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也是我国工业领域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行业。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了解到,近年来,有色金属企业积极探索数智化转型路径,在采矿、冶炼、加工、管理等领域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介绍,在采矿领域,有色企业推动高效开采与绿色生产,数智化技术颠覆传统开采模式,实现安全、效率与环保的多重提升。中国五矿、金川集团、江西铜业等企业积极部署“5G+物联网”系统,实现矿用卡车自动驾驶和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开采效率大幅提升;中国恩菲、中国瑞林、矿冶科技集团等科研设计院所为行业提供了地下金属矿智能采掘技术解决方案,采矿、破碎等作业可实现地面远程遥控或自主作业,凿岩、出矿环节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50%以上,有轨运输环节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90%以上,大幅降低井下安全风险,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我国深部矿产资源智能、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冶炼领域,行业数智化转型推动了工艺控制精度和能源效率的持续提高。中铝集团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共同推出的有色金属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坤安”,为电解铝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持。遵义铝业、云南铝业等企业率先应用该大模型,通过AI算法实时调整电解槽参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中国恩菲、中国瑞林、中铝数为、沈阳铝镁院、贵阳铝镁院等企业从技术研发、平台构建、工程数字化设计等多个维度,为有色金属冶金领域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节能减排以及数智化转型贡献力量。
在加工领域,有色企业推动精益生产与柔性制造,通过数据穿透生产全要素、算法优化资源配置、系统固化精益规则,推动加工环节从粗放式规模生产向精细化价值生产转型。宝钛集团建成宽幅热轧生产线智能化可视化工厂,通过设备物联网与MES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精准调度。
在企业管理领域,数智化技术打破了“信息孤岛”的限制,推动了管理模式向更高层次的升级。一体化ERP系统使得生产、销售、财务数据实现了实时联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打通了供应链数据,提高了原材料库存周转率,大幅降低了供应链成本。
陈学森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色金属行业有38家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0多家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7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2家有色企业入选2025年度国家级卓越智能工厂(第一批)名单,4家企业入选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37个工厂入选5G工厂名录,为行业数智化转型起到了带头示范效应。(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蒋菡)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