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名为《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一个子虚乌有的传说,为何却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文章,结果被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既然是学术探讨,有争议是必然的,可骂人就不对了,这是理屈词穷长舌妇惯用的手段。
![]()
虽然我不屑于跟这些人对骂,但是对他们提出来的反驳观点,我还是要一一驳斥的。
首先很多人说他们的族谱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祖先来自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但族谱这玩意儿,十有八九是靠不住的。尤其是清代乾隆年间以前的。
国内最可信的族谱,只有山东孔氏和孟氏的。
上海复旦大学主持的科学课题,在山东选择了上千份自称山西洪洞移民后裔的族谱,结果除了聊城以外,其他地区超过99%被证实为是虚假的。
另外还选择了258份自称曹操后裔的族谱,根据DNA检测结果,只有6个是真的。
修族谱是件费时费力还费钱的营生,原因是彰显门楣。最近有本挺火的小说《冒姓琅琊》,其中就能看出族谱有多重要。
修族谱更是一个技术活,要是格式上弄错了,会被人笑话的。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于是“谱匠”应运而生,那些不地的秀才,是这个行业的主力军。
![]()
明清两代农民的识字率很低,凭口口相传或者记忆,能向上记住五辈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其余的全凭这些“谱匠”胡编乱造。
能攀龙附凤的,就拼了命的向上靠,实在靠不上的,也要像阿Q一样,神气活现的标榜自己的祖宗也阔过。反正这玩意儿也没处查证。
为什么“谱匠”会选择洪洞大槐树作为移民的故乡呢,还是因为朱元璋设立军户制度。
军户不允许迁徙、分家,与民户结亲,还要屯田。与奴婢、倡优等同被列入“丐籍”。
而军户的来源,主要还是流民。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对全国人口进行勘合。凡是不符合勘合条件的,就会成为军户。
![]()
元朝末年烽烟四起,老百姓流离失所,所谓的流民不计其数。但只有来自于山西洪洞的流民,不会变成军户。
朱元璋是龙凤宋朝的左丞相,红巾军三路大军北伐,留守的朱元璋却与元朝廷勾勾搭搭,进而囚禁了龙凤朝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与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血战数年。
来自这老二位统治=区域的流民,如果敢说实话,能做军户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十有八九会被砍了脑袋。
就在朱元璋登基的头一年,他发布命令时还要说:皇帝圣旨,吴王令旨。
直到他确认红巾军中路军在攻打高丽时全军覆没后,才毫不犹豫的废掉了傀儡皇帝,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然后把脸一抹,尊元朝为正统,而同在一个战壕里的红巾军,则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红巾军的北伐部队,主要来自于现在的河北、山东和河南。因此这三个地方的流民,也是不敢讲出真相的。
元朝统治者残酷暴戾,但朱元璋却认为他们“宽恤爱人”。
主要还是因为1303年洪洞大地震。史书上记载,地震造成将近50万人遇难,实际上遇难人口远不止这些。
因为史书上还记载,太原路和平阳路(临汾)共80余州县,损失人口过半。而洪洞县和赵城县,损失人口更是高达七成以上。
更要命的是,以后数年余震不断,还有连续数年的亢旱更是雪上加霜。
现代人很难理解,古代干旱会给农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就在100多年前,山西南部大旱三年,饿死人不计其数,以至于刚成立的北洋政府,不得不下令从山东、河南向山西移民百万。而“洪洞大地震”造成的损失,可比民国初年大得多。
连年的天灾,使得灾区百姓民不聊生,皇帝不得不下令,允许灾区百姓出外谋生。
![]()
元朝皇帝大都短命,这条旨意从此被保留下来。灾区百姓成为合法的流民。
朱元璋奉元朝为正统,所以对洪洞移民网开一面,不把他们充作军户。顺利通过勘合,得到朝廷发给的民户证书。
有人说山西拥有大量的元代建筑,用来质疑地震的破坏性。
其实这些元代建筑大多都是1303年以后建造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木制结构。这些建筑之所以能够躲过元末的战火,主要还是因为山西损失人口太多,失去了战略价值。
山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以前就不用说了,北宋用了20多年时间才平定了北汉。
蒙元灭金,山西所有的州府都留下屠城的记录。近代就更不用说了。
独独在元末,山西竟成了世外桃源。
当然,红巾军北伐,中路军关铎走的是山西,从运城到太原畅通无阻,攻占太原后向保定用兵,遭遇挫折后又北向攻克大同,然后攻占元军重兵防御的上都。
这次历史上最成功的北伐,除了红巾军战斗力超群之外,也证明元军在山西没有像样的防御。而元朝采用的也是兵户制度。
史载洪武四年(1371年),侍御史商景往山东、北平,收编故元八翼汉军,投籍140110户。
关铎北伐之所以能够顺利的通过山西,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朝廷在山西的军户,已经所剩寥寥无几了。
另外明朝初年,山西的人口也不符合大规模移民的条件。
明朝黄册制度户部统计山西人口400多万,耕地将近5,000万亩。一个4口之家最多能耕种20亩土地。地多人少,土地被大量撂荒。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4人,和现在的外蒙差不多。正常的繁衍生存都是问题,就不要奢谈向外移民了。
更何况当时山西的人口只占全国的7%,南直隶、浙江的人口已经超过千万。江西人口也比山西多了一倍还多。即便是面积和山西几乎相等的山东,人口比山西多了120多万。另外湖广省的人口,也比山西多了70万。
![]()
那些坚持洪洞大槐树移民观点的人,说什么移民的比例是:四者存一,六者存二,八者存三。
用脚后跟想想这也是胡说八道。移民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垦荒田,增加朝廷的税赋,并在那里繁衍生息下去。所以移民都是以家族为单位的。
你这里把一家八口人迁走5个,剩下些什么人。
就算大槐树移民确有其事,迁走了100万人,最多也不过25万户(明初一户平均5.7人),要形成一个自然村,至少需要25户。
这25户的男主人,先要挖一口井,这些背井离乡的人,最知道水井的重要性。
还要搭建挡风避雨的草棚。然后再去垦荒,种子从哪里来,在庄稼成熟前靠什么糊口。
总之,要形成一个村庄的雏形,至少需要30年时间。
但要摧毁它,往往只是一夕之间。
![]()
但史书中确实记载有明初山西移民的事实,前后时间跨越将近50年,移民次数多达18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对全国人口进行勘合,符合条件的,算民户,不符合条件的,就充发军户。
元末华北是主要战场,许多百姓为了躲避战火,纷纷涌入山西避祸。
而朱元璋制定勘合制度,使这些人一下子变成了流民,流民变成军户,被遣往各地戍边屯田。
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与建文帝的部队,展开拉锯战。
而近在咫尺的山西,却独善其身。于是又有大量的流民涌入山西。
朱棣登基后,再次把这些流民变成军户。
其实这18次所谓的大移民,绝大多数都是牵强附会。
洪武九年从真定移民到凤阳屯田,老天,真定是石家庄好不好?这移民的账也能算到山西头上。
洪武13年的移民,就是将两万山西的兵户变为民户。这也佐证了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朱元璋为什么会对山西的军户网开一面,上篇文章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也是无数军户冒充山西洪洞移民的最主要原因。民户的地位可比兵户高多了。
第三次只是一个建议。
第4次移走了116户。第5次是建议。
第6次是反向山西移民10万人。
第7次移走了598户,朱元璋听了很高兴,认为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第8次就是把那些滞留的流民变成军户,留在山西屯垦。
算了,不说了,这些被某些人奉为圭臬的证据,都是些不着四六的玩意。
![]()
能看出破绽吗?
有个姓李的网友信誓旦旦的说,他的家族来自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周围4个村子都和他同出一脉。
对于这一点我敢肯定地说,你的家族肯定是军户。
其实这些拿族谱做证据的人,都没有了解明朝的军户制度。
明朝的军户不允许分家,从而保证了稳定的兵源。
另外还有一个规定,一家军户屯田耕种土地不能高于30顷,多出部分需要向户部缴纳赋税。
明代一顷地50亩,一家兵户允许耕种1500亩,这还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足见这家军户的人口有多少。
所以当朱棣在靖难之役大获全胜后,敕令帮助他登上皇位的军户们转为民户。
当户部给这些人登记造册时,有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赦免山西军户的先例,这些人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山西洪洞作为自己的籍贯。
也正因如此,致使靖难之役损失了大量人口后,永乐元年统计人口 比洪武26年还多了好几百万。
但是到了永乐二年,那些建文帝的追随者,都被贬为军户,导致全国人口一年之间减少了1400多万。
到了正德年间,河北爆发了“刘六刘七大起义”。
虽然这次农民起义的知名度不高,但规模却不小,山东河南尽皆起兵进行响应。起义军兵力达到百万之众。
起义部队围攻京城不克,继而南下,准备横渡长江后围攻金陵。结果在渡江时遭明军围攻,起义失败。被俘的起义军就有30多万。
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军户们立了大功,皇帝同意他们脱籍军户。
在户部为这些民户登记计时,你猜他们会把籍贯写到哪里?
至于那些战败的起义军,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流民复业者,官给廪食、庐舍、牛种……妥妥的军户待遇。
其实这一届的军户,并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低人一等,因为军户里出了两个传奇人物,张居正和戚继光。
在这老二位的不懈努力下,明朝的军户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这老二位挺实在,并不否定自己军户的身份。只是他们不约而同的将先祖的身份,定义为朱元璋起事时的追随者。
张在安徽凤阳,戚在山东蓬莱。
但是如此粗的大腿能如何不抱,清代那些长袖善舞的“谱匠”,于同治年间,居然在江西找到了500多年前戚氏的族谱。
戚继光那个跟随朱元璋的老祖,上边多少代都给安排的清清楚楚。
戚继光做梦也不会想到,戚氏做了200多年的山东好汉,居然变成了江西移民。
![]()
相比起戚继光,张居正的名气更大。
张居正说自己祖籍凤阳,出生在荆州。
但清代的“谱匠”们,有人发现了张居正高祖是四川移民,与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张浚是同族。
不过也有人考证,张居正的高祖来自于福建。
信不信由你,有族谱为证。
因此那些拿族谱来考证历史的,还是歇了吧。
张居正和戚继光生活的年代,距离明初已经有200多年,他们的族谱都有人敢公开造假,更何况明朝初期的那些区区百姓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