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文盲大国到普九奇迹,中国教育突围有多拼?

0
分享至

1978年的中国农村,想找个识字的人都难。

很多学校没有正经校舍,夏天师生蹲在树荫下上课,冬天挤在太阳地里听讲,粉笔头都得捡着用,谁也舍不得浪费。



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的真实模样,放在今天简直难以想象,但当时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窘境里,开启了一场注定艰难的教育普及战。

教育对国家有多重要?看看历史就知道了。

中国曾错过两次工业革命,近代又因特殊时期痛失发展机遇,这些挫折的背后,都藏着教育滞后的影子。

技术的诞生和普及离不开教育,没有教育,再先进的技术也落不了地。



当时的中国太清楚这一点了,所以哪怕穷得叮当响,也没敢放弃教育。

看看那些发达国家的路数,就能更明白教育的关键。

19世纪中后期,德、英、法、美、日这些国家,都通过立法普及了义务教育。

日本拿甲午战争的赔款搞教育,新加坡弹丸之地靠教育实现人均GDP领先,这些例子都在说明,教育是后发国家崛起的密钥。



中国不想再错过机会,普及教育成了必须打赢的硬仗。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农村更是高达九成五。

青壮年里很多人不识字,种田看不懂农药说明,出门认不得路牌,根本没法适应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

扫盲成了第一步,也是最紧迫的一步。



1978年,国务院出台了扫盲指示,一场全民扫盲运动在全国铺开。

乡镇组织群众入学,学校负责教学,干部盯着落实,“夫教妻、子教父”的场景到处都是。

本来想,扫盲已经够难了,没想到普及小学教育的难度更上一层。

当时全国中小学危房占比很高,很多地方的师生在牛栏、猪圈里上课,每年都有学生因为校舍倒塌受伤。



没钱、没校舍、没设备,怎么办?答案是靠全民。

河南百姓用十多年时间,筹措了上百亿教育经费,完成了国家拨款五十年都未必能实现的目标。

甘肃会宁的村民,拿出盖房、娶媳妇的钱,肩挑驴驮把建材运到山顶,建起了村里第一所小学。

湖北竹溪的村民,自己凿石头、伐木材、挖泥巴制砖,硬生生背出了一所新学校。

还有那些让人泪目的普通人。



河南的唐前程老夫妇,为了建校捐出了自己的寿材,学校大门上“勤奋学习,振兴中华”八个字,成了最动人的注脚。

73岁的白方礼老人,蹬了十五年三轮车助学,住铁皮棚、吃馒头咸菜,把攒下的35万都捐给了学生,直到88岁还在坚持。

这些普通人的付出,才是中国教育普及的基石。



扫盲和初步建校完成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了新目标。

1986年,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两基”攻坚被提上日程。

但到了2002年,西部还有四百多个县级单位没实现“两基”,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六年多,这里成了最后一块硬骨头。



西部的难,超想象。

地广人稀,很多地方是高原荒漠,办学成本比其他地区高得多。

不少地方贫困根深,还有少数民族聚居区,语言不通、观念差异让招生和教学都很困难。

但再难也得干,2003年,国家出台了西部“两基”攻坚计划,总理强调这是本届政府的重大目标。

中央砸下真金白银,投入三百亿兴建改建寄宿制学校,九十亿推进远程教育,还招募了三万多名大学生到西部当特岗教师。



2006年,西部率先实行“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安心上学。

各级政府层层签军令状,一把手亲自抓,这场攻坚战打得格外坚决。

独龙族的改变最有代表性。

这个曾靠刻木结绳记事的民族,之前没几个人能读完小学。



老师讲课要经过三道翻译,学生学起来费劲,辍学率很高。

干部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陡峭的山路上寻找辍学学生,找到一个送回一个。

边防官兵在村里义务执教四十年,带着村民建校办学。

到2007年,独龙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2007年底,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如期完成,人口覆盖率从77%提升到98%。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甩掉了“文盲大国”的帽子,办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义务教育。

这场奇迹的背后,是国家的坚定决心,是政策的持续发力,更是亿万人民的无私奉献。

教育普及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从国家层面看,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把人口压力变成了人力资源优势,为“世界工厂”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从个人层面看,教育让无数人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学会了敬畏、善良和勇敢,也找到了安顿自己的方式。

当然,义务教育普及不是终点,教育公平、教学质量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回望那段穷到没粉笔,却硬是让数亿孩子免费上学的岁月,我们总能感受到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信念,来自全民托举的坚守。

毫无疑问,这场跨越数十年的教育突围战,注定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厚重、最动人的篇章。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年追刘德华追到家破人亡,如今她47岁独居未婚,王晶说得真对

当年追刘德华追到家破人亡,如今她47岁独居未婚,王晶说得真对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9 12:56:40
80万敌军进逼,俄德战争在所难免?普京通知全球,局势类似二战前

80万敌军进逼,俄德战争在所难免?普京通知全球,局势类似二战前

策略述
2025-11-12 18:43:49
九旬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一顿毒打,原因仅是阻拦儿子与人争吵

九旬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一顿毒打,原因仅是阻拦儿子与人争吵

不写散文诗
2025-11-12 17:12:44
王楚钦4-3涉险晋级!男单8强出炉:石头一片坦途 大头有望战小胖

王楚钦4-3涉险晋级!男单8强出炉:石头一片坦途 大头有望战小胖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2 21:57:01
斯诺克战报!赵心童拒绝连输5局,单杆136分救赛点,4-5紧追囧哥

斯诺克战报!赵心童拒绝连输5局,单杆136分救赛点,4-5紧追囧哥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2 05:37:40
江苏暴打母亲男社死!央媒紧急介入,对话内容曝光,坐牢只是开始

江苏暴打母亲男社死!央媒紧急介入,对话内容曝光,坐牢只是开始

圆圆神神神
2025-11-12 15:31:12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2025年年底,命中转运的三个星座,从低谷翻身,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2025年年底,命中转运的三个星座,从低谷翻身,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小晴星座说
2025-11-12 20:18:28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素衣读史
2025-11-10 17:32:56
雷霆队的X因素,谁能打败雷霆的只有金钱,目前已考虑交易哈滕

雷霆队的X因素,谁能打败雷霆的只有金钱,目前已考虑交易哈滕

究竟谁主沉浮
2025-11-13 05:01:00
5300万,再见勇士!渴望终老金州,但这一次你或许要做出更多牺牲

5300万,再见勇士!渴望终老金州,但这一次你或许要做出更多牺牲

呆哥聊球
2025-11-12 16:14:05
韩鹏:徐根宝指导80多岁高龄还在工作一线,这非常让人感动

韩鹏:徐根宝指导80多岁高龄还在工作一线,这非常让人感动

懂球帝
2025-11-12 20:51:05
小米新品官宣:11月10日 ,正式开售

小米新品官宣:11月10日 ,正式开售

科技堡垒
2025-11-10 12:25:27
25岁女子海岛荒野求生35天获季军:起初只想减肥,从170斤瘦到142斤,每天吃老鼠挖野菜,看日落时想谈恋爱

25岁女子海岛荒野求生35天获季军:起初只想减肥,从170斤瘦到142斤,每天吃老鼠挖野菜,看日落时想谈恋爱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2 16:09:46
一夜爆火!顶流火锅 来无锡了

一夜爆火!顶流火锅 来无锡了

无锡eTV全媒体
2025-11-13 06:09:11
国产新机电池卷到10000mAh,iPhone和充电宝沉默了

国产新机电池卷到10000mAh,iPhone和充电宝沉默了

科技每日推送
2025-11-12 18:00:46
不与赵少康和解、逼出蔡正元真面目,郑丽文用三招,强势整治蓝营

不与赵少康和解、逼出蔡正元真面目,郑丽文用三招,强势整治蓝营

云上乌托邦
2025-11-12 22:18:21
蔡正元暴露真面目,大陆官媒正式定性,又有一人对蔡正元开火

蔡正元暴露真面目,大陆官媒正式定性,又有一人对蔡正元开火

博览历史
2025-11-11 17:40:02
男子9600元转卖全新苹果17Pro max,买家爽快转账1万后,其老婆银行卡被冻结!民警:这笔钱涉诈

男子9600元转卖全新苹果17Pro max,买家爽快转账1万后,其老婆银行卡被冻结!民警:这笔钱涉诈

鲁中晨报
2025-11-12 11:11:04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人社部、中科院、中国科协联合发文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人社部、中科院、中国科协联合发文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2 10:22:10
2025-11-13 06:56:49
悦君兮君不知 incentive-icons
悦君兮君不知
悦君兮君不知
1221文章数 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变革赋能·课程焕新!陕师大实验小学“名校+”共同体点亮2025中小学课程发展大会

头条要闻

俄外交部:乌方停止与俄谈判说明其缺乏达成和平意愿

头条要闻

俄外交部:乌方停止与俄谈判说明其缺乏达成和平意愿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旅游
手机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艺术要闻

刚刚、贵州突然流出一批照片,全世界都吃惊了....

旅游要闻

638栋楼的灯光秀,与滕王阁的千年对话

手机要闻

TOP5厂商齐推双2亿像素: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