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来说,有可能就没有事了,但是从实务中看,大概率还是会继续处理的,不过非常有可能会被宣告缓刑,乃至免刑。
接下来我们展开说一下。
![]()
1.取保候审也是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顾名思义,就是经过一定的保证之后,在外面等候审理。
但是,取保候审并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取保候审也是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强制措施包括逮捕、拘留、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
相较而言,取保候审是最轻的,可以不用在看守所羁押。
2.三天就取保候审,说明情节很轻。
根据你说的情况,你应该是首先被刑事拘留了,但是没有到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公安机关直接做出了取保候审的决定。
由于刑事拘留和逮捕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所以法律对这个措施的实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公安机关有权决定刑事拘留,但是必须在刑事拘留的时间范围内,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这个时间一般是三天,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7天,而具有多起犯罪事实的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至30天。
如你所述,在三天之内即决定改变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的,说明公安机关都没有提请批准逮捕。
3.刑事拘留三天即取保候审,有多种可能。
第1种是经过侦查发现嫌疑人并没有实施相关的行为。
比如发现了新的能够证明嫌疑人不在场的证明,或者发现了新的犯罪嫌疑人。
第2种是嫌疑人实施了相关的行为,但这种行为不被认为是犯罪。
比如,嫌疑人所实施的是倒卖玉米的行为,最开始按照非法经营罪刑事拘留,但是后来发现他的行为并不构成这个罪名。
第3种是嫌疑人的行为涉嫌犯罪,但是他有违法阻却事由。
最常见的就是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比如最开始认为是互殴,但是经过侦查发现嫌疑人是在忍无可忍,实在无奈的情况下才反击的,而且行为并没有过度,所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对于以上几种情况下,最后公安机关大概率会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也就是认为嫌疑人无罪。
第4种是嫌疑人与被害方达成了和解。
这种其实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案件系一起盗窃案件,嫌疑人并非惯偷,只是出于一时贪小便宜的心理拿了其他人的、价值不是很高的财物。
在刑拘的三天里,他的亲属将这个财物返还给了被害人,并且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
这种情况下,最终嫌疑人大概率会被宣告缓刑,当然也有可能会被免刑,甚至作出不起诉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