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在公园溜达,眼瞅着一群麻雀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地啄食儿,它们那小短腿儿一蹬一蹬的,活像装了弹簧,蹦得可欢实了。旁边呢,几只鸽子慢悠悠地踱着步,两条腿一左一右地迈开,跟散步的老大爷似的,稳当得很。
都是鸟儿,咋走路这么不一样?麻雀那蹦跶劲儿,看着就累,可它们偏偏乐此不疲;鸽子呢,迈步走路省事儿多了,为啥麻雀不学学?
![]()
这事儿得从鸟儿的祖宗说起,可不是啥新鲜事儿,早在上世纪,鸟类学家就把鸟儿的腿脚儿研究了个底朝天。
麻雀为啥只能跳着走?是它们的身体就这么设计的。麻雀属于雀形目鸟类,这类鸟儿大多住在树上,整天在枝头蹦跶找虫子吃。它们的腿骨短小精悍,脚趾头三根朝前一根朝后,像个天然的小钩子,抓树枝儿稳当着呢。
![]()
可这腿短了,走路就费劲,腿短步子小,要是像鸽子那样迈步走,一步挪不了多远,还容易绊跟头。所以,进化这老伙计就给它们安排了跳跃式移动:靠后腿肌肉一使劲儿,整个身子蹦起来,落地时再调整方向。
这招儿在树上贼管用,蹦一下能窜老远,躲天敌、抓虫子都利索。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用高速摄像机拍过,麻雀跳跃时能量利用率高,比迈步走路省力多了。
比如1980年代,美国鸟类学家约翰·马布尔就发表论文说,雀形目鸟类的腿部肌腱结构特殊,储存弹性好,一跳就能释放能量,跟个小弹簧似的。麻雀那小身板儿,要是学鸽子走路,得费多大劲儿?蹦跳才是它们的看家本领。
![]()
那鸽子为啥能双腿分开走路呢?这得归功于它们的腿脚儿更长更壮实。鸽子属于鸽形目鸟类,祖祖辈辈在地面儿上混,找食儿、溜达都靠两条腿。它们的腿骨长一些,脚趾头四根都差不多长,排列得匀称,迈步时能像人一样交替前进。
这种走路方式叫“交替步态”,每一步都稳稳当当,省力又高效。科学家们发现,鸽子走路时重心控制得好,不容易晃悠,适合在平地上长途跋涉。
![]()
比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团队在2015年做过实验,用传感器测鸽子走路,结果显示它们每步消耗的能量比跳跃少,尤其在地面觅食时,能边走边吃,不耽误事儿。
进化上,鸽子这类鸟儿打从恐龙时代就适应了地面生活,腿长走路稳,逃命也快,你见过鸽子被追时,嗖一下跑得贼快吧?那就是腿长的优势。反观麻雀,蹦跳在树上灵活,可下了地就容易栽跟头,所以它们少往地上凑。
![]()
鸟儿走路方式不是瞎定的,全看它们咋活下来的。科学家们管这叫“生态适应”。麻雀蹦跳,是为了在复杂环境里闪转腾挪;鸽子迈步,是为了省劲儿走远路。你瞧瞧其他鸟儿,鸡鸭鹅也跟鸽子似的能走路,因为它们也是地面派。
可有些鸟儿,比如喜鹊,虽然也是雀形目,但腿稍长点儿,偶尔能迈两步,但主要还是蹦跳为主。这些道道儿,都是大自然千百万年打磨出来的。
![]()
研究鸟类的专家,比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团队,就出过报告说,鸟儿走路方式受基因和环境影响,一点儿不玄乎。
现在你明白了吧?下次看见麻雀蹦蹦跳跳,别笑它傻,那是它的生存智慧;鸽子迈步走,也不是装模作样,是实打实的效率高手。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