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生态治理绘就宕昌“水净村美民富”新画卷

0
分享至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治学 王晓勇 韩明

  青山逶迤,绿水泛波。秋日的宕昌县,一面面山坡层林尽染,一道道梯田层叠如画,河水清波荡漾,村庄整洁如新。这块红色圣地、羌韵佳境、康养福地正以一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革命”,打造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绘就了一幅“水净、村美、民富”的崭新画卷。

  近年来,宕昌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创新构建“防治护”一体化体系,探索“水保+”多元融合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

  分区施策防治 筑牢生态屏障

  面对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现实,宕昌县打破单点治理模式,依据地形地貌特征,将项目区科学划分为预防保护、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三大区域,实施“分区施策、系统治理”。

  在哈达铺镇牛家河流域,规划实施中药材核心产区耕地保护项目,总投资930万元,覆盖下哈竜、各苏、吉家湾、大卦4个村,保护流域内耕地面积1610公顷。项目分三年实施,2025年投资180万元,新建固沟护地谷坊7座,沟坡植物防护6.7公顷。项目工程既保护耕地资源,稳定了粮食生产,又保障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城关镇官鹅沟瓦舍坪、立界、鹿仁村,一道道新建的谷坊和清淤疏浚等工程,增强了河道行洪能力,防止了水土流失,有效恢复了流域生态功能,更极大提升了景区的河湖流域整体风貌,对景区内各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理川镇汪布沟流域、两河口镇大峪沟流域,生态护岸与拦沙坎静静守护河道安澜。

  理川镇汪布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营造坡面水保林54.6公顷,沟岸和道路防护林1.85公顷,实施封育保护183公顷。主沟道修建固床坎3道,主沟及重要支沟修建谷坊16座。新建田间道路108米,修复田间道路3处共400米,实施沟道护岸478米,修复水毁道路45米。项目总投资512万元。

  “拦洪坎建好后,泥石流再没发生过,减少了上游沟道洪水对农田的冲刷。营造水保林调节了区域气候,庄稼地和村庄都安全了。”站在治理一新的沟道旁,理川镇汪布村村民孙策感慨不已。2023年以来,宕昌县实施水保项目7项,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4.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2.34%,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区域融合治理 激活绿色动能

  治理水土不是终点,让绿水青山变成富民增收的“幸福靠山”才是关键。宕昌县创新推出“水保+”产业模式,将流域治理与中药材种植、特色旅游、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城关镇鹿仁村,小流域治理不仅净化了水质、修复了生态,还为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1平方公里,蓄水保土能力明显增强,丰富了景区功能。”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克勤指着新修的堤路和滚河坝说,“环境好了,游客多了,乡亲们吃上了‘生态饭’。”

  走进何家堡乡河口村,在缸沟河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设现场,一道道滚水坝平铺河滩,笔直的护岸河堤上“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巨幅宣传画耀眼明目,依次错落有致的水面和形态各异的小瀑布,构成了河湖美景。

  缸沟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是宕昌县今年“水保+”融合发展重点项目。项目以“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和谐”为主线,治河疏水,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最大限度促进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河畅景美,为小流域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以优化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新建生态护岸河堤1315米,滚水坝14座,固床坎1座,疏浚清淤1.4万方。综合治理区营造水土保持乔木林和经济林11.8公顷,实施封禁管护2380公顷。通过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三道防线,建设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生态旅游型小流域。

  何家堡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璧合告诉笔者:“通过系统治理,缸沟河流域不仅生态环境变好了,防汛抗洪能力也大幅提升,为后续发展乡村文旅创造了良好条件。”

  缸沟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现了两岸河口、缸沟两村的融合发展,河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顺才高兴地说,“河道治理为我村增添了一道景观,丰富了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内涵,成为新的打卡地,将吸引更多的游客。”

  庙下村大峪沟堤防维修加固工程是一项护村防洪惠民工程,新建堤防145米,新建固床坝7座,市水保总站帮扶新建便民桥一座,改善了村庄环境和交通条件。

  “水保工程项目方便群众出行,有效提高河道防洪能力,补齐村庄建设短板,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两河口镇庙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豆玉桥说。

  智慧管护赋能 提升管护能级

  在总结水保治理成效的同时,宕昌县也清醒认识到长效管护、资金投入、科技支撑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县水保站站长韩永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智慧水保建设,运用无人机巡查、远程监测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管护效率和质量,同时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治理成果可持续、效益长效化。

  如今,宕昌县依托“水保+中药材”“水保+旅游”等模式,建成一大批高标准农田和生态旅游廊道,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不仅筑牢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水保+’产业融合的发展新路径,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惠民增收的金山银山。积极探索‘水保+’多元融合发展路径,努力使小流域治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保护水源和环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生态质量,提升生活质量,努力建设一批生态文明、宜居宜游的水美乡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宕昌实践贡献‘水保力量’。”韩永强说。

  从防治水土流失到促进产业融合,从改善村容村貌到推动乡村振兴,宕昌县以“水保+”为笔,以山河为卷,书写着生态富民的生动实践。如今的宕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通讯员频道 incentive-icons
通讯员频道
每日甘肃网通讯员频道
8928文章数 7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