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9日,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大会厅内,当电子屏幕上最终定格下“165票赞成、7票反对、12票弃权”这组悬殊的数字时,世界再一次用近乎一致的声音,向一项不合时宜的单边霸权政策发出了明确的“不”。
这项题为“必须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的决议,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这不仅仅是一次常规的投票,更是一场对国际公理和人心向背的集体审判。
在这场全球瞩目的交锋中,中国再次站在了历史正确和国际道义的一边,投下了坚定的赞成票。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辩论中火力全开,直接点名美国,对其霸凌行径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与批评。
这一幕,与寥寥无几、固守旧有霸权秩序的反对者形成了鲜明对比,清晰地勾勒出当今世界格局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与理念。
而中美之间的互动,也让一些美国专家发出了“美国已不是中国对手”的清醒感叹。
正义的审判
165比7,这组数字本身就蕴含着千钧之力。
它所揭示的,远不止一次投票的结果,而是国际社会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凝聚而成的广泛共识。
投下赞成票的165个国家,囊括了从西欧发达国家到广大的“全球南方”成员,形成了一个超越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共识联盟”。
而站在对立面的,仅有美国、以色列等寥寥七国。这无疑是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东方古老智慧最生动的现代诠释。
这场投票的背后,是古巴人民长达六十余年的血泪与苦难。
自1962年冷战正酣之时起,美国便对这个位于其“后院”的加勒比岛国施加了人类历史上最持久、最全面的封锁。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道无形的铁幕,早已超越了意识形态对抗的范畴,演变成一种赤裸裸的强权欺凌。
封锁范围之广,涵盖了燃料、食品、日用消费品乃至救命的药品等所有关乎民生的领域,给古巴人民带来了深重且持久的灾难。
冰冷的数据揭示了这场封锁的残酷性。
根据统计,六十多年的野蛮封锁,已累计给古巴造成了超过17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仅在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这短短一年间,封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便高达76亿美元,较上一年度激增49%。
这个数字,相当于古巴全国民众约4.7年的口粮总支出。
这意味着,每一天,都有无数古巴家庭在为获取最基本的生活物资而挣扎,都有无数生命因缺乏必要的医疗资源而面临威胁。
正是在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基础上,中国代表傅聪大使的发言才显得如此掷地有声。
 ![]()
他的讲话一针见血,火力全开,没有使用含糊的外交辞令,而是直接点名美国,用“霸凌行径”、“肆意践踏”、“严重违反”、“严重破坏”等一系列强硬措辞,对其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
傅聪大使明确指出,以美国为首的极少数国家持续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对古巴等国滥用非法单边制裁,此举严重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破坏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共识,是对相关国家人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严重损害。
他代表中国,要求美方立即全面取消对古巴的封锁,并将其从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移除。
中方的“火力全开”,不仅是为古巴伸张正义,更是代表了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反对霸权的国家发出了共同的呼声。
它清晰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全球事务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可以为所欲为的舞台,任何国家,无论多么强大,都不能凌驾于国际社会的共同规则和人类良知之上。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乌克兰也投下了反对票。自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在各方面高度依赖美国,其在联合国的投票立场,更多是维系援助关系的政治回报。
而美国在投票前,其还曾试图散播关于古巴派遣人员参与俄乌冲突的虚假信息,意图抹黑古巴、干扰投票,这种手段更显其心虚与道义的苍白。
可以说,这场在联合国上演了三十三次的投票,虽然决议本身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其政治和道义上的分量却在逐年加重。
它记录了美国国际信誉的持续损耗,也见证了其在全球舞台上日益被动的孤立处境。
美国的反对票,投下的是对旧有霸权秩序的固守;而中国的赞成票与铿锵发声,则是对一个更加公正、民主、平等的新秩序的坚定期盼。
霸权的黄昏
如果说联合国的投票是国际政治的“表”,那么其背后全球力量格局的深刻演变则是“里”。
正是这种结构性的变化,让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等美国学者发出了“美国已不是中国对手”的感叹。
沃尔夫的核心观点在于,中国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奇迹证明了一个颠覆性的事实:一个国家完全可以在不依附、不复制西方模式的前提下,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
中国能在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下,从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崛起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本身就构成了对旧有秩序的根本性挑战。
那些旧秩序的受益者,之所以对中国恶语相向,本质上是因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动摇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中国的底气,源于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经济韧性。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的GDP规模早已超越美国,并且领先优势巨大。
其经济结构中,制造业、内需和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形成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这正是中国在面对贸易摩擦时,能够喊出“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底气所在。
与此同时,作为美国霸权三大支柱之一的“美元霸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从1999年巅峰时期的71%下降到如今的5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按照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支付货币。
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的报告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将有30%的央行增持人民币。
中国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规模高达4.5万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沙特对华的石油交易也已实现首笔人民币结算,自主研发的CIPS跨境支付系统覆盖了全球109个国家。
这些实实在在的进展,正在逐步颠覆美元霸权的根基。
 ![]()
反观美国,其内部问题日益凸显。
其国债规模在短时间内已突破38万亿美元,而联邦政府依旧在停摆的阴影中挣扎,国会预算办公室警告称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损失。
当军事霸权和科技霸权的遮羞布被一次次扯下后,美元霸权这最后一块基石的动摇,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转折。
沃尔夫最后指出,美国霸权的衰落,罪魁祸首并非中国,而是美国自己。
正是其固守冷战思维,沉浸在“美国优先”的旧梦中,无视国际法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意愿,才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他呼吁西方世界应该客观地去理解中国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总从贬低歪曲的角度,通过抹黑中国来抬高自己。
 ![]()
回到联合国大会厅的这场投票,165比7,这不只是一组冰冷的数字,更是一面映照时代的镜子。
它照见了谁在顺应历史潮流,谁在逆流而动。
当绝大多数国家选择用投票来表达对公理与道义的支持时,那个依然坚持封锁和单边制裁的超级大国,显得格外孤独。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任何与人类良知和时代大势为敌的政策,无论如何负隅顽抗,最终都难逃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命运。
联合国大会厅里一次次为正义响起的掌声,正是为单边霸权敲响的倒计时钟声。
参考资料:
中方投了赞成票,联大高票通过——环球时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