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和哈马斯爆发大规模冲突以来,超过200万加沙居民中绝大多数被迫逃离家园。
到了2025年10月10日,美国斡旋的停火协议生效后,部分民众得以返回残存的房屋,但仍有大量民众无处可归,因为以色列军队仍控制着许多区域,许多人的住宅已在空袭中化为废墟。
在缺乏安全住所和基本生活保障的情况下,一些人只能选择在墓地扎营求生。
![]()
墓地生活
据美联社11月3日(周三)证实,位于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墓地里,约30户家庭搭起简陋帐篷,墓碑被当作桌椅使用,晾衣绳横穿墓区,炊烟从石缝间升起。
![]()
![]()
美联社拍摄到的画面显示,一名金发幼童在帐篷外的沙地上拨弄泥土,另一名孩子从布帘后探出脑袋嬉戏,孩童的天真与墓地的肃穆形成强烈反差。
Maisa Brikah和她的四个年幼子女已在此居住五个月,她表示夜晚最难熬。
她说:“太阳一落山,孩子们就害怕得不敢出门。野狗夜里到处跑,再加上周围都是坟墓,他们吓得直哭。”
![]()
其他居民们透露,虽然选择在此扎营心中满是不安,觉得有失对逝者的尊重,但他们别无选择。比如Brikah的家在汗尤尼斯其他区域被炸毁,社区仍处于以色列军队占领之下,根本无法返回。
Brikah的“邻居”是一个名叫艾哈迈德·阿布赛义德的年轻人,他于1991年去世,年仅18岁,墓碑上刻着一段《古兰经》的经文。
她说:“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根本无法顾虑太多。”
来自北加沙的Mohammed Shmah也在这里住了三个月,他的房屋同样被炸毁,积蓄所剩无几。
他向记者回忆,自己仅有的200谢克尔(约合60美元)也被朋友拿走,用于帮助家人转移到此地。
![]()
他坐在一块断裂的墓碑上说道:“我是个成年人,可晚上照样怕得躲进帐篷。看到这些坟,心里就是发毛。”
他的妻子Hanan正蹲在一旁,用一个铁皮盘大小的容器清洗餐具,小心翼翼地控制用水量,因为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
Hanan说:“住在墓地里,整夜提心吊胆,根本睡不好。压力太大了,但又能怎么办?”
安全缺乏保障
联合国及相关观察人士证实,加沙人即便躲进墓地,安全也无从保障,以色列军队曾在战争期间对包括墓地在内的多处地点实施轰炸。
以色列方面回应称,哈马斯武装人员曾利用部分墓地作为掩体或藏匿武器,因此这些场所不再享有民用设施的法律保护地位。
![]()
战争期间,尸体被匆匆埋在任何能找到的地方,包括医院的院子里。按照巴勒斯坦的传统,家人通常会被埋在一块,但战争让这一切变得无从谈起,有的甚至被草草覆上一层沙土,仅以石块标记位置。
随着停火到来,搜寻遇难者遗骸的工作正在展开。
以色列方面敦促哈马斯交还被扣押者的遗体;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则发布了以色列归还尸体的照片,希望家属能够辨认,更多的人则在加沙的废墟中寻找那些长时间无法收殓的遗体。
![]()
遗体被发现后,汗尤尼斯的这片墓地,新的坟包也在不断出现。活着的人目睹着死亡的延续,却无力改变现状。
Mohammed Shmah望着远处低矮的帐篷群说:“停火之后,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我还是住在这里,跟墓碑做邻居。什么都没得到,也不知道未来在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