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7年陈昌浩自尽后,徐向前嘱托工作人员:他的悼词需我亲自审阅

0
分享至

1967年那个寒冷的冬日,当徐向前元帅听到陈昌浩自杀的消息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竟然当场失声痛哭。

他立即把身边的工作人员叫到跟前,说出了那句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话:"他的悼词必须由我亲自审阅,一个字都不能马虎。"

要知道,那个年代写悼词可是件极其敏感的政治任务,稍有不慎就会惹来大麻烦。

徐向前为什么要冒这个险?这两个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1931年的鄂豫皖根据地,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合并重组,成立了后来赫赫有名的红四军。

徐向前那年30岁,陈昌浩才25岁,一个负责打仗,一个管政治工作,年纪都不大却要扛起整支部队的重担。

徐向前这人话不多,打仗有一套,行军打仗总能找到敌人的软肋。

陈昌浩就不一样了,这小伙子能说会道,搞政治动员那是一把好手,战士们都爱听他讲话。

两个人的配合一开始还真挺默契。

徐向前琢磨战术的时候,陈昌浩就负责把部队的思想工作做好,保证大家拧成一股绳。

军事会议上,徐向前说打哪儿,陈昌浩就研究怎么让战士们明白为什么要打。

这种搭档模式在那个年代其实挺常见,军长管打仗,政委管人心,各司其职。

1931年底到1932年初这段时间,红四军打了几场漂亮仗。

黄安战役打下来,国民党守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整个县城都解放了。

接着商潢战役又是大胜,缴获的枪支弹药堆得像小山。

部队从几千人迅速扩充到上万人,根据地也越来越大。

那时候的徐向前和陈昌浩,走到哪儿都被人称赞,说他们是天生的黄金搭档。

红四方面军的名头就是在这个时期打出来的。

徐向前指挥作战稳扎稳打,从不冒进,每次打仗前都要摸清楚敌情。

陈昌浩在政治工作上也确实有本事,能把复杂的革命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新兵老兵都服他。

部队扩编得快,战斗力却没掉下来,这在当时的红军各部中算是不容易的事。

1936年对红四方面军来说是个分水岭。

部队改编成西路军,奉命西渡黄河去开辟新根据地。

这个决定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徐向前心里其实不太赞成,他觉得部队刚经过长征,需要休整,这时候再深入河西走廊风险太大。

陈昌浩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他认为这是中央的战略部署,必须坚决执行。

两个人的分歧从那时候开始显现。



徐向前看重的是实际战场形势,他知道河西走廊那地方地形复杂,敌人又是骑兵为主的马家军,红军步兵吃亏。

陈昌浩更看重政治纪律,他觉得既然中央有命令,就要无条件服从。

这种思维差异在后来的战斗中越来越明显。

西路军渡过黄河后,遭遇的困难比预想的严重得多。

马家军的骑兵来去如风,红军根本追不上,想跑也跑不掉。

河西走廊人烟稀少,补给跟不上,战士们经常饿着肚子打仗。

徐向前多次建议改变行军路线,甚至提出要往回撤,陈昌浩都没同意,他坚持要按照原定计划继续西进。



那段时间部队损失惨重。

一场场硬仗打下来,两万多人的队伍越打越少,弹药消耗光了,粮食也断了。

战士们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穿着单衣作战,冻死饿死的不在少数。

徐向前眼看着自己手下的兵一个个倒下,心里那个急啊,跟陈昌浩的争执也越来越激烈。

西路军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个结果对徐向前和陈昌浩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两万多人的队伍打到最后只剩下四百多人突围出来,其他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这场失败在红军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沉重的一页,也彻底改变了这两个人的命运轨迹。

中央很快做出决定,把徐向前和陈昌浩都调离了前线。

徐向前被安排去延安,虽然也受到了批评,但毕竟还是个军事干部,组织上对他的使用没有太大改变。

陈昌浩的处境就完全不同了,作为政委,他要为这场失败承担更大的政治责任。

1937年,陈昌浩被派往苏联,名义上是学习,实际上是让他离开国内的政治中心。

这一去就是十多年,他在苏联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顺。

那时候苏联内部也在搞政治运动,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干部都受到牵连,陈昌浩也没能幸免,被批斗,被审查,精神压力大得不行。

徐向前在延安倒是逐渐恢复了地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后来又负责组建其他部队,继续在军事岗位上发光发热。

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的部队打了不少胜仗,在山西一带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为十大元帅之一,官至中央军委副主席。

1952年,陈昌浩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他以为苦日子熬到头了,没想到迎接他的是更加艰难的处境。

组织上给他安排的工作是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这个职位听起来还可以,实际上就是个没什么实权的闲职。

陈昌浩心里明白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

那些年他一直在编译马列著作,翻译各种理论文章,做的都是些案头工作。

他也想过为西路军的失败辩白,想说清楚当年的决策过程,但在那个政治环境下,这些话根本没人愿意听。

西路军失败的责任已经定性了,翻案是不可能的。

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封闭。

以前的老战友见到他都是客客气气的,却少有人愿意跟他深入交流。

有些人是怕惹麻烦,有些人是真的觉得他该为那场失败负责。

陈昌浩能感觉到周围人的疏远,这种孤独感比在苏联受批斗还要难受。

徐向前偶尔会想起这个老搭档,他知道陈昌浩过得不容易。



两个人见过几次面,场面都挺尴尬的。

徐向前想帮他说几句话,但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毕竟西路军那段历史太复杂了,牵扯的人太多,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整个国家陷入了疯狂。

红卫兵到处抓"走资派",批判"反革命分子",陈昌浩这样有"历史问题"的人自然成了重点目标。

他被揪出来批斗,戴高帽,游街,各种侮辱性的手段都用上了。



那些红卫兵根本不了解历史真相,只知道陈昌浩是西路军的政委,西路军失败了,所以他就是罪人。

批斗会上,陈昌浩被逼着承认自己是叛徒,是特务,说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他想解释,想说清楚当年的情况,换来的只是更猛烈的拳打脚踢。

陈昌浩的身体和精神都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已经60多岁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家里也被抄了好几次,所有的书籍资料都被烧掉,连妻子和孩子都受到牵连。

他看不到任何希望,觉得自己就像是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1967年7月的一个深夜,陈昌浩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留下了一封遗书,里面写着对党的忠诚,对革命事业的不悔,也写着对西路军失败的愧疚。

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红军高级将领,就这样在绝望中离开了人世。

徐向前听到陈昌浩自杀的消息是在几天之后。

当时他正在开会,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个噩耗。

徐向前看完后整个人都僵住了,会也开不下去了,直接回了办公室。

他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哭了很久。

身边的工作人员从来没见过这位老帅这样失态过,都不敢进去打扰。

徐向前想起了当年在鄂豫皖根据地并肩作战的日子,想起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政委,想起了西路军失败时两个人的争吵。

他心里清楚,陈昌浩是个刚直的人,也是个倔强的人,走到这一步实在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徐向前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

他把工作人员叫进来,郑重其事地说:"陈昌浩同志的悼词,必须由我亲自审阅。"

工作人员都吓了一跳,那个年代为"自杀分子"写悼词本身就是政治禁忌,元帅还要亲自过问,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徐向前态度很坚决。

他说陈昌浩是他的老战友,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政委,无论如何不能让他死得不明不白。

悼词里要写清楚他为革命做出的贡献,要写他在鄂豫皖根据地的战绩,要写他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悼词最后还是写出来了,尽管篇幅不长,措辞也很谨慎,但至少给了陈昌浩一个基本的评价。

徐向前逐字逐句地审阅,改了好几遍,确保每一个字都准确恰当。

他知道自己这么做会有风险,但他必须这么做,这是对老战友最后的尊重。

陈昌浩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西路军失败的真相都没有被完全揭开。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量历史档案的解密,人们才逐渐了解到当年决策的复杂性。



西路军的失败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个人,那是当时整体战略判断失误和客观条件制约共同造成的结果。

徐向前晚年专门写了回忆录,用了很大篇幅来讲西路军的历史。

他为陈昌浩说了很多公道话,指出当年的决策不是陈昌浩个人能决定的,他只是执行者。

西路军战士们的英勇牺牲应该被铭记,而不是被当作政治包袱。

1980年,中央正式为西路军平反,承认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陈昌浩也得到了重新评价,组织上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恢复了他的名誉。

可惜这一切来得太晚了,陈昌浩已经含冤去世十多年了。



徐向前一直活到1990年才去世,享年89岁。

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每当有人提起陈昌浩,他都会叹口气,说这是个好同志,只是命运太不公平了。

两个曾经的黄金搭档,一个成了元帅,一个却在批斗中自尽,这种反差让徐向前始终心存愧疚。

陈昌浩和徐向前的故事说到底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革命年代里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在政治风暴中显得那么脆弱。

徐向前为陈昌浩审阅悼词这件事,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巨大的勇气。



这不仅是对老战友的怀念,更是对那段被扭曲历史的一次无声抗议。

历史最终还了陈昌浩一个清白,但他已经看不到了,这或许是最大的遗憾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水浒传》骗了我们几百年:宋江征方腊?他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水浒传》骗了我们几百年:宋江征方腊?他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长风文史
2025-11-10 14:38:16
我83年入伍,探亲看到打骂过我的班长在卖菜,我的态度家人不理解

我83年入伍,探亲看到打骂过我的班长在卖菜,我的态度家人不理解

伊河生活
2025-11-10 05:29:29
突然涨价50%!国际巨头,股价已暴涨超565%!这一市场,或有大变化

突然涨价50%!国际巨头,股价已暴涨超565%!这一市场,或有大变化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07:42:24
朱元璋为啥不愿传位给朱棣?史学家:其实谁都可以,唯独朱棣不行

朱元璋为啥不愿传位给朱棣?史学家:其实谁都可以,唯独朱棣不行

掠影后有感
2025-11-10 08:02:51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全球首销!华为新机官宣:11月11日,正式发售!

全球首销!华为新机官宣:11月11日,正式发售!

科技堡垒
2025-11-10 12:29:02
资本大撤退,英雄联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资本大撤退,英雄联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圈内师老师
2025-11-10 18:07:03
中苏分裂,苏联不打中国,压根不是因为怕了!真实原因令人胆寒!

中苏分裂,苏联不打中国,压根不是因为怕了!真实原因令人胆寒!

扶苏聊历史
2025-10-31 16:13:23
中国人玩阳谋多牛?中储粮以一敌四,戏耍国际四大粮食商!

中国人玩阳谋多牛?中储粮以一敌四,戏耍国际四大粮食商!

遇见洞见
2025-11-10 20:20:03
库兹娃:莱巴拒绝合影让人肃然起敬,她代表别国对俄球迷是种伤害

库兹娃:莱巴拒绝合影让人肃然起敬,她代表别国对俄球迷是种伤害

网球之家
2025-11-10 22:36:47
朱婷带领河南女排三连胜晋级八强!天津虽赢球,但李盈莹崩溃大哭

朱婷带领河南女排三连胜晋级八强!天津虽赢球,但李盈莹崩溃大哭

金毛爱女排
2025-11-11 08:55:15
健身美女这肌肉练得好,白T恤搭瑜伽裤的组合太完美,低调又高级

健身美女这肌肉练得好,白T恤搭瑜伽裤的组合太完美,低调又高级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0 14:56:00
常揉此穴,一辈子远离心梗!没事记得揉一揉

常揉此穴,一辈子远离心梗!没事记得揉一揉

神奇故事
2025-11-04 22:03:24
征求意见中!四川拟在29县(市)试点扩权赋能改革

征求意见中!四川拟在29县(市)试点扩权赋能改革

掌上金牛
2025-11-10 19:03:04
“光刻机之父”林本坚:中国现有设备能造出5nm芯片,美国已承认

“光刻机之父”林本坚:中国现有设备能造出5nm芯片,美国已承认

趣文说娱
2025-11-08 17:14:30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差评XPIN
2025-11-11 00:11:38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梁晓声:中国富豪家庭92%将子女送往英美私校,既规避教育内卷...

清风拂心
2025-09-14 13:15:08
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表演,让台湾省民意代表王定宇,彻底闭嘴!

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表演,让台湾省民意代表王定宇,彻底闭嘴!

好贤观史记
2025-11-11 08:36:01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7 12:39:22
2025-11-11 09:59:00
阿鄖田间生活
阿鄖田间生活
关注我,每天为你带来科技生活小趣事。
1356文章数 2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在白宫会晤 特朗普晒合影表态

头条要闻

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在白宫会晤 特朗普晒合影表态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巴菲特谢幕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科技要闻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今年冬天最经典的4双鞋,年年穿都好看!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