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思政课”在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生动开讲。在团市委指导下,上海社科院团委联合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光明中学等单位,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基层联组学习”首场启动仪式带到了普陀区,邀请中小学师生共同参与,让理论传播焕发出时代的感染力与青春的亲和力。
![]()
聚焦青年打造“行走的课堂”
本次活动精心设计了“课堂学习”与“实地感悟”相结合的模式。来自不同学段的6位青年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与思考,分享了学习感悟。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李俊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将这次活动视作一次宝贵的“集体备课”。“我收获了很多鲜活的案例,这些都是我们教学当中非常需要的,这为我接下来的教学备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李俊伯看来,让理论变得生动,正是当前思政课教学的关键。
随后,青年代表们一行前往上海化工研究院,亲身感受普陀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面的新成就、新面貌。通过走进科研一线,青年们直观理解了国家战略如何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参与活动的青年师生纷纷表示,这种“边走边学、边看边悟”的形式非常新颖,让宏大的理论变得可触摸、可感知,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激发了大家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豪情与决心。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是推进“思政课程大中小一体化”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打破学段壁垒、促进教育衔接。这种跨学段、跨院校的联动,打破了校园的“围墙”,让“青春思政课”成为青年之间思想碰撞、视野交融的平台。
创新驱动拓宽理论传播新路径
多年来,普陀团区委始终致力于创新理论传播方式,打造青年喜闻乐见的理论学习载体。通过构建“专题研讨+主题团日+实践研学”三位一体的学习体系,团区委不仅开展了系列专题团课活动,还举办了“青春建言‘十五五’”青声说@普陀青年论坛、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与此同时,普陀共青团还积极创新网络文化产品供给,2025年已累计制作发布各类短视频超百期,浏览量突破10万次,极大地丰富了青年思想引领的载体与形式。这些创新举措让理论学习成为青年主动参与、乐于分享的体验。
坚实的阵地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宣讲队伍。团区委通过“菁英成长”系列培训,系统提升青年讲师的理论功底与宣讲技巧,锻造了一支政治坚定、善讲会讲的青年讲师队伍。今年以来,这支队伍已开展线上线下宣讲295场,覆盖超2.1万人次,让党的声音在青年中更响亮、更入心。
未来,这堂“青春思政课”将持续深入基层,通过更多元的形式、更丰富的内容,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贡献青春力量。
原标题:《一堂行走的“青春思政课”在普陀开讲》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张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