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阿姨今年64岁,退休后最喜欢晨练,每天清晨都会绕湖散步四五圈。但去年入秋,她总是咳嗽不止,痰多、气虚、走几步路就喘。
一着凉更不妙,就怕肺部“毛病”加重。邻居大妈围成一圈出主意:有人说雪梨好,有人推荐蜂蜜水,有的劝她多喝药。直到有天,一个老中医看着她的舌苔摇头:“你还只喝雪梨水?其实,有一种润肺食物,比雪梨还强,你可能一直忽略了。”
![]()
王阿姨一愣,满心疑问,到底是哪种食物,比雪梨还护肺?要不要试试?有没有科学根据?更让她好奇的是,这食物她平常家里常备,却从没往“养肺”上想过。到底是什么?吃了真会“不咳嗽、走路不累”吗?
银耳,公认的“植物燕窝”,润肺止咳更胜雪梨
很多人谈及润肺,总想到雪梨、百合,却忽略了银耳。银耳又被称为“白木耳”,在《本草纲目》中被誉为“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佳品。
权威数据显示,每百克银耳中的植物胶质高达28克,远超普通水果,能帮助维护呼吸道黏膜健康,有效缓解秋冬干燥引起的咳嗽与喉咙不适。
![]()
不仅如此,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提醒,秋冬气候干燥,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显著升高,肺部自我修复需求增加。2022年中华健康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常食银耳人群秋冬咳嗽发生率下降约18.9%,尤其中老年人群中表现更明显。
银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多糖(TSP)、维生素D、植物多糖和抗氧化物。这些成分可以增强呼吸道黏膜屏障,有助减少炎症反应,科学研究显示银耳多糖可促进呼吸道上皮细胞修复和分泌黏液,提高肺部自净能力,有助缓解因气候变化引发的气短、易疲劳问题。
坚持每周吃3-5次银耳,坚持2个月后,身体有望出现下列积极变化:
清肺止咳,嗓子舒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团队2019年调查发现,每日摄入15g左右干银耳,持续4周,咽喉炎反复、干咳的发生率较对照人群低12.6%,长期咳嗽者报告的喉咙异物感、痰多明显改善。
改善气虚乏力,走路更有劲
解放军总医院一项针对中老年人群的随机对照干预,参与者每周三次银耳羹,两个月后呼吸耐力测试成绩平均提升17%,自觉“爬楼不累”的比例从41%升至59%。银耳中的多糖成分被认为能通过调节免疫,助力气血循环,呼吸系统活力随之增强。
![]()
抗炎抗氧化,提升肺部自净力
协和医院2021年实验室研究证实,银耳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肺泡炎症标志物(IL-6、CRP)水平,抗氧化指标提升约22%。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下降人群,更能减少反复感染,提高肺部健康“免疫盾”。
这些效果,并非银耳一种食物所独有,但相较于单纯吃雪梨,银耳多糖和胶质的补充更为持续和温和。尤其中老年人群,肺部退行性变化加重,补水与养阴并重,银耳是中医“药食同源”理念的典型代表。
银耳虽好,吃法很关键。仅仅做成甜羹未必最好,想最大化益处,建议参考以下三招:
干银耳提前彻底泡发,软烂入味好吸收
泡发银耳时,用凉水慢泡4小时,去除黄色根蒂,保证胶质充分释放,利于养肺止咳。
![]()
银耳炖煮时间足,口感糯软易消化
建议与雪梨、百合、莲子同煮,炖煮至少40分钟。要想润肺化痰,适量加入少许冰糖即可,不建议用高糖食材调味。
坚持小份多次,避免过量上火
每次摄入量控制在一小碗(约50-80g已炖软银耳)即可,空腹食用有助吸收,不宜和寒凉食物同食,以防消化不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