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5岁老人中午心梗离世,医生坦言:3样菜或是祸根,伤心不浅

0
分享至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客厅,电视中传来家常的新闻,65岁的刘大爷刚刚吃完午饭,笑着跟老伴聊着天。“今天的红烧肉还不错,蒜香肠也挺好。”

可是刚挪进卧室不到十分钟,刘大爷突然捂着胸口,喘不过气,脸色瞬间发白,紧接着倒在了床边。老伴慌忙拨打120,但遗憾的是,直到医生赶到,刘大爷再也没能醒来。

“就是一顿中饭,哪想到会出事……”邻居们议论纷纷。医生叹息:“其实,中老年人的心梗,有时候,真的不是突然发生的。很多“看似普通”的菜,其实每天都在“伤着你的心”。



到底是哪3样菜,为何潜伏着这么大风险?它们真的会让人“伤心”不浅吗?或许你家餐桌上就有,甚至你一直觉得它们没问题,今天我们就带你一起揭开真相,看看患病背后哪些“小动作”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不是危言耸听。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我国每年大约有3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其中,“心梗”其实是猝死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医生的复盘中,危险信号往往藏在日常饮食之中。

也许你觉得,偶尔吃点儿无妨,但一些看似“小油小腊”,却可能在十年累积里,把你的心血管“堵”得死死的。



这些年,“红烧肉、腌肠、油炸豆腐”逐渐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口中的“心头好”。但背后的风险,你真的了解吗?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看看有多少人正在用这些“家常菜”,一点点“伤害”着自己的心脏。

不少家庭习惯中午吃上点红烧肉,觉得有营养、吃得也满足。可医生负责地提醒,红烧肉含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极高,每100克红烧肉,饱和脂肪可高达13克,胆固醇约86毫克。

长期高摄入,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逐步升高,堆积在血管壁上,就像污垢堵塞水管,促发动脉粥样硬化,而这正是导致心梗的罪魁祸首。有数据表明,长期高胆固醇餐饮,心梗风险增加30%以上。

更要命的是,很多“重口味”红烧肉,往往加大量酱油、糖炒和盐腌,重油重咸。高钠摄入会升高血压,进一步损伤心血管内皮。你好不容易坚持锻炼,却被一顿饭“全功尽弃”。



“腌制肉制品”:美味背后的潜藏危机

午餐餐桌上,香肠、腊肉成了刘大爷的常客,“咸香入味、下饭首选”。医生表示,腌制肉制品富含亚硝酸盐、反式脂肪酸、防腐剂等。

每100克腌肠含钠1600毫克,是正常推荐摄入量的80%;而亚硝酸盐的大量积累,已被权威研究证实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根据《柳叶刀》2021年风险分析,高盐腌制品常食者,心梗事件率比普通人高出19.7%。

除了钠超标,腌制肉制品几乎没有真正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还会诱发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供血不足等多种慢性疾病。不知不觉间,悄悄为心梗“埋下了雷”。



很多人觉得,豆腐、豆皮属于“素食”,总比油腻肉食健康。可一旦下油锅高温炸制,原本有益的植物蛋白就黏附了大量反式脂肪酸(会扰乱脂质代谢),且过高的热量让豆制品“变脸”。

一小块炸豆腐(50g)热量高达220千卡,脂肪近10克。研究指出,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心梗发病率会升高23%。

更可怕的是,许多豆制品油炸后都会反复使用老油,这让“健康”变为反面,加重心脏和肝肾负担。别把炸豆皮、不洁豆制零嘴当成“养生菜”,长期食用,其实正在慢慢蚕食健康。



很多家庭常常忽视了“偶尔吃点无所谓”的观念。事实上,心血管疾病的“幕后推手”正藏在积年累月的小习惯里。比如:

过量油脂摄入:每周三次及以上红烧肉,相比每周一次,心梗发作率提升17%;高盐腌制:连续3个月每日摄入腌肉制品,高血压风险上升至32%;油炸零食常吃:每周累三次炸豆制品,心脏舒张功能下降显著。



选择优质蛋白:用清炖、蒸煮瘦肉、鱼类取代红烧、油炸、腌制食品,既能提供蛋白,又大大减少脂肪和钠摄入。

多蔬菜、多粗粮:餐桌3分之1比例换成绿叶蔬菜、胡萝卜、燕麦、糙米,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帮你的血管“清洗清洗”。



减盐控油从味觉入手:尝试菜品“减盐减油”,多用蒸、煮、凉拌,一天食盐不超过5克,食用油不超25克,一周坚持下来,味觉适应能力极强,身体会感谢你。

定期监测血脂、心电、血压:尤其是有家族史或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每半年规范体检一次,及早发现血管异常。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被告被判赔12万元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被告被判赔12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04 16:59:40
当过市长、厅长,谢一平主动交代问题

当过市长、厅长,谢一平主动交代问题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4 17:59:07
祝贺,两名参加苏超的小将入选U18国足本月集训名单

祝贺,两名参加苏超的小将入选U18国足本月集训名单

懂球帝
2025-11-04 12:54:22
成熟女性选择衣服印花的思路分享

成熟女性选择衣服印花的思路分享

牛弹琴123456
2025-11-03 21:30:26
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全文)

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全文)

新华社
2025-11-04 18:18:02
乌克兰两名朝鲜战俘 向韩国“投诚” 开启新的生活

乌克兰两名朝鲜战俘 向韩国“投诚” 开启新的生活

原某报记者
2025-11-03 17:21:05
中美签署协议第四天,贝森特就翻脸:中国若不照做,美国就加关税

中美签署协议第四天,贝森特就翻脸:中国若不照做,美国就加关税

梁讯
2025-11-04 05:17:02
林彪为何要叛逃苏联

林彪为何要叛逃苏联

壹贰叁的壹
2023-12-21 10:39:34
乌军表现令人意外,5000名乌军被要求死守24小时,结果坚持了4天!

乌军表现令人意外,5000名乌军被要求死守24小时,结果坚持了4天!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5-11-05 03:51:42
超越卡西,贝林厄姆以22岁128天刷新欧冠50场最年轻纪录

超越卡西,贝林厄姆以22岁128天刷新欧冠50场最年轻纪录

懂球帝
2025-11-05 03:15:09
我国历史上,真正称得上是“功高震主”的10大名将,分别都是谁?

我国历史上,真正称得上是“功高震主”的10大名将,分别都是谁?

芳芳历史烩
2025-10-14 09:28:27
男生别再吹啥18cm了?小仙女演示最新测量神技,普信男看完天塌了哈哈

男生别再吹啥18cm了?小仙女演示最新测量神技,普信男看完天塌了哈哈

王根基
2025-11-03 21:25:13
陈芋汐不再回避!首次公开承认这个问题,她比全红婵难多了

陈芋汐不再回避!首次公开承认这个问题,她比全红婵难多了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10-06 08:04:45
硬气!王钰栋输球后被球迷训话:当场转身离开,队友都没拉住!

硬气!王钰栋输球后被球迷训话:当场转身离开,队友都没拉住!

邱泽云
2025-11-04 13:53:16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政知新媒体
2025-11-03 21:46:45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日本没想到,美国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陕西省,已成为全球焦点

日本没想到,美国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陕西省,已成为全球焦点

趣文说娱
2025-11-04 18:26:34
黄芪和它是“绝配”!连着喝了2天,气血通了,浑身都是劲儿!

黄芪和它是“绝配”!连着喝了2天,气血通了,浑身都是劲儿!

江江食研社
2025-11-04 18:30:02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卷史
2025-09-15 11:50:59
广东11人出战,只有1人被杜锋雪藏!秘密武器留着击溃周琦韩德君

广东11人出战,只有1人被杜锋雪藏!秘密武器留着击溃周琦韩德君

嘴炮体坛
2025-11-04 22:35:28
2025-11-05 05:16:49
小丸说故事
小丸说故事
伊说历史,妙悟国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分享国学知识!
815文章数 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卖爆,折叠屏手机定价或与华为“一较高下”!

《鬼灭:无限城篇》引进版无删改? 博主因名誉权侵权被判赔偿米哈游11万元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