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明,那个104万的大订单现在走到哪一步了?"
王总推开办公室的门,脸上带着明显的焦虑。整个销售部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我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刚刚结束的那通电话让我做出了职业生涯中最重大的决定。三年来,我从没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一个月薪只有4000块的销售专员,被逼到要为公司垫付104万的订单款。
"王总,关于这个订单..."我深吸一口气,看着他期待的眼神。
这是我入职三年来跟进的最大一笔业务,也是让我彻底看清这家公司真面目的订单。一周前财务部李会计那句"你先垫付,后续给你报销"还在耳边回响,而现在,我即将给出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
01
三年前刚入职的时候,我对这份销售工作充满期待。
月薪4000块虽然不算高,但王总在面试时承诺,只要业绩好,奖金提成不会少。我相信了,也确实拼命干了三年。
从跑腿送样品到独立跟客户谈判,从每月零单到月销售额稳定在50万以上,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同事小赵总开玩笑说:"张明,你这么拼命,迟早要升职加薪的。"
我也这么想过,直到半年前接手这个104万的大订单。
客户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陈经理在电话里说得很明确:"你们的产品质量和价格都符合要求,但这次采购金额比较大,需要你们先垫付原材料款,货到付款。"
这在行业内并不罕见,很多大客户都有这样的要求。我立刻向王总汇报,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张,这单拿下来,年终奖翻倍!"
从那时起,我开始频繁往返于客户公司,陪陈经理吃饭、谈细节、修改方案。每一个环节都不敢马虎,因为我知道这单成了,不仅是公司的大单,也是我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合同终于敲定。陈经理在签字时说:"张先生,你的专业性让我们很满意,后续还有更多合作机会。"
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02
合同签完后,真正的挑战才开始。
按照约定,我们需要先垫付104万的原材料采购款,供应商收到款项后开始生产,预计一个月交货。这笔钱对于年营业额千万级的公司来说不算什么,但流程必须走财务审批。
我把所有资料整理齐全,找到财务主管李会计:"李姐,这是104万订单的垫付申请,您看什么时候能批下来?"
李会计翻看着合同,皱着眉头说:"张明,这个金额比较大,我需要上报给财务总监审核。"
"那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客户那边催得比较紧。"我有些担心。
"正常流程是一周,但最近公司资金周转有点紧张,可能要等等。"李会计的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接下来的两周,我每天都会去财务部询问进度。李会计的回复总是"还在审核中"或者"财务总监出差了"。
陈经理开始频繁打电话催促:"张先生,咱们的货什么时候能到?我们这边生产计划都排好了。"
我只能一遍遍解释:"陈经理,我们内部流程马上就走完了,请再给我们几天时间。"
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我开始失眠,每天晚上都在想如果这单黄了怎么办。三个月的努力,无数次的出差和应酬,如果最后因为公司资金问题而泡汤,我真的不甘心。
更让我担心的是,我听说竞争对手也在接触这个客户。如果我们再拖下去,客户很可能会选择别家。
终于,在合同签订四周后的一个周五下午,李会计把我叫到财务办公室。她的表情很严肃,这让我预感到不妙。
03
"张明,我跟你直说吧。"李会计关上办公室的门,声音压得很低,"财务总监的意思是,这104万暂时批不下来。"
我感觉大脑一阵空白:"李姐,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合同都签了,客户在等货,现在说批不下来?"
"公司最近几个项目资金回笼慢,现金流比较紧张。104万不是小数目,总监担心风险。"李会计看起来也很为难。
"那怎么办?客户那边我怎么交代?"我的声音有些颤抖。
李会计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要不你先垫付?后续公司资金宽裕了再给你报销。"
我怀疑自己听错了:"李姐,您说让我垫付104万?我月薪才4000块!"
"我知道数额比较大,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你这单提成也有好几万,先垫付一下,对大家都有好处。"李会计试图说服我。
"可是我根本没有这么多钱啊!"我彻底急了。
"你可以想想办法,借一下或者贷款什么的。公司肯定会给你报销的,你还担心什么?"
我站起来,感觉整个人都要崩溃了:"李姐,您让一个月薪4000的员工去垫付104万,这合理吗?就算我把房子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钱!"
"声音小点!"李会计示意我坐下,"张明,我理解你的困难,但现在就是这个情况。你可以回去想想,实在不行就只能暂停这个项目了。"
暂停项目?三个月的努力白费,客户关系断裂,还要承担违约责任。这些后果我承担不起。
走出财务办公室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推到了绝境。整个周末我都在思考对策,借钱、贷款、找朋友帮忙,每一种方案都不现实。
月薪4000块,让我垫付104万,这不是为难,这是在开玩笑。
04
周一上午,陈经理又打来电话。
"张先生,你们的货到底什么情况?我们这边真的等不了了。如果本周内还不能确定交货时间,我们只能考虑其他供应商了。"
电话那头的语气已经明显不耐烦,我知道客户的耐心快要耗尽了。
"陈经理,请您再给我一天时间,我马上给您答复。"我硬着头皮说。
挂掉电话,我盯着桌上的合同发呆。三年的辛苦工作,就要因为这104万毁于一旦吗?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一个人——刘总。
刘总是我们的竞争对手,经营着同类产品的贸易公司。半年前我们在一个展会上认识,他给我留过名片,还说过"有合作机会可以联系"。
当时我只是客套地收下名片,没想到现在会用上。
我翻出刘总的名片,犹豫了很久才拨出电话。
"刘总您好,我是张明,我们在展会上见过面的。"
"张明?哦,我想起来了,小张你好!怎么想起联系我了?"刘总的声音很热情。
我深吸一口气:"刘总,我想跟您聊一个合作的事情,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当然有时间,什么合作?"
"电话里说不清楚,方便见个面吗?"
半小时后,我们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厅见面了。
我简单介绍了情况,当然隐去了我们公司资金紧张的细节,只说是希望寻求合作伙伴。
刘总听完后眼睛一亮:"张明,这确实是个好项目。如果你们愿意让出来,我们可以接手,而且..."他顿了顿,"我可以给你一笔中介费。"
"中介费?"
"这么大的单子,你介绍给我们,给你5万块中介费不过分吧?当然,这是私下的,不用让你们公司知道。"
我的心开始剧烈跳动。5万块,比我一年的工资还多。
"刘总,我需要考虑一下。"
"理解,这种事情确实需要慎重。不过张明,机会难得,客户现在急着要货,如果你们解决不了资金问题,我们明天就能启动。"
回到公司,我一整个下午都在纠结。把客户转给竞争对手,这算是背叛公司吗?可是公司让我垫付104万,这又算什么?
下班前,我再次去找李会计。
"李姐,垫付的事情您再考虑考虑行吗?我真的没有这个能力。"
李会计摇摇头:"张明,我也想帮你,但规定就是规定。要么你想办法垫付,要么项目暂停,没有第三个选择。"
那天晚上,我做了决定。
05
第二天早上,我给刘总打了电话。
"刘总,昨天的事情我考虑好了。"
"哦?怎么说?"
"如果您那边确实能够按时交货,我可以把这个客户介绍给您。但有一个条件,您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不能让客户失望。"
"这个你放心,我们做生意这么多年,信誉是第一位的。那中介费的事情..."
"按您说的办。"
"好!我现在就安排人去联系客户,争取今天就把合同签下来。"
挂掉电话,我感觉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上午十点,陈经理打来电话:"张先生,刚才有个刘总联系我,说是你们推荐的合作伙伴?"
"是的陈经理,因为我们这边暂时有些技术调整,刘总他们可以更快交货,产品质量也有保证。"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自然。
"那好吧,既然是你推荐的,我相信你的眼光。"
下午,刘总发来微信:"张明,合同签了!客户很满意,明天我们就安排打款生产。你的中介费今晚就转给你。"
看着微信里的转账截图,5万块到账,我的心情五味杂陈。
这笔钱来得如此容易,却让我背上了沉重的道德负担。但同时,我也为自己的机智感到一丝得意——在公司最需要我垫付104万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
客户按时收到货,满意度很高;刘总赚到了钱,还给了我中介费;我没有承担任何财务风险,还获得了意外收入。
唯一的问题是,我还没想好怎么向王总解释这件事。
直到今天上午,王总推开门问出那个问题的时候。
"张明,那个104万的大订单现在走到哪一步了?"
我看着王总期待的眼神,准备说出那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
06
"王总,订单已经完成交付了。"我尽量保持平静。
"什么?完成了?"王总眼睛瞪得老大,"那104万的垫付款是怎么解决的?李会计不是说批不下来吗?"
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都停下手头的工作,静静地听着我们的对话。我看到李会计也从财务办公室探出头来,脸上带着困惑的表情。
"是这样的王总,"我深吸一口气,"既然我们公司暂时无法垫付这笔资金,我就把这个订单转给了刘总他们公司。"
王总的表情瞬间凝固了,就像被人按了暂停键一样。整个办公室鸦雀无声,连空调的嗡嗡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你说什么?"王总的声音有些颤抖,"你把我们的客户转给了竞争对手?"
"准确地说,是把订单转过去了。客户昨天就收到货了,非常满意。"我继续说道,"陈经理还夸我们为客户着想,愿意推荐更合适的供应商。"
李会计从办公室里走出来,脸色苍白:"张明,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是104万的订单!"
"我当然知道。"我站起身来,环视了一圈办公室,"我也知道我一个月薪4000块的员工,被要求垫付104万是多么荒谬的事情。"
王总的脸涨得通红:"你这是在报复!因为公司不给你垫付,你就把客户拱手让给别人?"
"不是报复,王总。是解决问题。"我的语气依然平静,"客户需要按时收到货,我们公司又没有资金垫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找一个有能力的合作伙伴。现在客户满意,货款也收到了,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小赵在一旁小声说:"张明,你疯了吗?这样做会被开除的!"
我转向小赵:"小赵,如果公司让你垫付你两年工资的钱,你会怎么办?"
小赵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王总开始在办公室里踱步,显然是在思考这件事的严重性:"张明,你知道这个客户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这不仅仅是一个订单,这是一个长期合作的机会!"
"我知道,王总。所以我在推荐的时候特别强调,希望刘总他们能够长期为这个客户服务,维护好关系。"我顿了顿,"事实上,陈经理对新供应商非常满意,已经在洽谈下一个订单了。"
这话让王总更加愤怒:"你这是在挖我们公司的墙脚!"
"不,王总。我这是在为公司止损。"我拿出手机,打开计算器,"您算算,如果我按照李会计的要求垫付104万,万一出现任何问题,这个损失谁来承担?我一个月薪4000的员工,怎么承担得起?"
07
李会计插话道:"公司肯定会报销的,我们又不是不讲信用!"
我看向她:"李姐,那为什么不能先批款再垫付?既然公司有信用,为什么要让员工承担这个风险?"
李会计一时语塞。
王总重新坐回椅子上,看起来有些疲惫:"张明,就算你有道理,但你的做法也太极端了。你完全可以跟我商量,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王总,我跟您汇报过多次,您每次都说让我先找财务解决。财务让我个人垫付,您觉得这合理吗?"
王总沉默了。他知道让员工垫付如此巨额资金确实不合理,但作为管理者,他更关心的是公司的损失。
"那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好处?"王总突然问道,"我不相信你会白白帮竞争对手。"
我点点头:"确实有好处。刘总给了我5万块中介费。"
办公室里传出几声倒吸气的声音。5万块,相当于我一年多的工资。
"你拿了钱?!"王总猛地站起来,"这是商业贿赂!"
"不,王总,这是正当的中介服务费。"我从容地说,"我没有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没有恶意竞争,只是在公司无法履约的情况下,为客户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这在商业上完全合法合规。"
小赵忍不住说:"张明,你真的想清楚了吗?这样做的后果你承担得起吗?"
我看向小赵,又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各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公司让你用自己两年的工资去为公司垫付,而且还不能保证什么时候报销,你们会怎么选择?"
办公室里没有人回答。
我继续说:"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从来没有偷懒耍滑,业绩一直在部门前三。但是当公司需要我承担超出能力范围的责任时,我选择了保护自己,同时也保护了客户的利益。"
王总深吸一口气:"张明,你这样做,我们只能开除你了。"
"我理解,王总。"我点点头,"但在你开除我之前,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如果重新来一次,公司是否愿意先批款再执行?"
王总和李会计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答案显而易见。
08
一周后,我收到了正式的开除通知。
理由是"违反公司制度,私自转移客户资源"。我没有申辩,平静地办理了离职手续。
离开公司的那天下午,小赵偷偷给我发了个微信:"张明,你做得对。昨天李会计又让我垫付6万块货款,我直接拒绝了。"
我笑了笑回复:"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
三个月后,我用那5万块中介费做启动资金,开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第一个客户就是陈经理。他在电话里说:"张先生,我一直很欣赏你的诚信和专业。虽然换了公司,但我相信你的品格。"
第二个客户是刘总介绍的。刘总说:"张明,你当初的选择证明了你的智慧。在商场上,懂得保护自己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现在回想起那个关键时刻,我依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月薪4000让我垫付104万,这不是考验忠诚,这是道德绑架。当公司把风险转嫁给最没有承担能力的员工时,就别怪员工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保护了客户的利益,保护了自己的财务安全,也给了前公司一个深刻的教训:尊重员工,才能赢得忠诚。
一年后,我的公司已经有了8个员工,年营业额突破500万。
而我的前公司,据小赵说,王总被董事会降职了,因为那之后又丢了几个大客户。李会计也调离了财务岗位,因为有太多员工投诉她的不合理要求。
有人说我是背叛,有人说我是聪明。
但我觉得,我只是在一个不合理的制度面前,选择了保护自己和客户的利益。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被人当成傻子。当公司把你当成免费的提款机时,你有权利选择拒绝。
我用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尊严比饭碗更重要,智慧比忠诚更有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