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
通信产业研究中心
据《2025 IT云图-中国IT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显示,江苏省在31个省级行政区IT产业竞争力排名均位居全国前6位,其中,5G和数字经济领域表现优异,排名均位居全国第2位;算力和软件领域表现良好,排名均位居全国第3位。从IT产业竞争格局分布情况来看,江苏省凭借区域实力和区域潜力的均衡发展,在5G和软件两大领域中已成为推动中国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的战略高地。总体来说,江苏省展现出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我国IT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一、5G:筑牢数字根基,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
1.发展潜力:强化企业孵化与生态建设,战略布局激活5G发展潜能
江苏省在2024年5G产业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结果中位列全国第1,处于领先地位。江苏省在创新孵化方面表现突出,目前已拥有27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居全国第一。江苏省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项目数量达1424个,累计创建省级5G工厂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415家,南京、苏州入选国家级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全省聚焦“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并引导5G技术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渗透,南京、苏州、无锡三市入选全国首批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成为入选数量第二的省份。基础设施规划超前,2024年江苏省全年建成开通5.1万个5G基站,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4万个,排名全国第2位,提前实现各地市及县城5G轻量化(RedCap)全覆盖,建设5G-A基站2.6万座,布局5G-A网络,探索万兆下行、无源物联等工业应用场景,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企业实力:龙头引领占据价值高地,专精特新提升5G产业链实力
江苏省在2024年5G企业实力综合评价结果中位列全国第3名,5G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江苏省作为全国制造业高地,113个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5G工厂名录,入选数量蝉联省级榜首。全省5G上市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13.3%,汇聚了超过9.5%的龙头企业与9.9%的创新企业,稳居产业链价值高地。本土领军企业主导的基站光模块占据了全球核心市场份额,2024年亨通光电在国内硅光模块细分领域市占率位居第二名,天孚通信作为全省光器件领军企业,其光引擎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突出。此外,“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攻克关键电源芯片等国际技术壁垒,彰显了江苏省5G企业的硬核竞争力。
3.人才实力:院校培优夯实人才基础,以赛促学构筑5G人才高地
江苏省在2024年5G产业人才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中位列全国第2名,人才储备雄厚。2024年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提出持续加强省内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目前,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内40余所高校开设了通信工程相关专业,为5G产业持续输送专业人才。同时,南京大学通过与华为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等项目,为江苏省5G产业输送大量掌握前沿技术的优秀人才。江苏省注重以赛促学、以研促产,2024年承办中兴通讯“星匠师”5G应用挑战赛等高水平赛事,吸引全国大量优秀团队参与,有效促进人才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实施产学研协同机制以及培育省级5G工厂标杆项目,江苏省成功构建出全链条的人才供给体系,覆盖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以及场景应用等关键领域,不断夯实江苏省5G产业的人才基础,为其在5G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4.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巩固技术优势,平台建设强化5G创新引领
江苏省在2024年5G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中位列全国第3名,创新动能强劲。2024年江苏省5G领域财政研发投入规模约占全国的12.0%,5G上市企业研发投入约占全国的6.3%,5G专利申请数约占全国的12.1%,持续巩固技术产出优势。在创新平台方面,江苏省有18个国家高新区涉及软件领域,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以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为核心载体,共同构建起以国家实验室、省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创新矩阵体系。依托省内发布的《南通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二、软件:深耕自主创新,打造数字经济新支柱
1.创新能力:政策资金驱动创新突破,研发投入筑牢软件产业根基
江苏省在2024年软件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中位列全国第1,处于领先地位。江苏省着力从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两方面强化软件创新能力。一方面,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开源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升工业软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江苏省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研发投入,财政研发投入规模超4000亿元,软件企业研发投入接近千亿元。全省通过梯度培育企业主体、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创新生态等多维度措施推动软件产业的核心创新能力。为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江苏省着力优化协同发展格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充分发挥江苏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势,鼓励高校设立软件产业相关交叉学科,支持产学研合作,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
2.产业潜力:政策赋能构建产业新生态,各城引领形成软件发展格局
江苏省在2024年软件产业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结果中位列全国第2,与上年持平。江苏省多策并举,进一步扩大自身在软件产业方面的优势。全省政策环境生态持续向好,修订全国第一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产业基础为动力,2024年全省软件业务收入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位居全国第三。同时拥有南京、苏州、无锡3座软件名城,形成了“一核引领、两强支撑、多点协同”的空间格局,其中,南京作为全国首座“中国软件名城”,2024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8600亿元,位列江苏省第一、全国前列。全省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产业生态完整度位列全国第三,在工业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实现了核心软件全覆盖。强大的创新孵化能力为产业注入持续动力,新增国家级孵化器45家,位列全国第二。
3.人才水平:三维体系完善培养链条,赛教融合培育软件高端人才
江苏省在2024年软件产业人才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中位列全国第3,较上年上升一名。江苏省构建“政策+教育+实践”三维软件人才培育体系,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并完善符合软件产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政策层面,强化梯队建设,实施“数字工匠”培育计划。江苏省高校软件类信息类学科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前三,积极创新培养模式,江苏省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创新构建了“五步两化四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国产操作系统等特需人才;积极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润和软件共建国产软件与智联制造产业学院。此外,江苏省还积极组织并参与高水平软件竞赛以选拔人才,在第十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江苏省的报名队伍数、入围总决赛队伍数、获奖队伍数均居全国第一。多措并举,共同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软件人才生态链,为软件产业持续输送高质量、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4.企业实力:梯度培育增强企业实力,精准施策壮大软件产业集群
江苏省在2024年软件企业实力综合评价结果中位列全国第5,与上年持平。江苏省软件企业数量名列全国第2位,形成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领域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核心软件全覆盖的产业格局。江苏省出台多项举措满足企业向新需求,增强企业实力,通过建立“宣传、评估、诊断、规划、实施”的企业评估流程,靶向制定培优育强方案,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工程”、高新技术企业“新锐行动”、创新型领军企业“先锋计划”,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软件企业精准施策,持续壮大软件产业集群。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赛迪顾问”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
微信号:ccidconsulting
![]()
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
如果获得转载授权,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转载的出处,不修改文章的标题、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以免曲解原文意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