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又拿了两座诺奖,中国年砸万亿科研费,为何还在陪跑?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今年10月,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先生和北川进先生,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化学奖。这已经是本世纪日本拿下的第22个自然科学类诺奖了,几乎平均每年一个。

而中国本土科学家,除了2015年屠呦呦先生那个载入史册的荣誉,至今依然孤零零地只有一座奖杯。这差距到底在哪儿?诺奖评选真的公平吗?



日本的诺奖,其实是在"吃老本"

咱们先把时间往回拨,会发现一个现象,这些年拿诺奖的日本科学家,研究成果基本都是二三十年前做出来的。坂口志文关于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北川进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也是1990年代就开始搞了。

说白了,日本现在收获的果子,是上世纪70到90年代种下的种子。那时候日本经济腾飞,政府大把砸钱搞基础研究,企业和高校配合得也紧密。2001年日本政府还专门出了个《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喊出"50年拿30个诺奖"的口号。当时不少人觉得这是吹牛,现在看来人家是真有底气。



但这里要注意一点,日本科学家自己可不怎么买政府计划的账。坂口志文直言,培育优秀科研人才,关键有二:其一,赋予研究者自由探索真正趣题之空间;其二,社会需给予深度研究以长期且稳定之支持。话里话外说得很明白,诺奖不是靠计划"计划"出来的,是靠整个科研生态养出来的。



在日本当上助理教授,基本就是铁饭碗,科研自由度极高,几十年不出成果也没人催你。科研人员收入跟拿多少经费没关系,全看工龄职称,这样有限的钱自然就流向最需要的人。更关键的是,当科学家虽然发不了财,但能过上体面生活,这种确定性吸引了大批真心热爱研究的人。

中国的科研投入,为啥还没开花?

再看咱们这边,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总量达到3.63万亿元,是日本的3.5倍,投入强度也达到2.69%,已经超过欧盟水平。按理说这钱砸下去,不该没动静啊?



问题就出在钱花在哪儿了,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只有6.88%,虽然比2020年涨了不少,但跟日本的12%、美国的17%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咱们的钱更多投在了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上,占比超过80%。

这其实很好理解,从两弹一星到高铁5G,中国这几十年优先解决的是"卡脖子"技术和产业需求。东莞的散裂中子源、各种大科学装置建起来了,但更多是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这些应用领域服务的。这种"先解决温饱,再搞阳春白雪"的路子,短期内很难催生诺奖那种纯理论突破。



话说回来,诺奖本身就有个时间差,从研究成果发表到获奖,平均要等16年。中国大规模投基础研究是2010年之后的事,这批种子还在地里发芽呢,哪能这么快就开花?屠呦呦先生的青蒿素研究1970年代就完成了,熬到2015年才拿奖,这中间隔了四十多年。

诺奖评选,真有那么客观吗?

这就得聊聊诺奖评选的"潜规则"了,评审委员会成员基本都来自欧美高校,提名渠道也主要在西方学术圈里转悠。他们偏爱理论研究,对实验技术和应用成果不太感冒。



就比如大家熟知的爱因斯坦,拿诺奖靠的是光电效应,不是相对论。而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养活了几亿人,按说贡献够大了吧?但诺奖就是不认,理由是这属于应用技术,不够"基础"。

近些年美国学者在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占比一直超过50%,而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奖数还是个位数。这里面当然有科研实力的差距,但说完全没有地缘政治因素,谁信啊?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神经网络研究,被批评是"硬把计算机科学塞进物理学框架来维持西方优势"。



日本能频繁拿奖,除了科研实力,也跟他们在国际学术圈的"人脉"有关。日本通过理化学研究所这些平台搞国际合作,还积极让本国学者去顶级期刊当编辑,慢慢就融入了西方主导的科研共同体。

中国虽然在《自然》《科学》上发论文数量排第二,但高被引论文占比还是低于美国,在国际学术组织里担任要职的人也不多,这种"硬实力强、软实力弱"大大影响了中国科研成果的国际认可度。



咱们到底该怎么看诺奖?

诺奖的局限性其实越来越明显了,现在很多突破性研究,都需要几百人的大团队协作,比如核聚变、人工智能,但诺奖规则限定最多三人分享,这就很尴尬。再加上和平奖、文学奖这些年越来越政治化,整个诺奖体系的公信力都在下滑。

中国完全没必要把诺奖当成唯一标尺,墨子号卫星实现了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华为鸿蒙打破了移动操作系统垄断,宁德时代的锂电池占全球市场份额37%。这些成就的实际价值,哪是一个诺奖能衡量的?



当然,想在基础研究上真正追上来,先得正视差距,还得把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比拉到 15% 以上,评价体系也得跟着改,高风险项目要给 10 年以上的稳定支持,别总把论文数量当唯一标尺。

还得主动搭平台,多办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牵头发起大科学计划,把全球顶尖人才都吸引过来一起攻关。AI、基因编辑这些前沿赛道,更要牵头制定全球标准,靠负责任的创新,挣得实打实的行业尊重。



日本的经验值得学习,但也别忘了,日本在AI领域已经明显落后中美,基础研究投入再多,如果跟产业脱节,照样没戏。中国的路子应该是"应用反哺基础",两条腿走路。

说到底,科研就像种竹子,前四年只能长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每天能长30厘米。你不能因为没看到破土而出,就否定地下的生长。

中国在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这些领域已经开始领跑了,等到这些成果真正开花结果的时候,诺奖在不在那儿,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3!亚马尔独造2球,巴萨逃过绝杀+欧冠爆冷,4轮7分跌出晋级区

3:3!亚马尔独造2球,巴萨逃过绝杀+欧冠爆冷,4轮7分跌出晋级区

阿超他的体育圈
2025-11-06 06:09:11
37岁李易峰现状!又胖又秃颜值崩塌,性需求太大,女朋友控制不住

37岁李易峰现状!又胖又秃颜值崩塌,性需求太大,女朋友控制不住

八星人
2025-11-03 14:53:00
文晏回应争奖!直言不认识白百何否认沪圈投资,白百何再次内涵

文晏回应争奖!直言不认识白百何否认沪圈投资,白百何再次内涵

萌神木木
2025-11-05 22:51:26
同学聚会每人出9800元,我没去,隔天警察上门:昨夜你同学出事了

同学聚会每人出9800元,我没去,隔天警察上门:昨夜你同学出事了

红豆讲堂
2025-11-05 16:50:03
杨瀚森方回应近期争议:不存在暴饮暴食,食谱都是由队内专门制订,杨瀚森很珍惜征战NBA的机会

杨瀚森方回应近期争议:不存在暴饮暴食,食谱都是由队内专门制订,杨瀚森很珍惜征战NBA的机会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9:38:05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08:13
美财长称中国是“不可靠的伙伴”,外交部:中国对美政策保持稳定性

美财长称中国是“不可靠的伙伴”,外交部:中国对美政策保持稳定性

澎湃新闻
2025-11-05 15:18:30
上海地铁“霸腿”老人身份曝光!有网友自称是邻居,爆料更多内幕

上海地铁“霸腿”老人身份曝光!有网友自称是邻居,爆料更多内幕

不写散文诗
2025-11-06 00:01:13
龚正会见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

龚正会见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

澎湃新闻
2025-11-05 21:42:28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观察鉴娱
2025-11-04 09:35:35
果敢四大家族残害中国人14年,因一神秘女子失踪遭同盟军清剿

果敢四大家族残害中国人14年,因一神秘女子失踪遭同盟军清剿

真实故事汇
2024-10-05 11:35:24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待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待

博览历史
2025-10-27 08:20:12
少年被打放狠话“等我20岁杀你全家”,五年后男子除夕将仇家灭门

少年被打放狠话“等我20岁杀你全家”,五年后男子除夕将仇家灭门

易玄
2025-11-05 07:01:40
坏消息,勇士队库里在战胜太阳队后立即被宣布缺席打国王队的比赛

坏消息,勇士队库里在战胜太阳队后立即被宣布缺席打国王队的比赛

好火子
2025-11-05 23:52:39
黄金税改让整个实物黄金市场进入到了一种极度恐慌的状态

黄金税改让整个实物黄金市场进入到了一种极度恐慌的状态

流苏晚晴
2025-11-05 18:15:33
她是我见过且认为在整个东亚最漂亮的女人

她是我见过且认为在整个东亚最漂亮的女人

小椰的奶奶
2025-11-03 14:38:30
英国抢走了中国5块土地,只收复了香港,哪4块还没有收回?

英国抢走了中国5块土地,只收复了香港,哪4块还没有收回?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10:03
当下的经济下行什么时候会复苏?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当下的经济下行什么时候会复苏?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流苏晚晴
2025-09-27 17:48:01
北京团结湖街道帮“猛火炒饭”开档口 “地摊厨神”告别东躲西藏

北京团结湖街道帮“猛火炒饭”开档口 “地摊厨神”告别东躲西藏

新浪财经
2025-11-05 00:55:46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05 22:35:21
2025-11-06 07:40:49
百科密码 incentive-icons
百科密码
专注趣味科普人文百科。
2662文章数 55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数码
旅游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战地6》PC玩家改文件禁用跨平台:手柄辅助瞄准太狠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旅游要闻

外媒:中国“深蓝梦想”科考推动科普研学旅游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