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琼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在棉纺厂上班,收入刚够一家四口过日子。她上面有个姐姐三岁,从小就得帮着分担点家务。1989年,父亲突发心脏病走了,那年她才15岁,家里一下子没了主心骨,母亲一个人拉扯两个闺女,日子紧巴巴的。
为了减轻负担,方琼没继续读高中,直接上了本地幼师中专,打算毕业后去幼儿园教书养家。
中专毕业后,她试着考河北省话剧学院,文化课分数卡住了,没过关。
![]()
这没让她灰心,同学看她有文艺细胞,建议去当兵。
她和父亲生前聊过当兵的事儿,就抱着试试的心态报了1992年的征兵。没想到还真录了,进了文艺兵队伍,干了四年,退伍前还拿了个三等功。
1996年退伍,她直接投身河北电视台招聘,那会儿她没啥主持经验,也不是科班出身,中专学历在应聘者里不算亮眼。
![]()
可她凭着普通话扎实和从部队带出的稳重,顺利进了门。
从底层做起,每天琢磨台本,练发音,慢慢适应了这个行当。
1999年5月,她开始主持河北台的《激情久久》,这是她第一次正式上镜,节目走娱乐路线,观众反馈不错。
![]()
可那时候她已经29岁,家里催婚声浪大,她本想先把工作干好再说。
低学历没挡住她起步,相反,它逼着她多下功夫,多学多练。
转眼2003年,方琼通过母亲安排,和河北广播电视台的杨阳见了面。
![]()
杨阳比她大8岁,那会儿是副台长,两人初次接触本是相亲,可因为工作关系,聊着聊着就绕到公事儿上,感觉不太对路。她起初没当回事儿,以为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杨阳主动追了上来,先是工作上指点她台本修改,帮她提升专业水平。
私下里也关心她的生活起居,坚持了几个月,她渐渐接受了。
![]()
两人性格互补,一个稳重内敛,一个活泼外向,2003年就领了证,次年2004年生下儿子杨浩森。
婚后生活分工明确,杨阳全包家务,从做饭到洗衣拖地,一手抓。
方琼就专注工作和带孩子,从不沾厨房的事儿。
![]()
结婚20年,这模式没变过,杨阳退休后还照旧掌勺,方琼偶尔帮把手,但大头还是他扛。
儿子长大后,也学着父亲分担点家事,三口人其乐融融。
结婚没多久,方琼就向杨阳提了进修中国传媒大学的事儿,他二话不说支持。
![]()
新婚那年她就去了北京,边学边工作,2004年起接手央视的《选择》和《童言无忌》,这两个节目走亲子路线,她主持风格亲和,很快就圈粉,当年还拿了CCTV青少年中心先进个人。
这只是开端,接下来几年,她主持了《加油!少年派》,帮孩子们圆梦;《超市大赢家》,带观众逛超市学生活技巧;《三星智力快车》,主持智力竞赛,逻辑清晰;还有《家政女皇》,教大家家务小窍门。
这些节目大多实用接地气,贴近老百姓生活,她从中专起步,却成了央视名嘴,2008年登上央视挂历,还捧回金话筒奖和首届十佳电视主持人。
![]()
事业高峰期,她和杨阳分居两地,北京河北来回跑,杨阳周末带儿子去探班,支持她闯荡。2009年,她和尼格买提搭档《全家总动员》,节目互动强,收视高。
2010年后,她继续深耕生活类栏目,获奖不断。可她没飘起来,总记得根在基层。
2013年获最佳生活类主持人,那会儿儿子上学,她抽时间陪孩子,杨阳在家稳后方。
![]()
如今方琼51岁,选择半隐退,把更多精力放家庭,偶尔接点活动。
低学历不是包袱,反成动力;嫁领导不是靠关系,是真本事加缘分;家务分工不是懒,是高效互助。
这套组合拳,打出了属于她的平衡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