急事,李姐先去了休息区。
坐在靠窗的那张灰色沙发上,捧着个热水袋,看手机。
我路过的时候,她冲我笑了笑,我也点了点头。
她坐了大概有十分钟,接了个电话,是她婆婆打来的,说家里的暖气不热了。
她赶紧起身,拿起外套就往外走,边走边说:“妈,你别着急,我现在就过去看看。”
她刚走没两分钟,老张就从办公室出来了。
休息区一共有四张沙发,三张空着,就靠窗那张刚有人坐过。
他偏偏径直走过去,一屁股坐在李姐刚坐过的位置上,还顺手摸了摸坐垫,冲我这边喊:“哎,你过来坐啊。”
我走过去,坐在他对面的蓝色沙发上。
他拍了拍自己屁股底下的坐垫,笑着说:“你别说,李姐刚坐过,这儿还有余温呢,比别的地方暖和。”
我看着他,他脸上笑得坦荡,好像只是随口一说。
我笑了笑,没说话,拿起桌上的杂志翻着。
那余温,恐怕不只是沙发上的吧。
回家,我和媳妇说,媳妇说我是个变态!
我也不辩解了。
她们根本看不透!
日子就这么过着,大家依旧夸李姐贤惠,赞老张顾家,说他俩是单位的 “黄金搭档”。
我依旧没说话,只是默默看着。
转折点,出在老张媳妇王姐回来的时候。
王姐之前一直在邻市挂职。
年底终于调回来了。
大家都替老张高兴,说这下好了,夫妻团聚,再也不用两地分居了。
王姐性子爽朗,回来没几天,就请我们单位的人去她家吃饭,也算是庆祝自己调回来。
王姐之前和我们很熟那种。
之前,她经常来我们单位。
通知到李姐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说:“不太好吧,打扰你们一家三口团聚。”
王姐拉着她的手说:“李姐,你跟老张天天一起加班,跟一家人似的,必须来!”
盛情难却,李姐最终还是去了。
那天晚上,老张家里很热闹。
大家带了水果和啤酒,王姐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老张在旁边打下手。
夫妻俩有说有笑,看着确实恩爱。
李姐坐在沙发上,显得有些局促,手里捏着抱枕,不太说话,别人跟她搭话,她也只是敷衍地笑一笑。
当时,我特意观察她。
李姐似乎也察觉到,我注意她。
她显得更为局促,坐立不安的那种。
老张家里养了条泰迪,叫 “豆豆”。
平时都是老张照顾,看见我们一群陌生人,疯了似地大叫,扑来扑去,谁拉都没用。
可奇怪的是,它跑到李姐面前,突然不叫了。
先是围着李姐的腿转了两圈,然后猛地一蹿,扑到她怀里,用脑袋蹭她的脸,舌头像个小螺旋桨似的,疯狂地舔她的下巴和嘴角,没完没了。
李姐被它舔得笑出声,之后,熟悉的伸手抱着它,轻轻拍它的背:“豆豆真乖,真乖。”
我一愣。
因为,来之前,我们谁也没有来过老张家。
更没有谁知道,这个狗狗叫豆豆。
我凝视着李姐。
李姐用余光看着我,明显不自然,然后耳根通红。
很明显,这时候她在想一个策略,来解释她为啥知道,豆豆的名字。
此时,大家都在忙着。
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也就是说,李姐假如把我蒙混过关了,她这事就躲过去了。
但,她也知道我不是吃素的。
因为,多多少少在单位,她听说过我总在质疑她。
我……我……有一次,老张领着他家狗在宠物医院看病,刚好被我碰到!
李姐小声和我解释。
我苦笑一下,姐,不用和我解释。
她脸彻底涨红了。
特别的难看。
或许,她也知道,自己解释是多余的。
简直是掩耳盗铃。
她也只好作罢,不挣扎了。
更狗血的是,豆豆好像跟她特别亲,赖在她怀里不肯走,尾巴摇得像拨浪鼓。
甚至,狗狗赖赖唧唧的,躺在李姐的怀里撒欢。
就和几个月没见面的主人一样。
狗狗的那种亲昵感,只有和主人才会有。
因为,我也养过狗。
此时,我注意到,王姐端着菜从厨房出来,正好看见这一幕。
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手里的盘子差点没端稳。
她站在原地,盯着李姐怀里的豆豆,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黑得像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