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一个天天“跳水”的市场,我有点麻了。
半个月前我发的挂牌价、成交价数据观察,现在又全变了。
可以对照这篇文章,翻翻最新的挂牌价、成交价,注意还要观察带看情况,多翻数据就全懂了。
《上海楼市,阴跌转向“急跌”》。
现在的上海楼市,我总结了4个字:
泥沙俱下。
管你好板块还是差板块,管你好房子还是差房子,一起向下。
01
所有的分析,都输给了情绪。
这是最无奈的,也是我断更10天的原因。
很多人在聊数据,在聊基本面,我也聊过,但不适用现在的市场。
现在价格的下行已经不是由各种市场数据决定,而是由最着急的那个房东决定。
你挂10万,隔壁挂9万5;
他挂9万5,新来的挂9万;
等到你想挂8万5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人挂8万了……
![]()
长宁天山的仁恒河滨花园,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倒不是恶意砸盘,而是人性的恐慌在定价。
现在这种恐慌有点传染迹象。
从老破小传到次新,从郊区传到市区,从普通住宅传到标杆次新。
如今的二手市场,已经跌穿了技术面,进入到了信心面的负循环。
这不是政策能解决的,这是人性。
当所有人包括卖房的房东,都认为房价会跌的时候,房价就真的会跌:
这就是预期的自我实现。
二手房可以看上面的文章,自己也可以翻翻感兴趣的板块房价数据,不展开了。
新房这边也不乐观,现在大批的市区新房,都要靠中介渠道和自媒体渠道带客。
不少项目对外宣称首开日光,但网签数据却严重滞后。
中外环、外环外新房就更不用讲,有些盘开分销都带不动销量,被逼得没办法,甚至开了特价房源,前段时间桃浦新房85折都出来了。
去化压力太大了。
没办法,二手跌成这个样,新的“好房子”又太贵,大家不买账。
当上海最炙手可热的新房都需要求人买的时候,我不知道后面的解法,在哪里?
02
曾经我们信奉很多楼市真理:
什么地段决定一切;
什么品质永不贬值;
什么稀缺资源护城河。
放在现在也适用,但挺鸡肋的。
楼市上涨的时候,我们学这些是为了买到涨幅预期更高的房子。
现在谁还要学这些,多等一个月,价格就会再往下走一走。
过去我们觉得硬通货是那些核心地段的品质楼盘,现在发现,现在唯一的硬通货是现金。
房子是纸面财富,跌成这样真的不舍得兑换。
但现在手上有余粮,才是真大哥啊。
现在你在房产群说你上海有5套6套房子,没人在意。
但如果你站出来说现金有A8、A8.5,所有人都出来喊你大哥。
03
我相信现在还在看房的人,都是在等一个信号:
到“底”了没有?
毕竟谁也不想这个月买,下个月还要继续跌。
房产群里还有个投资大哥,2019年抄底了一套学区次新,2022年涨到高点的时候,涨幅有40%还多,春风得意。
2023年发现苗头不对,但隐约觉得还会救、还有救。
2024年忍不住了,卖了。
2025年嚷嚷着又跌了,卖赚了,还要买。
但最近告诉我,不买了。
我问他:你的数据分析和周期判断呢?
他说了一句话挺经典的:我发现有些板块的数据都指向可以买了,租售比拉的挺高了,学区溢价也快没有了。但就是不敢买,这个市场已经不能用数据来分析了。
不玩了,技术分析和数据分析都失效了。
现在的上海二手房市场,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理性的分析失效,感性的恐慌主导。
很多人问:什么时候是底部?
我的回答是,当你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
当所有人都停止预测底部,开始接受现实,市场才会真正见底。
现在还有人在问什么时候是底,说明还在幻想,还在等待,那这个底就没来。
真正的市场底,是没有人再关心房价的时候。
是房产中介都开始转行的时候。
是楼市群彻底安静的时候。
是你忘了自己还有套房的时候。
哈哈,有点像股市2700点、黄金270时候的感觉。
无人问津时,也许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底部。
现在嘛,就像驾车穿梭在漆黑隧道,所有人都看不到前方、看不到光亮、也看不清答案。
![]()
那就继续往前吧,别回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