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挂在主会场的90件入围作品,等待评委终评打分
书法报社记者 管兴智
合肥现场报道
11月3日,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篆书评审进入终评与审读环节。
![]()
![]()
![]()
![]()
![]()
![]()
![]()
![]()
![]()
评委现场打分
![]()
![]()
![]()
![]()
![]()
现场直播的工作人员
在打完分的中场休息时间,评委们也透露出他们对篆书创作的一些看法。许雄志表示,大篆正文加章草落款的方式目前已成为一种“模式化套路”。他在评审时会尽量避免给“同质化严重”的作品高分,挖掘具有“个性化”的作品。赵山亭表示,当今许多作者为了入展、获奖,不去取法古人,而是研究今人作品,短期或有提升,但要深思后续如何在学书之路上走得更远。
![]()
亮分现场
请点击视频观看亮分流程
![]()
大屏展示90件作品的最终得分
![]()
![]()
得分排名前40的篆书作品
![]()
现场准备的文字审读工具
![]()
![]()
![]()
![]()
![]()
文字审读现场
![]()
赵山亭评委通过放大镜审读小字作品
![]()
![]()
![]()
![]()
![]()
![]()
评委使用便利贴在作品上标注的错讹字、有争议的字法
![]()
![]()
评委集中商讨
![]()
评委举手表决作品入展、入选或是淘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