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刚结束会晤又翻脸,美财长威胁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外交部硬气回应

外交部回应美财长威胁对华加征关税

0
分享至

11月3日,距离中美元首在吉隆坡会晤仅过去了不到一周的时间,美国再次针对稀土问题翻脸。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阻碍稀土出口,美国可能会对华加征关税。



尽管未出现 “加征 100% 关税”的明确威胁,但美方近期在稀土议题上的频繁动作,仍被外界解读为 “磋商后施压”的信号。

中美元首在吉隆坡会晤

10月底,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举行第五轮磋商,这是2025年以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经贸对话。



据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双方围绕稀土出口管制、半导体产业链协作、农产品贸易平衡三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达成“三点共识”。

一是建立稀土领域“合规贸易沟通机制”,中方承诺“对民用合规需求提供许可便利”,二是美方表示“不扩大对华半导体设备限制范围”,三是双方同意 “定期开展经贸磋商,避免分歧升级”。

此次磋商的核心目标,是为随后的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奠定经贸领域的对话基础。



美方代表团团长在磋商后接受采访时坦言:“稀土是中美产业链相互依存的关键领域,美方希望通过对话而非对抗,解决供应链安全问题。”

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双边会晤,经贸议题成为重要讨论内容。

据外交部官网发布的会晤通稿,两国元首明确“落实经贸领域共识,避免采取可能加剧紧张的措施”,并同意“推动中美经贸团队尽快落实吉隆坡磋商成果,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



此次会晤被外界视为“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的重要信号”,尤其是美方在会晤中承诺“尊重中国在战略资源领域的管制权利”,与此前的强硬态度形成明显反差。

美财长就稀土问题,威胁对华加征关税

然而会晤刚结束没几天,美国财长贝森特就称,如果中国继续阻止稀土出口,美国可能会对华加征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之所以在稀土议题上反复施压,核心原因在于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地位”,这种地位并非短期形成,而是基于数十年的产业积累。

美国并非没有稀土资源,但其产业链存在“致命短板”,缺乏精炼和深加工能力。

美方对中国稀土管制的“不满”,本质上是对“自身产业链短板”的焦虑,但事实上,中国的稀土管制并非“禁止出口”,而是“规范用途”。

中国的回应为何硬气?

面对美方在稀土议题上的反复施压,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始终保持冷静且坚定,并称美国的威胁和施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因为中国在稀土全产业链的优势,是数十年积累的结果,美国短期内无法突破,若美方真的采取增加关税等施压措施,最终受伤的将是美国自身产业。

如今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已大幅下降,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降至15%,而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却在上升,这种“依赖反转”,让美方的关税威胁彻底失效。

最后说句实在话,美方需放下“霸权思维”,合作才是唯一出路,近期美方在稀土议题上的操作,本质上是“霸权思维”的延续。



既想享受中国产业链带来的便利,又不想接受中国的合理规则,试图通过施压逼中国让步。

但时代已经变了,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今天,“谁也离不开谁”已成现实,靠施压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加剧分歧,毕竟在稀土这样的战略领域,对抗没有赢家,合作才是唯一出路。

你如何看待美方在稀土议题上的近期动作?觉得中美在该领域的合作空间有多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策前论 incentive-icons
策前论
武器之谜,一起解读
102文章数 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