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路高歌,黄海学子闪耀创新创业舞台!

0
分享至



有这样一群黄海人

在双创赛事的舞台上

披荆斩棘,屡获佳绩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他们是创业者协会的同学们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



青岛黄海学院创业者协会成立于2007年,是经校团委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心,为有志大学生提供创业模拟训练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实践性、服务性。成立以来,协会积极带领成员参加各类双创赛事,屡获佳绩。

双创赛事 屡获佳绩

7月14日协会在“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斩获1金、1银、2铜。





8月6日协会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省级以上奖项13项。

9月5日协会培养的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拟立项国家级2项、省级2项。





10月27日协会在第九届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中职教师组二等奖1项、高职学生组二等奖1项。

金牌项目 风采展示

《锋领未来——小锋芒彰显大力量》本项目曾获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项目简介:雷锋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动力。然而,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团队发现中小学生参与度存在三大核心痛点:教育形式僵化、场馆资源沉睡、行动转化断层。团队历经9年奋斗,构建“1+2+3”创新模式,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团队将不忘初心,持续深耕、夯实、拓展《锋领未来》这堂“金课”,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讲好雷锋故事,努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智链共生——果链实时共生圈FCRSC》本项目曾获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
项目简介:为了破解我国果贱伤农的难题,团队扎根田地530天,走遍祖国大地19万公里,与乡亲们交心谈心,创新提出“种植、品控、仓储、营销”四个统一服务模式,为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团队与172家企业实现商业合作,达成投资意向260万元,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解决了农民的销售问题。团队为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产生岗位2000个,为27家企业提供技术和人员支持,把乡村振兴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带动大学生就业。从校园到田间,团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做农民甜蜜致富路上的引领者。





王鸣宇:从协会会长到创业先锋,以实干书写成绩

国际商学院2023级电子商务本科2班班长,获A类竞赛国家级奖项27项、省部级以上奖项70项,连续两年中国国际创新大赛省级金奖、银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铜;连续两年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表4篇学术论文,参与4项省级以上课题,拥有18项专利、9项软著;担任青岛立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CEO、智链云创(青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OO,获聘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推介官,用专业能力助力乡村发展,事迹被多家主流媒体专刊报道。从带领协会突破赛事纪录,到推动项目落地服务社会,他成为“以赛促创、以创育人”的鲜活范例。

“参加这个比赛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行业‘真问题’的宝贵机会。”王鸣宇说。



薛连栋:听力障碍挡不住奋斗路,自强不息的生动缩影

国际商学院2022级会计学本科1班薛连栋,是协会里令人敬佩的“励志代表”,凭借毅力在学业与双创赛道同步领跑。他前六学期绩点专业前8%,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累计78项国家、省部级奖项,“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作为负责人获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家一等奖3项,以第一作者在《中国商论》《商场现代化》等期刊发表5篇论文。他不仅书写了个人成长的励志篇章,更成为学校“不问差异、只给舞台”双创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为所有追梦青年树立了“以毅力破困境,以实力证价值”的榜样。

“当代青年的初心与使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青春的活力。竞赛不只是比拼创意,更是将我们的智慧与才华服务于国家需要。”薛连栋说。

全链条育人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与创业者协会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校企联动等方式,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园、大学科技园、青岛影视产业孵化园“一地三园”为整体架构,逐步构建起“讨论-调研-实施-路演-反思”一体化育人模式。

项目讨论

碰撞想法,锚定方向。协会定期组织“头脑风暴会”,围绕社会痛点、行业需求发散思路,成员结合专业所长拆解需求。“锋领未来”团队通过20次讨论,确定“多样化教育激活精神传承”方向;“泥虎梦创”团队面对传统工艺中的效率瓶颈,探索创新传统叫虎模具与现代瓷泥、将非遗绘制技法与现代釉烧工艺结合的新路径。



项目调研

扎根一线,摸清痛点。“樱势而生”团队实地调研杨家山里樱桃种植基地,学习科学种植与品牌打造经验,重点考察“订单农业”“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如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星火燎原”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调研,历时42 天,行程1.2万公里,走访11个村、57位打铁花匠人,采集口述史1880分钟,致力于用数字内容+体验经济让1500℃的古老铁花持续开放在00后的掌心。



项目实施

分工协作,攻坚落地。协会按“技术、商业、设计”模块拆分任务,形成“专人专岗、高效联动”模式。下半年择优选拔优秀团队进行项目孵化,次年开展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营和创业计划书撰写指导,并参与创新创业大赛。

模拟路演+专家指导

打磨细节,冲刺赛事。赛前,学院组织“模拟答辩会”,邀请行业专家、创投导师担任评委,从PPT逻辑、路演话术、数据呈现等维度提出修改建议;针对重点项目,还开展封闭训练,反复打磨路演细节。

定期培训+赛后反思

持续迭代,长效成长。协会每周开设三天“双创技能培训课”,覆盖商业计划书撰写、专利申请、ppt设计、路演等内容;项目结束后,团队召开反思会,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参赛-反思-迭代”的良性循环。



创业者协会的双创之路,正是青岛黄海学院以创新创业文化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学校以“院园合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塑体,以生态型孵化实效强实,构建并完善了“四三二一”创新创业教育系统。“黄海e代人”创客空间获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

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校训,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持续搭建更高质量、更广阔的双创平台,引导学生把握时代机遇,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来源: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图文:王剑

排版:张雪

审核:李镇江、甄程、俞志强、鲁鑫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青岛黄海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
青岛黄海学院官方网易号
1120文章数 36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