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进展!中国管理层回归,安世半导体之争暂停!
汇集半导体行业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11月3日消息,围绕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跨国拉锯战迎来大和解。根据3日欧洲时间中午最新达成的《中欧稀土与半导体供应链临时协调纪要》,这场牵动全球半导体神经的危机已获关键性缓解。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对峙,围绕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跨国拉锯战迎来大和解。
![]()
根据最新达成的《中欧稀土与半导体供应链临时协调纪要》,这场牵动全球半导体神经的危机已获关键性缓解。特别是在人事任命和资产复位方面,安世半导体中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中国管理层回归 资产“解冻”
本次协议最直接的成果,是荷兰方面做出了关键让步,放弃了此前备受争议的“联合管理层”改组计划。作为交换,中方同意了“分阶段解冻产能”的路径。
特别是被安世半导体停职的前首席执行官张学政将于11月7日前官复原职,其荷兰总部的核心资产及对华业务授权也将在11月13日前获得解禁。这为安世恢复正常运营扫清了最大障碍。
中方产能也将释放,中方将同步梳理东莞工厂的积压订单,并为汽车芯片等紧缺品类开辟“72小时快速审批通道”,此举将迅速缓解下游汽车等产业的“缺芯”之痛。毕竟,安世位于中国广东东莞的封测工厂是其规模最大的封测厂,承担了安世半导体全球约70%的封装任务。而且,每年中国生产的安世芯片超500亿颗,占其全球供应主力。
欧盟承诺“不跟风”
欧盟承诺约束成员国,避免出台类似的针对性投资限制,这为中资企业在欧洲的运营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预期。战略解读:从博弈到共存的务实一步这一结果并非单方面的胜利,而是一次典型的战略妥协。对荷兰及欧盟而言,确保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避免本土汽车产业因芯片断供而停摆,是其核心利益。对中国而言,保住安世这一重要的海外半导体桥头堡,并使其技术、产能和全球网络继续为我所用,同样至关重要。欧盟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将其评价为“维护供应链稳定的务实一步”,此言精准地揭示了双方的本质诉求——在无法彻底“脱钩”的现实下,寻求可控的共存与合作。
战略解读:从博弈到共存的务实一步
这一结果并非单方面的胜利,而是一次典型的战略妥协。
对荷兰及欧盟而言,确保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避免本土汽车产业因芯片断供而停摆,是其核心利益。
对中国而言,保住安世这一重要的海外半导体桥头堡,并使其技术、产能和全球网络继续为我所用,同样至关重要。
欧盟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将其评价为“维护供应链稳定的务实一步”,此言精准地揭示了双方的本质诉求——在无法彻底“脱钩”的现实下,寻求可控的共存与合作。
暂时的休战与长期的博弈
尽管持续一个多月的安世危机暂告段落,但值得警醒的是,此次事件已然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地缘政治化的一个鲜明注脚。
这份《纪要》为行业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但核心技术的竞争与供应链主导权的博弈远未结束。
这场博弈的本质,从来不是一家企业的控制权之争,而是全球产业链主导权的重新洗牌,也揭开了大国博弈下产业链主导权争夺的核心逻辑。
在全球化时代,谁掌握核心产能、谁拥有完善的供应链、谁能保证稳定供应,谁才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来 源 | 印科技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半导体封测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后道工序,涵盖封装与测试两大环节。封装是将芯片固定、互连并保护,形成便于使用的器件,方式多样,如引脚式、球栅阵列等,能增强芯片稳定性与散热性。测试则对封装后的芯片进行功能、性能检测,筛选出合格产品,确保质量。封测技术不断发展,向着高密度、小型化、低成本迈进。先进的封测工艺能提升芯片集成度与运行效率,对半导体产业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电子产品性能与可靠性,是连接芯片设计与应用的桥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