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五五”规划的重点:重视实体经济、提振新质生产力

0
分享至

文︱关品方

上月公布的“十五五”规划(2026至2030)笔者初步研究其丰富内容后,认为关键的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实体而非虚拟经济,二是提振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包括产品和服务要双头并进,同时警惕金融货币虚拟经济在资本方面的无序扩张。提振新质生产力,笔者认为在动能,能源和资源三个方面,“十五五”都有新的构思。保持动能(增长率)有一个综合指标,不单只强调GDP体量,更重视质量和人才、严防内卷。能源方面最关键的是发电能力稳定增长、来源的综合配置(减碳基)、新能源开发。资源方面最关键的是牢牢掌握稀土开采和提炼。



“十五五”规划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方向。新质生产力的定义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增长路径,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库存、土地利用、资本运作)。其核心在于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全要素生产率(人才、土地、资本的productivity)的跃升,强调动能保全、能源稳供、资源掌控。

新质生产力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需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根基。新质技术是引擎。

新质技术聚焦医疗、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突破创新,尤其是AI与传统技术的融合,形成新的技术形态和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强调建立国际先进技术跟踪机制和原始创新激励机制,推动技术推广普及与创新性应用并重。

在新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此外,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AI、量子科技、新能源和新材料,形成新兴支柱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

然后是新质服务模式,要从“以机构为中心”向“以体系为中心”转变,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例如全病程健康管理、适配性分层分级诊疗);发展医养结合、康复医学、线上医疗等新业态,打破在康养方面只属传统医疗附庸地位的业态,推动其成为主流服务类型(这是长期需求,从人口老龄化衍生)。



为了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十五五”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去年基础研究经费已高达25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例如集成电路、大飞机);推动AI大模型在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领域的应用落地。

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十五五”规划强调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三方面要协同发展。要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尽量自给自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提升超大规模市场的质量优势(但要严防过度资本运作导致病态内卷)。

“十五五”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东部聚焦数字技术、中西部强化资源禀赋“endowment”利用,关键矿区专注开采提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包括研发费用和专项基金)。

为了确保内外循环协同与安全保障、应对国际产业链重构的风险(严防供应链被“去中国化”),要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为了化解传统经济领域风险(房企债务、地方财政),要逐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和网信金融)。

聚焦扩大内需与开放市场,要依托4亿中等收入群体推动消费升级与投资效益提升,激活国内大市场的内需潜力。要深化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以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加强内循环经济基础)。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方面,“十五五”将加快5G、工业万物互联网(IIOT)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坚定推动“双碳”目标落实,实现降碳减污与经济增长协同。人才与教育支撑方面,重点培养高素质人才,释放“工程师红利”,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十五五”规划通过多维布局,将新质生产力定位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强调科技创新、产业革新与制度保障的协同推进。通过技术突破与模式变革,实现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转型,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笔者的个人认知,“十五五”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AI、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开发、空天开发),要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目标是1/推动先进制造产业创新,2/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3/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4/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重永续发展),5/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后是6/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提供制度保障(具体安排还要看将会出台什么针对性政策,例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

至于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加强国际合作(俗称“抢人才”),视乎大国博弈的形势演变,不确定因素不少。怎样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创新资源,是极大的挑战。

总而言之,“十五五”规划要求提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制度保障,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为达此目的,要统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强国建设,深化数字中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商业航天、国产大飞机、氢能、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的生态环境,还有待完善。在这些领域,我们和美国及个别西方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例如高端芯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结合(配对)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差异化创新发展。区域经济联动和协同创新是成功的宝贵经验,仍需深化推广、形成优势互补(例如大湾区)。

“十五五”规划总体目标既定,要落到实处,依靠的是制度保障。怎样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尤其是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既知难行易,亦知易行难。这方面不是简单地几句话就能够概括。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以科学发展观客观全面地实证综合分析研究。“十五五”有太多“中国经济学”的崭新课题,以后再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关品方 incentive-icons
关品方
西悉尼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
839文章数 1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