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能坚持写小说的人,和能坚持做机械表的品牌,都值得被尊敬。
所以当第八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揭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文学和制表,从来都不怕被时代卷跑。
今年的首奖得主是青年作家辽京,她的小说叫《白露春分》,名字一听就有点节气文学那味儿。作品写的是家族、成长和那些细碎又真切的时间感。评委施战军说它“深情、沉实而又坚毅通透”,而我更想说,它是一种从碎片时代里重新找回完整的写法。
奖项主题是“时间永远分岔”,灵感来自博尔赫斯。是的,就是那位喜欢用迷宫解释世界的作家。时间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张网,每一个选择都会开出一条新路。这点说起来挺哲学,但放在今天的文学现场,其实挺现实:算法让阅读变得单一、节奏让表达变得焦虑,而文学,恰好是抵抗单一的方式。
而宝珀,恰恰是钟表界里最懂“分岔”的品牌。1735年成立,经历石英危机、机械复兴,再到今天的文化联名,它几乎活成了时间的考古现场。最出名的V系列全历月相6654,那张经典的“月亮脸”,在几百年后依然在线营业。今年为文学奖推出的特别款更妙,三文鱼色表盘温柔又复古,金质摆陀上还雕着手持羽毛笔的图案,简直是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表。
这已经是宝珀和理想国合作的第八年了,从评委黄子平到入围作家张悦然,这届阵容跨度比某些文学季还精彩。
奖项本身也挺“宝珀式”,低调、实在、不作秀,奖金30万,加上一枚表。就像宝珀的表一样,不靠logo发声,靠打磨和真材实料撑场。
今年的评委们聊得也挺有意思。有人说当代小说太“讲故事”,反而失去了思考的留白。也有人感叹,大家的生活太相似,缺少地域的差异和心灵的奇遇。但话说回来,这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的问题,写作者的困境,其实和每一个被时间推着走的人一样,都在努力找出属于自己的那条“分岔小径”。
所以宝珀搞这个奖,聪明得很。它不是为了做文化营销,而是把“时间”这个抽象命题重新还给人。表在计量时间,文学在解释时间,一个是秩序,一个是情绪;一个精准到秒,一个模糊到梦。两者合在一起,就成了这个时代少有的浪漫,在机械的世界里留下人文的温度。
有人说,每一届宝珀文学奖都像一次“制表哲学”的延伸。表,是时间的实体;文学,是时间的意识。这听起来有点文艺,但看看当下的生活节奏,好像也挺需要这种慢下来、认真一点的事。毕竟不是所有的分岔,都必须通向结果,有的分岔,是为了让我们多看一眼风景。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