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还清20年房贷那天,我满心欢喜推开女儿家门。
女儿指着客厅里的行李箱说:“妈,婆婆身体不好,您帮忙照顾点。”
我傻眼了,20年付出,换来的竟是一句理所当然的安排?
![]()
第一章:二十年,原来换来的是这个
我叫刘敏,刚退休,原来在一家企业做财务。
说起这套房子,得从二十年前说起。
女儿5岁那年,我和丈夫刘建国咬着牙,在市区给她买了套两居室。
总价30万,首付10万块。
为了凑这笔钱,我把陪嫁的金镯子卖了,刘建国把他爸留给他的老怀表也当了。
还差两万块,我们把亲戚挨个借了个遍,才勉强凑齐。
贷款二十多万,月供一千五。
那会儿刘建国工资才1500块,我才挣850。
你算算,两个人加起来才2300块,还完房贷就剩850。
850,要管一大家子的吃喝用度,要供孩子读书,每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那些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
早饭是馒头加咸菜,午饭在单位食堂吃最便宜的菜,晚饭经常是一碗挂面。
一年到头,连肉都舍不得多买几次。
衣服更别说了,我那件蓝色外套,穿了整整八年,袖口都磨破了,我用针线缝缝补补,又接着穿。
同事问我:"敏姐,你怎么老穿这件衣服?"
我笑着说:"这衣服质量好,舍不得扔。"
其实心里想的是——省一件衣服的钱,房贷就能早点还完。
二十年啊。
七千三百天。
我和刘建国没出去旅游过一次,没下过一次馆子,没买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就为了这套房子。
想着等女儿毕业结婚了,能有个安身之处,不用像我们当年那样,租房子到处搬。
今天早上,我去银行办完最后一笔贷款的结清手续。
拿着那张红彤彤的结清证明,我的手都在抖。
还完了。
终于还完了。
我兴冲冲地赶到女儿婷婷家,想第一时间告诉她贷款全部还清的好消息。
推开门的景象却让我愣在原地。
“亲家,您这是…?”我看着客厅里的几个大行李箱,努力维持着笑容。
亲家母上前亲热地拉住我的手:“婷婷和浩浩接我过来养老,以后就住这儿了。他们说,有您帮忙照应着。”
我的心猛地一沉,让我帮忙照应?
女儿婷婷从卧室走出来,眼神有些闪烁。
“妈,你来了。”她语气躲闪,“婆婆一个人在老家我们不放心,浩接她来住。我想着…反正您时间上也方便。”
“所以,”我打断她,声音有些发颤,“你们已经替我安排好了,是吗?”
婷婷愣了一下,眼神里有些不满:"妈,这有什么问题吗?婆婆住进来,你帮忙照顾一下,不是很正常吗?"
很正常?
我看着那三个塞得满满的大行李箱,深吸一口气。
"婷婷,你征求过我的意见吗?"
"妈,你这话说的。"婷婷有些不耐烦了,"这房子是我和浩住的,我们让婆婆来住,还要问你吗?"
这句话就像一把刀,狠狠扎进我心里。
我感觉胸口被堵住了,喘不过气来。
"婷婷,这房子的首付是谁付的?"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这二十年的贷款是谁还的?"
“我知道房贷是你们还的。”婷婷语气有点发虚,可转眼就挺直了腰板,“可房产证上写的是我的名字啊……”
她停了停,又说:"而且妈,你也退休了,反正你也没什么事做,帮我照顾照顾婆婆怎么了?我们两口子都要上班,总不能让婆婆一个人在家吧?"
反正你也没什么事做。
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我看着眼前这个二十五岁的姑娘,突然觉得很陌生。
这真的是我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吗?
那个小时候摔倒了,会扑进我怀里哭的小姑娘呢?
那个考上大学、扑进我怀里说“妈,你辛苦了”的小姑娘,去哪儿了?怎么现在成了这副模样?
“婷婷,照顾老人是没错,可这事……”我还想再说点什么。
“行了行了!”她不耐烦地截住话头,“妈,婆婆都住进来了,你就别折腾了成吗?这次你帮我,我记你一辈子的好。”
说完,她转身回了卧室。
砰——卧室门关上了。
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客厅里。
张母冲我笑了笑,语气挺和气:“亲家,往后就多靠你了。我这身子骨不中用,得有人照应——婷婷说,你很会照顾人。”
我在客厅里站了很久。
手里还握着那张贷款结清证明。
红彤彤的,格外刺眼。
二十年的贷款,二十年的省吃俭用,换来的是什么?
是女儿的理所当然。
是一句"反正你也没什么事做"。
第二章:从母亲到免费保姆
晚上,女婿张浩也回来了。
"妈,您辛苦了。"他客气地说了一句,然后转向张母,"妈,您还习惯吗?"
我在厨房做了四个菜。
西红柿炒鸡蛋,清炒油菜,红烧豆腐,紫菜蛋花汤。
荤素搭配,清淡适口。
吃饭时,张浩突然转头对我说:“妈,以后我妈就拜托您多照应了。她一个人在老家,我们实在不放心。您也退休了,时间宽裕些,正好能搭把手。”
我放下筷子,看着这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
"那...费用怎么算?"
我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张浩愣了一下。
“就是就是!”张母也赶紧附和,“亲家,咱都是一家人,哪还分你我。”
一家人。
不分你我。
话是热乎的,可我听着,心里反倒更冷了。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吃完了饭。
收拾完碗筷,我准备回自己家。
是的,我和丈夫住在另一个老小区,那是丈夫单位分的房子,60平米的老房子。
"妈,你明天早上七点来啊。"
婷婷在我出门的时候说了一句,"婆婆早上要喝粥,我上班前也要吃早饭。"
我没有回答,默默地离开了。
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我靠在墙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回到家,刘建国正在看电视。
"贷款还清了?"他头也不抬地问。
"还清了。"
我把那张结清证明放在茶几上。
"建国,有件事我要跟你说。"
我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刘建国听完,沉默了很久。
我以为他会站在我这边,会说些什么。
结果他开口说:"敏啊,要不就帮帮婷婷吧。"
我的心又凉了一截。
"女儿两口子都要上班,老人确实需要人照顾。"刘建国继续说,"你退休了,帮帮忙也应该。"
应该。
又是应该。
"建国,那房子是我们还了二十年贷款买的。"我提醒他。
“我当然知道,”刘建国一脸理所当然,“可房产证上写的是婷婷的名字,房子就是她的。”
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女儿孝顺公婆,咱们做父母的,不支持说不过去啊。”
我没再吭声,转身回了卧室。
躺下后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婷婷刚才说的话。
“反正你又没什么事忙。”“让婆婆来住,还得跟你商量?”“别闹了行不行?”
我闭上眼,眼泪悄没声地滑进枕头里。整整二十年啊。
我原以为,女儿总能看见我为她做的那些事。可没想到,在她眼里,这一切不过是理所应当。
第二天清早,手机突然响了。
是婷婷打来的。
"妈,你怎么还没来?我和婆婆等着吃早饭呢。"
她的语气带着责备,好像我做错了什么天大的事。
我看了看时间,早上七点整。
"我一会儿就过去。"我说道。
挂了电话,我慢慢地洗漱,换衣服。
不紧不慢地出门。
到女儿家的时候,已经八点了。
张母坐在客厅里,脸色不太好看。
"亲家,你怎么才来?"她抱怨道,"我都饿了一个多小时了。"
一个多小时。
我心里冷笑。
你以为我是谁?你家的保姆吗?
"不好意思,路上堵车。"我敷衍道。
我走进厨房,开始做早饭。
熬小米粥,蒸包子,炒了两个小菜。
等早饭做好,已经九点了。
张母吃着早饭,还在不停地抱怨。
"这粥太稠了,我说过要稀一点的。"
"包子馅儿太咸了,不符合我的口味。"
"青菜炒得太老了,嚼不动。"
我听着她的抱怨,一句话都没说。
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数着。
一,二,三...
我在忍。
收拾完厨房,我准备离开。
"亲家,你等一下。"张母叫住我,"我的衣服要洗,你帮我洗一下。"
"洗衣机在阳台。"我说道。
"我说了要手洗,洗衣机洗不干净。"张母理直气壮地说,"你比我年轻,手洗对你来说很容易的。"
我深吸一口气。
没有说话。
拿起她的衣服走向卫生间。
就在这时,婷婷起床了。
她看到我在洗衣服,走过来说:"妈,你帮我把早饭热一下,我要上班了。"
我放下手里的衣服,去厨房热早饭。
等婷婷吃完早饭,已经十点了。
"妈,今天中午我和浩都不回来,你给婆婆做午饭啊。"婷婷临走前吩咐道,"记得做清淡点的,婆婆血压高。"
我看着女儿离开的背影。
心里涌起一阵悲凉。
这就是我养了二十五年的女儿。
接下来的日子,成了我的噩梦。
每天早上七点,我必须准时到女儿家做早饭。
不仅要照顾张母,还要给婷婷做早饭,等她吃完了我才能走。
中午,我要赶回去给张母做午饭。
她嘴刁得很,这个太咸,那个太淡,这个太硬,那个太软。
下午,我要洗衣服,打扫卫生,买菜。
晚上,我要做晚饭,等他们吃完了,收拾完厨房,我才能回家。
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越生气。
更让我心寒的是,婷婷把这一切都当成了理所当然。
她从来不说一声谢谢。
反而会挑剔我做得不够好。
"妈,这菜怎么这么咸?"
"妈,地板怎么还有灰尘?"
"妈,我的衣服洗了吗?"
我就像一个保姆。
一个免费的,全天候待命的保姆。
第三章: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两天后,事情出现了新的变化。
那天晚上,婷婷和张浩坐在客厅里商量着什么。
我正在厨房收拾,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婷,要不把我爸也接过来吧?"张浩说道,"反正人多热闹,咱爸妈在一起有个伴,生活更充实。"
我的手一抖。
手里的碗差点摔在地上。
"也好,你爸一个人在老家,我也不放心。"婷婷赞同道,"妈反正也在照顾婆婆,多照顾一个人也差不多。"
差不多?
多照顾一个人也差不多?
我走出厨房,看着他们两个。
"你们说什么?"我强忍着怒火问道。
"哦,妈,我们打算把公公也接过来。"婷婷轻描淡写地说,"反正你也在照顾婆婆,多照顾一个人也差不多。"
"差不多?"
我冷笑一声。
"婷婷,你知道我每天有多累吗?"
"妈,你这话说的,照顾老人不是应该的吗?"婷婷不以为然,"而且你也退休了,没什么事做,你们都是爸妈,一起有个伴,正好你也可以帮忙照顾他们。"
照顾他们?
我看着女儿,感觉自己像在看一个陌生人。
"婷婷,这房子是我和你爸还了二十年贷款买的。"
我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凭什么让我在这里当免费保姆?"
"妈!"婷婷的脸色变了,"你怎么这么说话?什么免费保姆?我们是一家人!你是我妈,帮我照顾公婆不是应该的吗?"
"一家人?"我的声音提高了,"一家人是这样对待的吗?你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吗?有问过我愿不愿意吗?"
"刘敏!"
张浩也站了起来,脸色很难看。
"妈,您别激动!我妈来这里住,婷婷说您能干,会照顾人,您要是能搭把手,我们就省心很多。"
我被这句话气笑了。
"我能干就得照顾你们?"我指着这套房子,"你知道这套房子的首付是谁付的吗?这二十年的贷款是谁还的吗?"
张浩低头说了一句:"房产证上写的是婷婷的名字!法律上,这房子就是她的!"
婷婷也说道:"妈,你别这样好不好?我和浩都要上班,公婆需要人照顾,我总不能辞职在家吧?你是我妈,你不帮我谁帮我?"
我感觉胸口一阵窒息。
是啊,房产证上写的是婷婷的名字。
当初为了省税费,也为了给女儿一个保障,我和刘建国商量后,把房产证直接写在了女儿名下。
没想到,这成了他们理直气壮的资本。
"好,很好。"
我深吸一口气。
"既然这房子是婷婷的,那我也不管了。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说完,我拿起包就要走。
"妈,你等一下!"婷婷拉住我,"你明天还要来做早饭的!"
我甩开她的手。
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电梯里,我靠在墙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二十年。
二十年的付出。
换来的是什么?
是女儿的理所当然。
是女婿的"看得起你"。
是要照顾两个老人的"差不多"。
电梯门开了。
我走出去,冷风吹在脸上。
突然觉得,这么多年,我活得真失败。
第四章:我决定为自己活一次
回到家,刘建国正在看电视。
![]()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他问道。
我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刘建国听完,皱了皱眉:"敏啊,你是不是太敏感了?婷婷也是没办法,两口子都要上班,老人总得有人照顾。"
太敏感?
"那你去照顾啊!"我看着他。
"我...我明天还要上班。"刘建国嘟囔道。
"我明天就不用上班了?"我反问道。
刘建国沉默了。
"建国,我问你,你觉得这公平吗?"
我认真地看着他。
"我还了二十年贷款,现在要在那里当免费保姆,这公平吗?"
"这..."刘建国犹豫了,"那你想怎么办?"
一个想法在我心中冒出来,接下来丈夫被我说出的话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